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伯驹110两黄金买下此帖,堪称捡漏,如今是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

 James5291 2023-03-09 发布于北京

2020年10月,故宫建成600年之际,一场名为“丹宸永固——故宫600年”的特展隆重开幕,为了给故宫过好600岁“生日”,文物管理部门拿出了许多压箱底宝贝进行展览,它们平日大多难得一见。其中有一件书法作品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它出自一位完美文人之手,这便是范仲淹的《道服赞》。

范仲淹

范仲淹

说范仲淹是完美文人,是因为他做到了立言、立德、立功这“三不朽”。范仲淹,字希文,宋端拱二年(989年)生于徐州,祖籍邠州(今陕西彬县),他自幼敏而好学、勤奋苦读,终于进士及第;为官多年他推行新政、体恤百姓、治理有方,还卓有军功;为人才华横溢、雅量高致、忠耿正直,去世后获得了文官最高谥号“文正”。从各方面来说,范仲淹都称得上完美文人,王阳明、于谦等人对他也多有敬佩。

范仲淹《道服赞》

范仲淹《道服赞》

受“字如其人”“因人贵字”的影响,范文正公的书法当然愈发显得珍贵。可惜的是,如曾巩、王安石等人一般,范仲淹传世书迹极少,经过学界鉴定为真迹的,只有这件《道服赞》。所以有人把它与李白的《上阳台帖》并列为“国宝”。

《道服赞》局部

《道服赞》局部

范仲淹书法家的名气并不大,但笔法极为精湛,他这件《道服赞》甚至有“天下第八小楷”的赞誉。此帖是范仲淹为友人所制道服所写的赞文。内容为:“道服赞并序,平海书 记许兄制道服,所以清其意而洁其身也。同年范仲淹请为赞云:道家者流,衣裳楚楚。君子服之,逍遥是与。虚白之室,可以居处。华胥之庭,可以步武。岂无青紫,宠为辱主。岂无狐貉,骄为祸府。重此如师,畏彼如虎。旌阳之孙,无忝于祖。”

《道服赞》跋文

《道服赞》跋文

范仲淹书法受杨凝式、褚遂良、欧阳询以及二王影响较大,尖锋入纸,侧锋行笔,笔画瘦劲硬挺,提按分明,尤其是捺画棱角毕现。书论家朱长文认为,范仲淹的小楷受王羲之《乐毅论》影响很大,落笔痛快、端隽秀丽,可称一代名家。

《道服赞》跋文

《道服赞》跋文

范仲淹结字较为端严肃整,上下结构的字则瘦长挺拔,左右结构的字则宽绰外拓,因字赋形,字字不同,欹侧灵动,独具匠心。黄庭坚在卷后跋文中写道:“范文正公,当时文武第一人……故片纸双字,士大夫家藏之,世以为宝。至其小楷,笔精而瘦劲,自得古法,未易言也。”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道服赞》跋文

《道服赞》跋文

《道服赞》递藏有序,黄庭坚、文同、吴立礼、戴蒙、吴宽等17位书画家写下跋文称赞,还有梁清标、安岐、乾隆、嘉庆等宝印。清亡后,此作从宫廷流出,张伯驹花了110两黄金从北京琉璃厂古玩商蕲伯处买来,相比于6万大洋买的《上阳台帖》,这个价格真是捡漏了。1956年,张伯驹先生将它捐给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至今。

《道服赞》跋文

《道服赞》跋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