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三河古镇拍燕子

 零度视觉摄影 2023-03-09 发布于安徽

我父母现在变成游击队员了,在乡下住几天,到城里住几天,然后又到乡下住几天。

他们在乡下种了许多菜,看着菜从泥土里长出了,绿油油的“秀色可餐”,很有成就感,便越发爱上“菜农”这个行当了。这不,才在合肥的家里待了一个星期,就惦记着攀藤的豇豆、开花的黄瓜了。一大早开车我送他们回乡下,经过三河古镇,他们去菜市场买菜,我抱着相机到街上瞎转悠。

本来我是想拍土著居民的,结果听到古色古香的屋檐下燕语呢喃,便把镜头从类转向非人类了。

雏燕的嘴巴是黄色的,它们待在窝里,远远地看到老燕觅食归来,便欢快地叫着,把嘴巴张得比脑袋大。

老燕走了,它们就变成哑巴,呆呆地不说话了。等待“饿了么”再次送餐。

老燕子真心不容易。我数了一下,一个窝里有5只雏燕,她从早到晚轮番喂,根本没有歇时。古代诗人写燕子,说它们体型“清俊”,这清俊是奔波的结果。太辛苦。成年的燕子没有一只得肥胖症,也没有一只得脂肪肝。这算是老天对勤劳的燕类一种补偿吧。

古人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做父母的养育儿女着实不易。燕子尚且如此,人类也好不到哪里去。如今,让小孩子吃饱穿暖自是不成问题了,然而上学分班、中考、高考、工作、结婚……够让做父母的喝一壶了,于是青丝变白发,朱颜刻皱纹。看到小燕子,我便不由自主地感激起在菜市场买菜的我的父母。

这两个兄弟还吵架了,中间那个闷头不吭声,谁也不帮,谁也不得罪。

排排坐,分果果,都有吃的,都别吵。

老燕子喂食,居然把半个脑袋都伸到雏燕的嘴里了。难道雏燕不会吞咽啊?老燕子不但送货上门,还送食到口,五星级服务啊!好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