分享

罗杰将军等回忆初到豫皖苏边的彭雪枫司令

 兰州家长 2023-03-08 发布于甘肃
文章图片1

罗杰将军

初到豫皖苏边的彭雪枫同志

罗 杰 张紫筠

一九三八年夏,徐州、开封相继沦陷,国民党军队为了逃生,竟不顾人民的死活,在花园口炸决黄河大堤。洪水泛滥,一泻千里,数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荡然无存,惨不忍睹。这时,豫东、皖北一片混乱,日寇到处奸淫抢掠,遍地烧杀,在陇海和津浦路沿线修炮楼,建据点。豪绅地主组织的维持会、“良民”区等伪组织纷纷出现。豫东十三县和皖北的豪绅、恶霸,土匪和国民党失意军官各自竞相拉起队伍,有十条八条枪就自封“司令”,真是司令多如牛毛,五里一王,十里一霸。有的奴颜卑膝地投向日寇,有的向国民党讨封。有了靠山以后,他们的反动气焰更加嚣张,征粮、抓丁、派款,鱼肉群众,弄得民不聊生。同时有一些村镇出现了群众的自卫组织,抗击日寇伪顽。

文章图片2

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兼政委彭雪枫

要想在豫皖苏边站住脚跟,怎样对付这些各式各样的地方武装就成了一个迫切的问题。雪枫同志正确贯彻执行了党中央关于敌后抗战的各项方针、政策,放手发动、宣传教育群众,坚决打击汉奸、恶霸的反动武装势力,瓦解封建会道门头子控制的“红枪会”,改造小股的地方武装,团结教育开明的地方实力派,扩大统一战线。从而发展壮大了人民的抗日武装,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和国民党军队制造的武装摩擦。列一九三九年底游击支队编为新四军第六支队时,已经从东进初期的一千人发展到拥有九个团的一万二千人。根据地建设也初具规模,先后成立了豫皖苏边联防办事处及各县区民主政府。下面我们回忆、记述的几个故事,便是雪枫同志率领部队挺进豫皖苏边区以后,在同各式各样的地方反动武装进行尖锐复杂斗争中的几个片断。

镇压土匪恶霸 打击汉奸伪军

一九三八年初冬,在豫皖苏边区一带,土匪横行,汉奸猖獗。他们互相勾结,明征暗抢,弄得广大群众白天躲鬼子,夜晚防盗贼,暗无天日,苦不堪言。永城有个外号“大秋叶子”的土匪头子,他手下有一百多条枪,是一批亡命之徒和地痞、流氓,他们在豫东一带东闯西荡,是当时豫东一带有名的惯匪。他们每到一地,打家劫舍,奸淫妇女,绑肉头票,要吃要喝,稍不顺意,就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群众恨之入骨。

文章图片3

彭雪枫率领新四军游击支队挺进豫皖苏敌后要图

我军挺进豫东以后,每到一地,彭司令员总要亲自做社会调查,找乡亲们谈心,了解他们的疾苦,召开群众大会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在随营学校第一期,他还专门规定增设了群众工作这门课程。部队每到一地,都积极做群众工作。收割庄稼、担水、推磨、挖厕所、打扫卫生,离开时平厕所,捆铺草、上门板,检查群众纪律,坚决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由于部队和群众同甘共苦,群众很快就认识到新四军是人民自己的军队,他们纷纷向彭司令员控诉“大秋叶子”的暴行,要求部队为民除害,并表示坚决协助部队一起消灭他们。彭司令员对群众的疾苦非常关切,他说:老百姓是我们的父母亲,为人民除害是我们的光荣责任。不坚决打击“大秋叶子”这些土匪汉奸,我们还算什么人民子弟兵?又怎能激发豫东人民的抗日积极性?他亲自向部队作动员,对日寇、汉奸、土匪和民情作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对打击“大秋叶子”也作了专门部署。

根据当时日寇为了保障陇海和津浦铁路的运输畅通和限制我军活动,敌人在永城、萧县、商丘、宿县等地区设立了很多据点,维持会的汉奸,依仗这些据点产生麻痹大意的特点,我们决定采取掏窝子、轻装夜袭的战术,结果很见效,很快就摧垮了靠近鬼子据点的维持会,捕获了永城的大汉奸王福来等一批汉奸头子,消灭了一批伪军,使敌伪受到很大震动,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大长了我军军威,群众拍手称快。但是“大秋叶子”这个家伙却十分狡猾,行踪鬼祟,有时一晚上竟挪两三次窝,躲避我军,因此使我们几次奇袭都扑了空。

彭司令员针对上述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要求部队进一步开展群众工作,真正做到扎根于群众之中。他说:群众是我们的千里眼、顺风耳,只要真正相信和依靠群众,群众就更加信赖我们,再狡猾的敌人也逃不出人民战争这个汪洋大海。部队按照彭司令员的指示,更加自觉地开展群众工作,广泛进行宣传活动,表明部队要消灭“大秋叶子”的决心。果然,成效显著,不久群众就报告了“大秋叶子”的行踪。部队按照彭司令员的部署,立即把这股土匪紧紧包围,很快就将他们歼灭,无一漏网,“大秋叶子”也被我们活捉。

