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襄、卢节、卢锡与洛阳桥情结

 峰味故事 2023-03-08 发布于福建

文‖刘宗训

洛阳桥与东西塔是泉州最有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阳潮声”是古泉州十景之一,而其中却蕴含着蔡襄、卢节、卢锡与洛阳桥的深厚情结。

蔡襄的生父蔡秀在泉州当普通吏员,其夫人卢节常回峰尾娘家和仙游夫家,必要经过洛阳江万安渡口,因为这里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冲,又靠近入海口,江面开阔,风浪也大,但当时过江唯有靠渡船,十分危险和不便。图片

有一次蔡夫人卢节过江乘船欲回峰尾娘家,渡船至江中遇风浪大作,进退不得,险情危急,全船人跪船叩首求神庇安,正在这危险关头,忽有人高喊“蔡大人过江,不得惊动,休要阻拦”,说来奇怪,话音刚落,洛阳江顿时风平浪静,渡船化险为夷。船上人惊喜万分,顺着话音目光齐视一位静座在舱角边的孕妇。原来那位孕妇就是蔡夫人卢节,那声音是陪同蔡夫人卢节返乡的一位随从急中生智所喊(神话中所传是天空外有人高喊)。这时卢节心里暗想:“我怀的是蔡家后裔,若生的是男孩,一定得好好培养,今后若有出头当官之日,定叫我儿子在这里建一座大桥,让众人能平安过江,以报答神明之保佑……”

蔡夫人卢节回家不久,果然生下一男孩,眉目清秀十分可意,满月时特取其“胎毛”毛发扎成状元笔,遂取名“蔡襄”,字“君谟”。当时刚好是宋真宗赵恒在位,蔡襄即出生于辛亥1011年。由于蔡襄自小跟母亲卢节常住峰尾,也常听外公卢仁及母亲卢节对他讲述古今成败兴衰之大事,加之外公自设家塾严格课读,所以他自幼聪明好学,后又有其舅父卢锡在虎岩寺陪读,进步很快,宋天圣八年(庚午1030年)年仅十八岁的蔡襄就高登进士,蔡襄入仕后为官清廉,《宋史》载:“襄精吏事,谈笑剖决,破奸发'隐’,但他唯一挂心的是母亲一再交代要他实现建造洛阳桥的夙愿,故一直耿耿于怀。

由于蔡襄官拜端明殿大学士,故老百姓又称他为蔡端明,简称“蔡端”。他虽然身在京都,却心在福建,无时不刻惦挂着造洛阳桥的事。

蔡襄在京都当官,心近身远,没法实现母亲的心愿,所以他想方设法能取得皇帝的恩准,后想出一条妙计,找得一次机会,蔡襄陪皇上游御花园,预先叫人用蜂蜜把字写在芭蕉叶上,让蚂蚁叮满写上蜂密的芭蕉叶。待陪皇上游至此处时,宋仁宗皇帝眼前一亮,龙目一观,见芭蕉叶上蚂蚁摆成一行整齐的字迹,不禁脱口轻声念出:“蔡端、蔡端,本府做官”,蔡襄赶紧趁此跪地领旨谢恩,且一直长跪不起。后皇上究其原由,问蔡襄为何要回乡做官,蔡襄就将母亲当年怀孕过江,转危为安之事详细奏明,并一再希望皇上体恤民心,立圣德,解民难,建伟业昭青史。仁宗皇帝见其忠孝可嘉,为民图安,即恩准蔡襄造桥,但不拨库银,必须自筹建桥资金,遂派蔡襄任泉州太守(当时泉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图片

卢节闻讯后欣喜万分,遂即托咐其弟卢锡专门辅助儿子蔡襄筹建洛阳桥,当时蔡襄两袖清风,又没有公款用作建桥的启动资金。但新任的泉州太守要造洛阳桥的消息一传出,万民拥护,人人欢喜,无论是地方绅士,还是草根阶层,都积极捐钱捐物出工出力。卢锡具体主持建桥事务,并与王实等人带头募捐集资,呕心沥血,日夜操劳,成为蔡襄十分得力的助手。尽管在建桥中有许多神话传说,但母亲卢节、舅父卢锡始终是蔡襄主要的精神支柱与精神动力。图片

宋仁宗皇帝非常喜欢蔡襄《万安桥记》的碑刻书法,曾命他撰写《元舅陇西王碑文》。仁宗皇帝还亲自题“君谟”二字赐赠给蔡襄。

在风浪叠起的洛阳江上造桥并非易事,据闽书记载:“万安渡水阔五里,江涛滚滚,深不可测……”、“过渡舟楫,一遇狂风,则沉舟被溺者无数……”,但蔡襄不畏艰险,又深悉洛阳江的滩涂地质,因地制宜,巧妙地把他少时在峰尾所见的“垒石殖蛎法”改进为“砺房固基法”,根据洛阳江潮汐涨退时段加班抢建桥墩,并同时有意增养海蛎大量繁生使其与桥基、桥墩连结衍生成牢固的整体,以抗击海浪冲击,又仿照尖形船头用特大条石砌成齿牙交错的一座座两头俱尖的船头形状桥墩,以辟分水流潮势,减轻冲力,用“浮运法”架托桥梁,使整体桥梁和桥墩成为抗风拒浪的中流砥柱。图片

据《宋史》载曰:“襄立石为梁,其长三百六十丈,种蛎于堤以为固,至今赖焉。”可见洛阳桥的建成,不仅凝聚着古代泉州劳动人民及蔡襄、卢锡这对舅甥的心血和智慧,而且也得益于圭峰悠久的渔航文化。图片

洛阳桥成为古代生态造桥的首创范例,为桥梁技术开辟了新纪元。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称之为“筏型基础”、“国外只有不到一百年的历史”。当时建桥使用的“浮运法”,至今还很通行……洛阳桥的开工建设前后共花了6年8个月时间(1053年4月至1059年12月),建成8年后,蔡襄辞世(1067年)。人虽逝,桥永在,千秋勋业腾耀后昆。蔡襄撰文并书的“万安桥记”碑刻树立于桥南蔡公祠中,许多美丽的神话也在民间流传。但蔡襄、卢节、卢锡的“洛阳桥情结”却鲜为人知,特别是卢节、卢锡姐弟“育才树人”倾心促成建设洛阳桥之明举,只在峰尾民间传颂。宋朝“王十朋”有诗赞曰:“北望中原万里遥,南来喜见洛阳桥。人们跨海金龟背,亭压空江玉虹腰。功不自成因砥柱,患宜预备有风潮。蔡公力量真刚者,遗爱胜于郑州桥。”如今洛阳桥与芦沟桥、郑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既是古代泉州劳动人民勇敢智慧的结晶,也是宋代泉州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还体现了蔡襄等历史名人与圭峰文化积淀是不可割裂的,名人的思想才智往往与地方传统文化、地缘文化相互影响,并自然融和,产生了启迪作用。图片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