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谦谦孺子牛 拳拳赤子心

 易 者 2023-03-09 发布于陕西

  “聚一帮好人,做一桩好事。”是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局局长刘绍辉的座右铭。他始终心怀教育情怀、为民之心,用“十年磨一剑”的信念和态度、“众里寻她千百度”的追寻和定力、“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和坚持,在追逐教育理想之路上砥砺前行。在他的带领下,从2013年开始,市中区在济南市率先实施集团化办学,让一大批新建校、潜力校、城郊校在龙头校带领下,实现飞跃发展,短时间内成为家长心中的“优质学校”“品牌学校”,使辖区内更多的居民子女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名校管理、名师授课的优质教育。

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局局长刘绍辉

  “教育家”情怀的专家型领导干部

  他教育专业出身,在学校一线工作多年,任副局长后仍坚持承担教学任务,醉心痴迷教育教学事业,始终以奔跑的、创业的姿态去工作。结合市中实际,提出了“身心两健、气质独特”育人目标,倡导“真正的教育家,都是从学校、从基层走出来的”。学习能力强,只要有时间,就全国各地去“蹭课”,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功底深厚,多次受邀赴上海、杭州、厦门等地参加教育论坛并作大会发言;口才与文采俱佳,会议讲话基本脱稿,曾于“沪鲁苏三地英语同课异构”活动中用英语致辞,于“全国第四届小学生小古文写作大奖赛颁奖典礼”中用古文致辞,被各地同仁传为美谈。他确立了党委到校调研制度,第一时间了解基层教育教学情况与诉求,及时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有教师评价“不怕校长来听课,就怕局长来听课”。

  站位高、思路宽,坚持改革创新

  对于改革,他认为“行胜于言,要先做起来”;对于改革中的问题他坚持“不说不行,只说怎么行”。为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破解市中区“城乡二元结构”“强弱混搭”“城区扩容力度大”三大教育发展难题,他带领党委一班人扎根基层调研,在全市率先实施集团化办学机制改革,成为济南教育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改革过程中,他带领团队到杭州、温州等改革先行地区实地考察,反复修改实施方案,几易其稿;对遇到的机制困惑,他积极奔走、多方协调,得到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与上级教育部门的全面推广;对参与改革的学校,他走进教研组、办公室与干部教师交流商讨,一起“摸着石头过河”。五年来,市中集团化办学按他“做实、做大、做强”的三步走策略稳步推进,打造了20大教育集团、4个特色联盟、4个集团链,在全国率先实现集团化办学100%全覆盖,五年来全系统交流干部教师2115人,“学校人”变为“集团人”,“新建校办一所成一所,薄弱校改一所强一所,城郊校抓一点带一片”的改革目标基本实现,全区6.8万居民子女在家门口享受更有品质的教育,有效缓解了城区学校“追名校”“上好学”的民生难题。2017年全市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13项指标中,市中区有11项全市第一;2017年全市学业水平考试中市中区550分以上考试占全市36.8%,540分以上考试占全市31%,高中提档线以上比率达77.05%,超市平均15.17%;2014年市中区获评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区;2018年5月,济南市集团化办学现场会在市中区召开,面向全市推广市中区集团化办学先进经验。2016年,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他在十四中学和纬二路小学试点推进“选课走班”“全课程”等教育综合改革,再次成为全市教育领域的“先行者”。省委书记刘家义,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先后到十四中学等指导,对市中教育给予高度评价。2017年12月,市中区教育局承办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现场推广会,来自全国20个省的千余名教育工作者观摩了市中区教育综合改革成果。

  以共产党人的初心完成教育人的使命

  他常说“办不好百姓满意的教育,我无颜以对。”近年来,对于区委、区政府确立的“城郊学校提升工程”等几十项民生项目,他坐镇一线、靠前指挥,确保所有城郊学校全部净化、美化,所有运动场地全部硬化、塑胶化,所有教室全部安装空调、配齐安全饮水设备。同时,在全国第一个实现空气净化及新风系统100%全覆盖,97所学校(幼儿园)的教室、教师办公室全部配备,招标模式、服务方式等均为全国首创,形成“市中方案”。办“有温度的教育”,“一揽子”解决群众关注的接送难、吃饭难,学生午餐问题100%全解决,对所有有就餐意向的学校实行集体配餐或食堂就餐;课后服务工作100%全推开,为所有早到或晚走的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活动。“真没想到农村学校也能有这么'高大上’的新风系统,也能有塑胶足球场,还有这么多城里的老师跑过来教孩子。”一位陡沟村的学生家长说,“现在孩子总愿在学校里呆着,都不愿回家了。”

  在解决了城郊居民子女的后顾之忧后,刘绍辉马不停蹄,又着手建立针对区域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保障体系。全区学生校服费、书本费100%全免除,以集团或学校为单位,不配“区服”配校服,为所有在校学生配上美观舒适的个性化校服;在全市首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赋分入学”机制,公平公正地保障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家庭子女及时入学。向特教学生提供生活费、被褥费、交通补助和“送教上门”,让残障儿童家庭感受到党的温暖。他的口头禅是“如果我是孩子,如果是我的孩子”,多次强调“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塑造教师队伍人格魅力

  高起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新入职教师提出50 条建议,对所有教师提出“逼近专业”四字要求,常说“专业不会等着我们,必须逼一下自己”;给校长“留白”,让校长“静下心教学、沉下心来育人”;对接国际国内先进教育理念和方式,每年投入500万元,国外与美国、英国等10余所国家进行互访交流,国内打造浙大、北师大等“三地七校七专家”人才队伍培养体系,三年来培训教师9万人次;联合中国教育学会建立“教育家成长研究基地”,策划举办市中区首届品质教育学术节,用专业力量推动市中教育的品质提升。公道正派,讲原则,丁是丁卯是卯。鲜明提出“共产党管的地方,就该像共产党管的地方”,对干部和同志一视同仁,任何工作都是“先定规则再做游戏”;多年来,教育系统每次调整干部,没有一个找他的。信奉“不争是争”,几乎所有的评优评先资格他都主动放弃,让给基层的干部教师。在他的引领下,教育局机关形成了一种“不争”的风气,每次评优评先敲开他办公室门的,几乎都是主动要求放弃荣誉的同志,年终评优时科长们纷纷主动放弃优秀已是常态,市中区教育局风清气正,连续十二年保持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创造了基层教育部门的市中纪录。他在2013年荣获年度泉城优秀公务员标兵,2016年获市级优秀党员。2018年1月,因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表现突出,被市委、市政府记二等功。(中共济南市市中区委组织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