公审“大秋叶子”那天,参加的群众很多,大家纷纷控诉“大秋叶子”的桩桩罪行。在群众的一致要求下,当场处决了这个恶贯满盈的惯匪头子。

彭司令员在窦楼打鬼子的胜利消息早已在群众中广泛传开,这次又消灭了这股顽匪,并处决了“大叶子”,部队的威望迅速提高,影响迅速扩大,群众拥军热潮更加高涨,纷纷慰问,并送自己的子弟参加我军。还有些村镇的群众自动组织起来,协助部队打击敌伪,开挖抗日沟。

彭司令员坚决执行党的俘虏政策。他教育部队领导对抓来的土匪头子、维持会长和一般匪徒分别进行教育瓦解工作,除了杀掉一些罪大恶极顽固不化的以外,大部分都释放回去。对释放人员约法三章:一不准再给敌人做坏事;二不准反对新四军;三不许欺压老百姓。这些人回去以后,有的劝他们的亲友改邪归正,有的暗地里给我们送情报。

由于我军坚决执行党的各项政策,坚决消灭敌人,使我党我军的声威和政治影响迅速在豫皖苏边区扩大。随着建党建政工作和群众工作的开展,农抗会、妇抗会、青抗会和儿童团等群众组织逐步建立,而群众自己的武装组织——县大队、区中队,以及不脱离生产的民兵基干队,也在斗争中建立起来。

文章图片4

1938年9月30日,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向豫东敌后挺进。

瓦解“红枪会” 改造小股武装

抗战初期,在河南鹿邑县一带农村里,封建武装组织“红枪会”十分活跃。据说,在一九二几年,南北军阀混战时期,东北军失败撤退经过这一带时,有成连成营的军队被“红枪会”缴了枪。一九三八年冬,我们部队从这一带经过,“红枪会”对我们的军队还不了解,他们就无理阻止我们部队前进,并扬言要缴我们的枪。有一次,正当部队同他们交涉、讲道理时,围墙上突然响起了角号,刹那之间,附近的村子也响起牛角号声,不大一会功夫,拿着大刀长矛的“红枪会”的“神兵”们,成群结伙地从村子里涌了出来。他们敞胸露怀,齐声吆喝着“刀枪不入”,步步逼近部队,要我们交出武器。当时我全体干部战士对这种无理的寻衅行动,非常愤慨,个个摩拳擦掌,义愤填膺,紧握手中枪,准备给予还击,狠狠教训他们。但胸有成竹的彭司令员宣布不准开枪。命令部队撤出。同志们当时对此并不理解,议论纷纷。有的说,咱们新四军是救国救民的军队,打我们的就是汉奸卖国贼,就是人民的敌人,打他们完全有理;有的说,日本鬼子的骑兵队都被咱们打得人仰马翻,吓得拖着尾巴狼狈逃窜,这些乌合之众的“红枪会”有什么可怕!别看他们咋呼什么“刀枪不入”,咱们的刺刀、手榴弹可不信那个邪。彭司令员很了解战士,耐心教育部队,他说,红枪会是一种欺骗性很大的封建迷信组织,但是它下面的群众大都是受欺骗的穷苦老百姓,我们应该耐心地去做宣传教育和争取工作。在群众还不觉悟的时候,急于采取军事手段去解决是不明智的。军事上的让步是为了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我们要向广大群众指出封建迷信的欺骗性,坚决揭露个别坏头头为扩张他们个人的势力,而进行胡作非为的罪行。只要我们进行艰苦细致的工作,广大群众一定会觉悟过来的。彭司令员用通俗的语言归纳了红枪会坏头头(会首)的几大罪状:第一,红枪会的会首就是地头蛇,平时他们就是为非作歹不守本分的人,为扩张个人势力,使用封建迷信欺骗广大群众;第二,他们利用乡亲们为了保卫家乡,防备兵匪的善良愿望,欺骗大家为他们个人卖命,走入歧途;第三,他们破坏抗日,破坏军民团结,攻打抗日军队,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亭,他们是很不得民心的。彭司令员一面做部队的思想工作,一面对“红枪会”开展了坚决的斗争。彭司令员义正辞严地警告“红枪会”坏头头说,如果你们继续用封建迷信欺骗群众来维护反动势力,与我军为敌,破坏军民团结,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们被迫自卫,就不得不给你们以严厉的惩罚。

由于我们鲜明的政治态度,深入的群众工作和我军铁的群众纪律,以及我军打日寇锄汉奸的胜利消息,使广大群众极为振奋,军民合作更加广泛,嚣张一时的“红枪会”渐渐销声匿迹,自行瓦解了。

