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国有六卿,为何是三家分晋?背后原因让人沉思

 一国之君历史 2023-03-08 发布于广东

华夏文明看春秋,春秋大义看晋国。

晋国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浓缩的春秋史,作为春秋时期首屈一指的强国,晋国称霸的时间最长,国力最强,作为周天子的兄弟之国,晋国的地位一直很高,但春秋的礼乐崩坏却是从晋国开始的。

晋国之所以会三家分晋,是其独特的历史发展造成,前人种因,后人得果,真要追溯起来,三家分晋真正的源头是曲沃代翼

周朝建立后,制定了一系列的礼乐制度,简称周礼,成为约束天下人道德规范的制度,其中之一就是嫡长子继承制,规定了整个天下的继承制度是由嫡长子继承的,无嫡子则由长子继承,但是晋国却发生了曲沃代翼事件。

曲沃代翼

事件源于一次分封,晋昭侯把晋国最为肥沃富庶的曲沃封给了自己的叔叔姬成师,姬成师就是曲沃桓叔,他得到曲沃之后,实力逐渐强大,变得比晋国国君的实力还要强,实力一强,野心也就大了,于是分封在曲沃的姬成师及其子孙三代用了67年的时间,成功了实行了曲沃代翼。

所谓曲沃代翼指的就是身为小宗的晋国公族取代了大宗的晋国宗室成为诸侯,大宗就是国君的嫡系一脉,小宗就是国君的旁支一脉,曲沃是晋国公族武公的封地,翼城是晋国国君的都城,曲沃代翼就是公族攻陷了晋国都城,夺取了国君之位。

曲沃代翼其实就是晋国为了争夺国君之位同宗相残的血案,这事在春秋时期绝对是大逆不道,是违背周礼的,但当时的周天子不仅没有管这事,而且还默认了曲沃代翼事件的发生,这样就造成了一个严重后果,礼乐崩坏的序幕被拉开。

小宗与大宗争夺国君之位

曲沃代翼成功后,出身曲沃的晋武公成功成为晋国国君,晋武公去世后,他的儿子晋献公成为国君,时刻担心自己的国君之位会被同族夺走,同时也因为曲沃代翼事件的成功,所以晋献公拼了命地残杀翼城的同宗,以此来防止小宗再次取代大宗事件的发生。

晋献公姬诡诸不仅残杀同宗,而且连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放过,在骊姬的蛊惑下,晋献公又干了一件破坏礼制的事,这就是废嫡立庶,晋献公准备废除自己的嫡子申生的太子之位,立骊姬的儿子奚齐为太子,逼得申生自杀而死。

晋献公的另两个儿子重耳与夷吾因此而逃走,晋献公派兵讨伐自己的两个儿子,重耳与夷吾因此流亡在外,晋献公因此又创造了一个晋国传统,也就是国君的儿子不得在京城居住,而是要流放在外。

晋献公残杀同宗、迫害儿子

晋献帝病逝后,晋国开始发生内乱,晋国大臣里克杀死了骊姬的儿子奚齐,迎夷吾为国君, 是为晋惠公,晋惠公去世之后,秦穆公迎公子重耳为晋国国君,是为晋文公。

晋国由于发生了曲沃代翼和骊姬乱晋事件,导致晋国公族不被国君所用,晋献公时期还废除了公族担任大夫的制度,公族在晋国不受待见成为晋国的传统,但是国君治国还得依靠大夫,既然公族不被信任,那么国君就只能信任并且重用外姓贵族来治国,于是三军六卿制在晋国诞生。

晋文公执政期间,晋国军队扩充为三军,这是晋国大国实力的象征,为了方便统帅军队,晋文公设置了六卿来管理军队与执政,三军是上军、中军、下军,每支军队都有一名正统帅和一名副统帅,合在一起就是六个人,这六个人被称为六卿,合起来就是三军六卿制。

晋文公姬重耳

三军六卿制是把晋国公族排除在外的,分别由晋国有功的卿大夫和贵族来担任,而且是世袭的,可以一代一代把官职与爵位传承下去,晋国国君开启了不信任公族却信任外姓贵族的传统,埋下了三家分晋的伏笔。

为了防止卿大夫专权,三军六卿制被设置为由卿大夫轮流执政,晋国最初执政的贵族有十一个家族,分别是:狐氏郤氏先氏、胥氏、栾氏、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

狐氏在传到第三代人时,因为与执政大臣赵盾发生矛盾,举族逃离了晋国,先氏在传到第五代人时,因为勾结犬戎,被国君驱逐出晋国,郤氏在传到第四代和第五代人时,被晋国国君和胥氏联手灭亡。

晋国

胥氏在一系列斗争中衰败下来,栾氏因为勾结齐国发动叛乱攻打晋国,结果被晋国打败并灭族,范氏与中行氏联手攻打赵氏,晋国国君出兵攻打范氏与中行氏,范氏与中行氏战败,逃出晋国。

晋阳之战时,原本是智氏联手韩氏与魏氏攻打赵氏,结果韩氏与魏氏中途反水,反而联手赵氏攻打智氏,韩、赵、魏三家联手灭亡了智氏整个家族,自此之后,晋国军政大权与土地、城邑被韩、赵、魏三家瓜分,这就是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

1、公族争夺君位,导致公族不被信任

晋国由于分封给小宗曲沃桓叔富庶的曲沃,导致桓叔生出野心来争夺国君之位,首先是分封不当,作为晋国国君,必须保证国君所控制的人口、城邑、经济、军事实力处于绝对强的地位,但是晋国这一不合理的分封,为日后公族争斗埋下了诱因。

晋国国君不信任宗族

曲沃代翼成功后,曲沃一系的晋国国君又开始担心翼城的公族发动叛乱,把国君之位夺走,于是晋献公开启了春秋历史上最为残酷血腥的宗族清洗,几乎杀掉了所有翼城的公族之后,保持了国君之位稳定。

曲沃代翼成功后还有另一个副作用,就是晋国宗室从此以后不会得到晋国国君的信任,公族不被信任,国君就只能重用异姓贵族,这是让异姓贵族坐大的历史原因。

2、国君重用异姓贵族治理军政,导致异姓贵族坐大

晋文公姬重耳设置了三军六卿制,让异姓卿大夫及贵族轮流执政,同时让卿大夫们能够相互制衡,形成一种权力的平衡,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晋文公也想了很多办法来防止异姓坐大,但这样的想法很好,但晋国国君并非人人都是明君。

晋国执政的卿大夫无论是六家还是三家,执政的卿大夫必然控制了晋国朝政,如果晋国国君是个明君,并且很会用人,晋国倒也相安无事,韩、赵、魏也可能瓜分了晋国,正因为晋文公的行为,导致了异姓贵族的坐大。

三军六卿制

3、晋国六卿的斗争,就是一部春秋浓缩历史

春秋初期,有上千个诸侯国,到了战国晚期,就只有战国七雄了,这是因为在经历了几百的发展之后,诸侯国只能越来越少,强大的诸侯国会吞并周边弱小的诸侯国,晋国六卿的斗争同样如此。

至于为什么是三家分晋,而不是一家代晋呢?根本原因就是韩、赵、魏三家实力差不多,形成一个对内的三分天下,三方实力相当,谁也无法消灭谁,保持了一个动态的实力平衡,等到达固定的时间,三家就直接瓜分了晋国。

晋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实现权力的动态平衡,晋国国君虽然出身小宗,但没有必要对宗族举起屠刀,即使是自己这一系的宗族也不例外,晋国国君如果能用宗族来制衡异姓卿大夫,也许晋国就不会被灭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