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2年中印战争,为何“联合国军”没来?主席笑“贵人多忘事”

 兵说 2023-03-09 发布于云南

作者:闪闪       

组建“联合国军”帮助印度?1962年中印开战后,周公根据情报,得知欧美某些国家传出消息,要像朝鲜战争那样,组建所谓的“联合国军”跟我军开战。

         

让人疑惑的是,既然喊出了这样的口号,为何后来没有组建呢?西方眼睁睁看着印度,被我军打得溃不成军。

对印自卫反击战,这场战争的过程不算很复杂,战前战后的博弈才是核心。

印度独立后,一边反英国殖民主义,一边继承英国在南亚的财产,做着称霸南亚的梦想。

中方倒是有意跟印度友好,以利于将战略重心放到东亚,可万万没想到,印度瞄准了中国。

只要印度对中国挑衅,那些与我为敌的国家,就会给印度大批大批的援助。

尼赫鲁也借此转移国内的矛盾,让民众将精力放到战争上,从而忘记饥饿和疾病。

1959年之前,印度对中印边境的雪山兴趣不大,中方也并无相争之意,只是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就边境问题进行友好协商。

可是从1959年开始,印度拿边境大做文章,派兵武装挑衅,占了大片大片的土地。

到了1962年9月,印度在我境内建立了43个入侵据点。

《人民日报》9月22号发文,警告尼赫鲁:如果不从边境撤军,中方将使用武力。

尼赫鲁却视而不见,按照主席的评价,此人就跟蒋氏蒋军一样,总想着凭借欧美大老板的支持,侵犯我方利益。

(尼赫鲁)

我军根据情报,得知印度要在10月10号发动“里窝那”计划,入侵我领土。

战争已然无法避免,我军只能被迫反击,而印军因为后勤困难、行军困难等等原因,推迟到10月16日发动了“里窝那”计划,炮击我军阵地。

10月18日,主席召开会议,决定对印反击,彻底粉碎印军在“麦克马洪非法线”以北和克节朗地区的侵略。部队要做好连续作战的准备,歼灭来犯之敌。

我军打得较为顺利,10月20日发动反击,短短4天就取得了大胜,到10月28日,结束了第一阶段的作战。

主席和周公在京研究下一步的对策,总参报告说,东段和西段的参战部队士气高昂,战士们推进很快,已经抵达了传统习惯线(1959年之前的控制线),歼敌约5000多人,缴获了大批的武器装备和物资。

因为高原环境恶劣,我军在行军机动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待真正开战后,我军跟印军交火,打的基本上是歼灭战。

看似是中印在交战,但背后早就卷入了欧美,好似黑云压城一般,巨大的压力似乎要推倒喜马拉雅。

我军之所以武力反击,是因为尼赫鲁拒绝谈判,我军在第一阶段惩罚印度之后,再次提出谈判,提议和平解决纠纷。

可尼赫鲁又一次拒绝了谈判,还增加了2个师部9个旅的兵力,摆出一副要大打的架势。

中方尽了最大努力释放善意,奈何这个往日的“兄弟国家”依旧执迷不悟。

从美国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这场战争打得是越大越好,毕竟他们一直仇恨红色阵营,想借印度之手来一个借刀杀人。

只要是敌对我方的,美国一律支持,尤其是像印度这种地区大国,他们只要从南亚方向挑起战争,自然能赢得“大老板”的青睐。

美国不断援助印度,肯尼迪早在两年前中印爆发冲突的时候,就已经向国会申请经费,用以武装南亚的印度军队。

(肯尼迪)

尼赫鲁只需要向中国的敌对国家伸手,就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装备。他拒绝谈判的底气,正是美苏的支持,他甚至希望欧美能直接出兵。

印度虽然获得了不少武器装备,但喜马拉雅的环境严重影响了印军的战斗力,西方支持的武器装备到了高原,有很多都趴窝哑火。

周公接到最新情报,说:“现在有人利用联合国造舆论,要求派联合国军去印度,像朝鲜战争那样,寻找出兵的借口。”

主席哈哈一笑,笑敌人真是贵人多忘事啊。

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顶多是拿“联合国军”吓唬我方,他们不可能联合出兵的,理由有三:第一,高原环境要比朝鲜半岛残酷太多,他们的坦克和重炮很难开到前线。

第二,论步兵作战,尤其是打山地战,他们已经在我军这里吃了太多苦头,明知会惨败,哪会出兵?

第三,古巴导弹危机好似泥潭一般,让美苏深陷其中,核大战都要来了,还管什么印度死活?无非是打打嘴炮罢了。

举例来说,印度将最精锐的部队投入前线,那些经历过二战欧洲战场、缅甸战场、印巴战场的部队,组建成了印军王牌第七旅,短短两天就被我军打掉。

(我军医护人员送印度俘虏上直升机)

试问美军在朝鲜已经惨败,到喜马拉雅的克节朗河谷,上有4000多米的高山,下有降雨密集的大森林,他们能有什么作为?

战场上,我军继续以有力的军事打击,实行以战促和,逼迫尼赫鲁谈判。按照主席的说法,战争与和平是矛盾的,但有些时候又是统一的。

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既然敌人有再次组建“联合国军”的想法,北京就命令前线的张国华和丁盛,做好打硬仗恶仗的准备。

这场战争,印度人最怕我军钢铁般的意志,美军同样也忌惮。越是环境恶劣的地方,战士们的意志越是决定成败的最大变量。

举例来说,战斗英雄王忠殿在战场上勇敢杀敌,初战立了三等功。11月在西线,他和战友们顶着零下45°的低温,翻越五千多米的高山,迅速穿插到敌后。

经过一次次激战后,部队被敌人的暗堡火力点挡住,距离大约有20多米时,王忠殿带着爆破筒,匍匐接近暗堡,顺着机枪口将爆破筒插了进去。

可敌人把爆破筒推了出来,王忠殿往里面推了三次,敌人往外推了三次。

(王忠殿)

王忠殿一把拉燃爆破筒,再次推进去之后,用身体挡住了敌人的机枪口。

排长大喊:“王忠殿!快下来!!”

王忠殿回头望了排长一眼,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他身躯被炸出去3米多远,用生命为战友们开辟出通往胜利的道路。

战斗英雄罗光燮,在班公湖地区激战,冻伤也不下火线,拒绝去后方治疗。他是一名工兵,而敌人在班公湖南岸的高山上,设立了一处火力点,工事周围设置了三道雷场。积雪掩盖了地雷,罗光燮在扫雷的时候,右脚不慎踩中地雷,脚踝以下被炸得血肉模糊。

罗光燮陷入昏迷,等他醒来的时候,看到敌人火力点的机枪,正在喷射子弹。

罗光燮

此时,罗光燮手里没有扫雷工具,他以身滚雷,为突击队开辟道路,英勇牺牲,年仅21岁。

英雄儿女用行动告诉了敌人,联合国军为什么不可能出现在中印边境。我军钢铁般的作战意志让鼠辈们知晓:他们胆敢来,就必将像在朝鲜战场一样被打得溃不成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