我军东进豫东之前的竹沟附近,有一些小股地方武装,这些队伍大的有几十条枪,小的只有十来个人。在我党我军团结抗日主张的感召下,他们要求编入我军,参加抗日。为了把他们改造成为地方的抗日武装,地力党和雪枫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对这些队伍头头们经常晓以民族大义和我军宗旨,做好团结教育改造工作,对他们的士兵讲解八路军、新四军的光荣传统。教育他们爱护群众,帮助群众,遵守纪律,并以实际行动影响他们。地方党还号召他们向我军学习。雪枫同志治军向来以严闻名,部队中保持着红军时期的传统和作风,军容严整,纪律严明。当时部队除了打土匪,做群众工作,就严格进行训练。从开封、洛阳等地参加随营学校的青年知识分子和部队的干部战士们,在操课之余,到沙河去洗衣服、散步、谈心,歌声飞扬,生气勃勃,大家学习、劳动空气非常浓厚。当时的竹沟真有些“小延安”的气氛。这些情况给靠近我军的小股地方武装以极好的影响,不少人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但是这些队伍中少数人毕竟染上了流寇思想和歪风邪气,尤其是一些头头过惯了吃喝玩乐的生活,受不了严格的纪律约束,他们在晚上把部队拉出去干坏事。群众骂他们:“狗改不了吃屎!”

雪枫同志对此甚为恼火,决心对这些匪性不改的人强行改造。有一次,他把这些头头们分别召集到几间屋子,当场下了七八个头头的枪,对他们的部队进行了严肃的整顿。雪枫同志严肃地对大家说:八路军、新四军之所以有战斗力,受到人民的拥护,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有党的领导,有铁的纪律,不论谁败坏人民军队的荣誉,都得执行军队的纪律。并对这些违法乱纪的人分别给以严肃处理,对盲目跟着坏头头走的基本群众进行了细致的教育工作。同时宣布:愿回家的发给路费,愿留下的必须严格执行人民军队的纪律。这些留在队伍中的人员因而得到了彻底的改造,走上了抗日的道路。

文章图片5

彭雪枫司令视察游击支队军事训练现场

争取中间势力 扩大统一战线

在建设永(城)、夏(邑)、萧(县)、宿(县)根据地的时候,彭司令员十分重视团结争取地方实力派,扩大统一战线。当时,豫皖苏边的斗争形势比较紧张,地方实力派开始分化动摇,有的公开投向日寇,当了伪军,有的投向国民党,成了制造摩擦的顽固派。彭司令员为了争取他们,亲自做中间势力派上层的统战工作,与他们建立了合作抗日的友好关系。

当时,鹿邑县驻扎着魏凤楼的部队,他原是西北军冯玉祥的部下。抗战初期,国民党委任他为游击第一纵队的司令并兼任鹿邑县县长。我党曾经派干部到这个部队去做过团结争取工作。魏凤楼深受我党影响,对我党我军合作抗日的主张表示赞同,对我军也比较友好、亲近。

有一次,彭司令员亲自到鹿邑县去做魏风楼的工作,共议抗战事宜和解决我军的军需急需。为了尽快把事办完,他骑着一匹东洋马,带着一个随行人员前头走了,我们特务连小跑了二十里路才追上他。彭司令员见战士们汗流浃背,子弹袋都湿了,十分疼惜和关怀部队,他责备我说:罗杰同志,你怎么让战士们一口气跑了二十里?我说:司令员单枪匹马前头走了,我们特务连是保卫首长安全的,怎能拉在后边呢。彭司令员笑了,他说:这一带是我们的后方,比较安全。

魏凤楼是国民党的失意军人,他喜欢穿着和士兵一样的衣服,有时穿粗布的长袍,保持着比较接近下层的特点。他称赞我军讲团结,顾大局,光明磊落,纪律严明。对彭司令员十分尊敬。在我军进入敌后初期,给我军很大的支持。这样,就使我军能够集中力量打击敌伪、汉奸,消灭土匪和地方的反动势力。

随着统战工作的进展,我们的后方医院也设在了鹿邑县。那时部队生活条件很艰苦,彭司令员同大家一样顿顿吃地瓜或高梁面窝窝头,就连五分钱的菜金也不能保证。在此情况下彭司令员给魏风楼写信请求支援,魏风楼慷慨地给我们一批现款,解决了部队生活上的一些困难。

雪枫同志在豫皖苏边区的工作中,认真执行了党的方针、政策,受到了上级党的好评。记得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少奇同志由延安去江北指挥部的途中,来我们六支队检查工作(当时我们司令部驻新兴集),少奇同志在干部大会上对干部讲话时说:“你们这支部队很有生气,很活跃,很讲军容风纪,纪律严明,也很会做群众工作和统战工作,所以部队发展很快。要保持发扬这些好的传统作风!”(选自《忆彭雪枫同志》续集。本文另一作者张紫筠曾任新四军第四师特务团团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