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今天是女神节,我在小号上写了一篇文章,戳这里可查看:《面对别人的攻击,不要自证》。 我一直觉得,一个人太在乎外在的声音,其实也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比如,我们这一辈子,可能要接受类似这样的攻击:
“你长得好丑!” “你好穷啊,品位又low,就是个loser。”
“你是个怨妇、弃妇,你没男人要!”
“你英语好差,见识短浅!”
听到这样的评价,不同类别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
第一类——努力证明自己不丑、不穷、品位不low、不是个loser、不是怨妇和弃妇、不是没男人要、不是英语差、不是见识短浅。
第二类——感觉到自己被冒犯了,骂回去。
第三类——第一反应是“这个人对我作出这样的评价,说明我们不是一类人,以后也不会有交集,那么TA的评价对我来说就是个屁。我有我的价值,而且,我会一直提升自己的价值,让自己更美、更富裕、品位更好、更成功、英语更好、见识更广,至于'以有男人要为傲’的这种价值观,可拉倒吧。”
还有一类——是的啊,我就是丑、就是穷、我的品位就是low、我就是个loser、就是个怨妇和弃妇、就是没男人要、就是英语差、就是见识短浅......所以呢?然后呢?你就变高级了?
在网上,我从来没说过自己长得美、有钱、招男人爱,然后老有人攻击我长得不好看、没钱、没男人要……哎,他们老是拿我自己都承认也豪不在乎的事情攻击我干啥? 感觉很多时候就像是听到“你这个地球人”,他们以为对我的杀伤力足够大,而我只想说:是啊,我就是地球人啊。 某天,我刷到两个视频片段,看到一个“女二”攻击女主角“没男人要”“嫁不出去”。
编剧让女主角怎么做呢?编剧安排了一个很有魅力的男性从天而降,假装是她的男友,站出来霸气护花,嘲讽了“女二”一顿………
任素汐和言承旭演的一个电影里有类似的剧情,殷桃演的一个电视剧里也有这样的桥段……看起来很解气对吧?
但是!我不喜欢这种桥段!
它其实相当于是认同了“女二”的价值观,并自动把女主角安置到了这套价值体系之中,证明自己“有更好的男人要我”,证明“你说我没男人要”不成立。
女主角的反应不应该是直接回击:“女人的价值,不是建立在——有没有男人要——上面,你这种雌竞思维显得特low,真当自个儿还活在大清朝哪,还是把自个儿当商品啊。” 我年轻时候、性需求比现在高,几乎接受不了恋爱空窗期。 那时候,若有人试图羞辱我“你没男人要”,我可能会真的有点不服气。 可现在,我觉得这世界上有很多比“被男人要”更重要、更有趣、更有意义的事情,完全不觉得“没男人要”是羞辱。 是啊,我就是“没男人要”,然后呢?能咋了啊?“你有男人要”,显得很高级吗? 某天,逗号从她爸家回来,跟我讲她爸老是抱着她弟弟跟她说:“你看你们俩长得多像。”
我说:“都不是一个妈生的,能有多像?而且,他就跟你说,不跟你弟弟说?”
逗号说:“他也跟弟弟说,但弟弟还听不懂。”
我叹口气,突然问她:“你爸现在是不是有空就会陪弟弟?”
她说,是啊。
然后,我突然想起逗号和她同父异母的弟弟一样大的时候,她遭受的待遇:她爸经常不着家,跟我说过的名言是“难道我结婚了就不能出去玩了吗”,逗号啥时候会抬头、翻滚、站立、攀爬,他可能统统不知道。
所以,在逗号还不会直立行走的阶段(不到一岁),我就把婚给离了。
现在他也快四十了,可能终于玩不动了。
以前我还写过关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文章《情场中,“前妻栽树,后妻乘凉”其实是常态》《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这两年我心态又变了。
我觉得过往那些事儿,不过就是“事儿”。 我们都不该赋予它过多的解读,它证明不了什么。
一个事情发生了,它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也不是靠“当下”产生的结果来衡量。 你把时间维度拉长去看待问题,就会发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早些时候享受的“福气”,二十年后可能成为“祸端”。 早些时候承受的委屈与不公,二十年后可能成为你的“生命滋养”。
再者,一个人当时当下爱你、对你好,也不能证明你魅力大。 对方不爱你、对你不好了,也不能证明你不值得。
我觉得人真的一定要建立“以我为主”的价值评判体系,因为如果你要是用别人的标尺来评判自己的话,很容易被气死。
你是谁,你价值几何,只能由你自己说了算,而不是你身边奇奇怪怪的人说了算。
人的自信内核,就是这么来的。 我二十来岁的时候,蛮迷茫的。 我老把别人当成参照物,想模仿别人活……所以,很容易拿别人的价值观尺度去衡量自己。 别人说我土,我就想证明我不土,我也可以很洋气。
那时候,我老想“向外行走”,获得别人的认可,再获得世界的馈赠。他人的眼光,对我来说,还是有点重要的。
到现在这年纪,我只活在自己的价值观体系里了。 别人哪怕把我说得一文不值,我觉得那也是别人的事,跟我没啥关系。 我切身感受到自己变老了,但是,却活得更笃定了。 我觉得自己感兴趣的、热爱的,哪怕别人不屑一顾,那也是“最好的”。
我觉得人和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所求不同。
这真的挺好的……
一方面,它让我们避开了同质化竞争。 比如我永远不可能靠颜值、贤惠、罩杯去跟别的女人竞争男人。 对这种游戏,我压根儿没兴趣。你要跟我PK,那我马上认输。
另一方面,它又方便我们找到同类。 比如,我大概率上不会跟没事儿就攀比奢侈品品牌的女的,成为朋友。想想那画面,就觉得辣眼睛。
人这辈子,说到底就是活自己的“所求”罢了。 以上这些忠告,就是我送给你的女神节礼物,希望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