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的备课能力浅说

 新用户62988113 2023-03-09 发布于安徽

教师的备课能力浅说

         一、 备课能力的构成

        从备课工作的全过程看,备课能力可以包括以下要点:

       (1)材料占有能力

         包括信息的获得、资料的搜集、积累、分类、加工和使用等等。可以说材料占有越多,备起课来越会从容裕如,备课质量会越高。

       (2)教材驾驭能力

能否在深人分析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站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高度驾驭教材,是达到优化并转化教材内容为教学内容的关键。不能很好地驾驭教材也就谈不上正确地处理教材和有效地组织教材,因此这又是一个重要能力。

       (3) 教学决策能力

       一堂课教什么,怎样教,确立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虽有大纲、教参为指导,有教材、学生为依据,但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决策能力。教学决策集中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上。



  (4) 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是为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规划蓝图。教学设计既要符合教学论的一般原则,又要讲究艺术性、创新性;既要体现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又要切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性、现实性。是教师教学理论修养和教学经验技巧的集中体现。

       (5)了解学生能力

教学决策及教学设计离不开对学生、学情的了解分析,否则只是一种闭门造车的行为而已。了解学生至少包括三个层面:

       ①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或阶段特点;

       ②学生的学法类型及其现实适应性;

       ③学生的知识、智力和思想品德等方面的现实水平或状态,包括集体的和个人的。了解学生要靠平时大量细致的观察、对话及教学反馈,也要靠理论学习和理性分析。



         二 .备课能力的培养

       备课能力只能在备课活动中形成和增长,可以说是积学成思的结果。积学,就是不断积累与备课相关的学识、资料和经验,并使之成为综合思考的充足条件。每一次备课都认认真真对待,仔仔细细思考,反反复复加工,力求质量好一点。还要通过上课来检验自己的备课效果,总结由备课原因而带来的利弊得失,及时吸取经验教训,巩固优长,弥补短缺,自然会逐步提高起来。

       与此同时,要经常与同行切磋琢磨,求教学艺;更要主动积极参加集体备课,虚心听取别人的好思想、好设计、好建议。

        备课是一门学问,既要学,又要问,还要习与研。主观努力加上客观帮忙,备课能力一定会增长起来。

                          2006.0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