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子刚|天上又多一颗星——怀念大叔管宗祥

 古稀童趣 2023-03-08 发布于安徽

刘子刚

天上又多一颗星

——怀念大叔管宗祥

【导读】本文是作者回忆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管宗祥的文章。由于对演艺事业的热爱与执著,管宗祥先生在业内素有“电影疯人”的雅称。

您走了,大叔!走的是那样匆忙,您还像年轻时那样不待闻鸡便起舞。这回您没穿戏服、没带剧本、没带遗憾,带着微笑于2023年元月13日凌晨驾鹤飘然西去,享年100岁。

大叔您不是我的亲大叔,您是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管宗祥老师。因为2001年的缘分使然,您我成了忘年交。日后我一直称您为大叔。

2001年,我有幸参加了长篇电视剧《徐文长外传》的拍摄。前期剧组扎在乌镇和杭州,我扮演的角色(张天复)戏份大多在这两地。导演张子恩(《上错花轿嫁对郎》导演)把我的戏份抢拍完后,随即命我前往北京联系您,任务是邀请您在戏中扮演皇帝一角,包括商谈片酬和住宿等细节。

风尘仆仆从杭州赶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只见夕阳下,厂门口站立着一位衣着朴素、个子瘦高、满头白发的长者。虽与您从未谋面,但直觉告诉我那一定就是您在等候着我。

握手寒暄。已近八旬的您精神矍铄健谈爱笑。您把我领进北影后门您家的饺子馆,热情邀请我品尝具有北方风味的特色水饺。并且介绍我认识了您一生的挚爱、著名表演艺术家于黛琴老师。

那天的您特别兴奋,激动心情毫不掩饰,笑意荡漾在您脸上,您说您演了一辈子的小角色,老了老了,呵呵 ,竟然扮上九五至尊、权力无上的皇帝。

大部队从杭州启程转场至北京,已是深秋季节。首都的秋天,白日里阳光灿烂,暖气洋洋,夜晚却是寒气逼人。为了加紧进度,剧组的拍摄是日夜连轴转,可辛苦了一众演员和各部门工作人员。

 因为在北京我的戏份不多,除了演戏外,我还担任制片工作,又因为您除与张导熟悉外,与剧组其他人员少有合作,自然陌生。张导考虑到您年事已高,多有不便,安排我照顾您,您也不见外,俨然把我当成了您的助理。

拍摄现场,您的衣服、茶杯、椅子都是我这个助理负责,甚至大叔您去厕所也喊上我。

您毕竟80高龄了,记忆大不如从前。您曾骄傲的对我说,红楼梦您看过七遍,对荣宁二府上下四百八十号人物,上到老祖宗贾母,下到村妇刘姥姥,从内心性格到外形特征描述,都了解得十分清楚,一旦说起,十有七八不会错。这足以看出您学习之用功和超强的记忆力。

岁月不饶人。现在这出戏台词量大,又是扮演皇上,您那一个多月,几乎每天都拉着我和您对台词,为了增强记忆您还把台词抄成小纸条放在兜里,时不时拿出来瞅一眼,您说这叫笨鸟先飞。

我最终生难忘的,是一次咱俩深夜的倾心交谈。那天拍您的皇宫戏,从下午一直拍到夜里十点多钟,原本我要用车送您回家,可您却说:子刚,今晚我不回家了,去宾馆和你住。

洗漱上床,已是深夜时分。您兴致勃勃,毫无困意。我俩床头靠着床头,喝着水抽着烟聊了起来。因为大叔您是北影知名的“电影疯人”,话题自然离不开艺术。

交谈中,您得知我是从业余文艺爱好者起步走进演艺界的,已经参与拍摄了不少影视剧,您甚是赞赏,也许是我的坦诚直击了您的内心。您说您自己其实也是因为胆大、爱好而走上专业演员的道路。

我惊讶、疑惑地望着您。您抽着烟,充满着回忆的神情告诉我:那是抗日战争时期,您大概也就十三、四岁。一天在抗日小学上课,听到村里有唱戏的,您偷偷溜出教室,直奔村口,骑在泥巴墙上和许多老乡看八路军排戏。突然听到一位首长(后来知道是导演)在发火,“明天就要演出了,她生病请假,这个戏找谁演?”您一听心里痒痒的,跳下墙,冲着导演跑过去说:“首长,我来演!”导演笑呵呵的看着您说:“小家伙,我需要的是女演员,是演一位妻子送丈夫回部队,你行吗?”导演一说完,周围一阵哄堂大笑,您可一点也不怵,连说自己会唱西皮、二黄,还知道板眼儿。可能真的是找不到演员了,也可能是时间紧任务急,那时候我挺高而且瘦,估计导演看中了我的外在条件,于是对其他演员说:“让他试试戏”。

没想到第二天的演出大获成功,甚至还有观众喊,再来一个。

您说导演特别喜欢您。然后找了抗小做工作,然后给您领了最小号的军装,再然后您成为一名八路军文艺队伍的战士,开始了您终身从事表演艺术生涯的第一步。

香烟又接了一根儿。您意犹未尽的对我说:回顾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体会最深的是演员要学习,要博学多才,要钻研业务,只有这样才能够配得上艺术家的称号。

您说:艺痴者技必良。只有从心底里热爱并为此而情愿付出,那么成功离你就不远了。您说有一次外出购物,因琢磨台词和表演,竟一头撞上了大树,大树回馈给您的是额头上一个大包。还有一次,好朋友牛犇去您家,您去了趟卫生间,竟然在厕所里对着镜子练习表演,把牛老师晾在客厅里,不是爱人喊您,您都忘了牛老师的来访。

您呷了口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现在还年轻,要多学习多体验,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学修养,平日观察生活,关注人物,你创造角色时才能理解的深刻,进入角色的心灵迅速捕捉典型性才有把握。(这正和中国电影电影家协会主席陈道明多年后的说法不谋而合。陈道明认为,演员拼到最后就是拼文化)。

您说:一个没有文化的演员终究成不了好演员、艺术家。

二十多年来,对您的谆谆教诲,作为后生的我始终不敢忘,总是铭记于心。博览群书,钻研业务是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小有成就。我主演的作品和导演的微电影在亚洲杯和全国微电影大赛等各种影视赛事中频频获奖,这是我对您最好的报答。

而今惊悉您已步入天国,往事历历在目,您的音容笑貌不知不觉地总是浮现在眼前,使我潸然泪下。

怀着缅怀之情,再次捧起您的自传《电影疯人》反复浏览。您说《我这辈子》曾做过《黄粱梦》,曾《浪迹天涯》,曾《撞响外滩钟声》,还曾与《武生泰斗》过招,还写过《徐文长外传》,您是《神秘大佛》或是《包氏父子》,您敏捷地《飞过老人院》,飞向天国;您在天国《祝福》《老少爷们》《过年好》……

您的一生是灿烂辉煌、光彩照人的。您参演了近百部影视作品,您曾荣获第十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协会“金凤凰奖特别荣誉奖”,被授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2017年特殊贡献者”光荣称号。

您走了,我时常含泪仰望夜空,凝视着一颗明亮的星,我知道,那就是您,我亲爱的大叔——管宗祥。

写于2023年3月1日

管宗祥先生给作者的赠书题词

作者简介

刘子刚(刘籽㧏),安徽省马鞍山市人。热爱、敬畏艺术,扮演角色,演绎精彩人生。参演过多部影视剧。主演和导演的多部微电影,在亚洲杯和全国微电影大赛中多次获奖。坚信:一念在心,流年清浅,终究不枉锦绣年华。

【图文编辑】老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