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夕阳与诗味

 jxyslza 2023-03-09 发布于江西


中国古代诗歌出现“夕阳”意象的很多,但写朝阳的不多。我想,朝阳之所以写的人少,是因为朝阳太辉煌灿烂,让人联想自己身世情感的余地比较少;夕阳就不同了,从辉煌走向没落,这个过程是趋向于黯淡的,所以,但凡不适意的诗人,总会触景生情,徒添感慨。生计顺遂的人,往往缺乏诗情,偏偏是那些命运乖舛的人总是诗兴大发。吟诗总要有个起兴,总要有个触发情感的东西,夕阳西下,就可以生发开去。袁枚是《随园诗话》在谈到诗词用典故的时候就说:唐人近体诗,不用生典:……叙风景,不过'夕阳'芳草;用字面,不过'月露风云:一经调度,便日月崭新。”由此可见,夕阳是古代诗人习惯使用的一个意象。


早在晋朝的时候,就有人在诗中通过夕阳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刘琨在《重赠卢谌诗》中写道:“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功业未成,但时光已逝,用夕阳西下来表达这种意境是可以引起读者同感的。唐朝李商隐那两句流传甚广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其实也有近似的意思。


夕阳引起的情感在古诗词中多数是负面的,杜甫说“老去闻悲角,人扶报夕阳”,人老了如同夕阳,生命的光辉即将黯淡,这无疑有点颓唐,这与诗人一生的贫困和失落是有关的。
在送别友人的时候,夕阳也会增加离别的痛苦和哀伤。如唐朝韦应物的诗句:“去马嘶春草,归人立夕阳。元知数日别,要使两情伤。”(《答王卿送别》)


夕阳有时候也会具有“政治色彩”,如一个朝代灭亡就如同日薄西山。刘禹锡一首《乌衣巷》很出名:“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野草、夕阳,都被诗人赋予败亡之象,凄凉得没有一点太阳的余温,把人世的沧桑写得活灵活现。


也并不是说夕阳就一定要和悲情画等号。不同的人,不同的背景,对同一事物,也会有不同的情感。晋朝的湛方生看见夕阳,却压抑不住内心的愉悦:“乘夕阳而含咏,杖轻策以行游。”李白和杜甫齐名,但两人的性格差异很大。李白写夕阳西下,不是伤感,而是惋惜:“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白居易笔下的夕阳,也大多很正面:“白石磨樵斧,青竿理钓丝。澄清深浅好,最爱夕阳时。”(《渡淮》)厌倦了官场的倾轧,向往着渔樵的自由,白居易活得洒脱。被称为唐朝“大历十才子之冠”的钱起青年时期不得志,屡试不中,但是他却照样快活:“夕阳流水吟诗去,明月青山出竹逢(疑为“蓬”)。”


日有晨昏之别,这都是自然现象,地球要自转,太阳便升落,如果仅用天文地理的逻辑去写诗,那就没有诗了。诗之所以为诗,是因为它是形象思维的升华,写诗要有形象思维,读诗也要有形象思维,这样才有诗味。

第1118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