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林史话】荣宪公主与内蒙仅存唯一的皇帝行宫——康熙行宫的故事

 赤峰蒙辽风雅颂 2023-03-09 发布于内蒙古

在赤峰巴林右旗旗政府所在地大板城区的中心位置,遗存着一处内蒙地区唯一保存比较完好的清代皇帝行宫建筑——大板康熙行宫。

说起赤峰地区遗留下来的清代历史建筑的确不少,但由赤峰各旗集资兴建的历史建筑而且保存下来的却屈指可数。康熙行宫则是一例。

     巴林右旗大板现存康熙行宫照片(80年代)

17世纪末18世纪初正是中国北疆极不安稳的时期。沙俄帝国虎视眈眈,噶尔丹屡次反叛,蒙古盟旗需要巡抚,种种事由都需要康熙这个一国之君的亲自巡视和安抚。巴林地正处北疆和皇都之间的锁钥之地,经常巡视巴林地首是政治军事上的需要。二是人情常理上说,康熙帝最敬爱的姑姑淑慧公主和最疼爱的女儿荣宪公主也先后下嫁到巴林地。安邦治国大业之余顺便看看姑姑女儿人之常情。所以历史上巴林右旗地,自然成了康熙帝在位时常常巡视的地方了。

既然皇帝经常来,驻跸巴林王府终究不便,也不安全。荣宪公主便有了修建皇帝行宫的想法。此想法一说给夫婿乌尔衮王爷听,也得到认可。但修建行宫绝对是一笔大开支,公主将自己的私房钱全部拿出来,也是不够。乌尔衮王爷便有了在旗内摊派银两的想法,这一想法公布给旗内众协理、台吉们听,众说纷纭。其中一个协理叫纳木珠木的建议说:帝巡狩巴林地,不是一个旗的事,应该全盟负担。此说得到众人一致赞同。当时,乌尔衮王爷不仅承袭了巴林王也已升至昭乌达盟盟长一职,正式统理昭乌达盟蒙古十一旗军事政务了。摊派银两之事自然顺畅。据说当时在昭乌达盟十一旗共征得白银9000两。用于修建康熙行宫。

   康熙行宫1705年开始筹建,1706年主体工程完工,直至1711年才全部完工,用时六年之久。巴林地有一说,为赶建康熙行宫主体工程,虽隆冬季节仍在施工,为了防冻,不惜用白酒和泥粘结,可见对此工程的重视。但巴林地也有史料说这一行为是为了赶建敕造玉皇庙时发生的。但不管哪种说法,也都是为了迎接皇上巡辛巴林而为。1711年,行宫正式完工。是年,康熙帝巡视塞外时驻跸此行宫,龙颜大悦,给荣宪公主题了“金枝衍庆”牌匾,悬挂在行宫正殿。(次匾额文革时被毁仅有照片留世)1715年康熙帝再次驻跸此行宫。

               康熙帝亲笔题写“金枝衍庆”匾额

    大板康熙行宫仿照当时北京城四合院的格局修建,总体风格简约中透着低调的奢华。全部建筑共有房屋77间,占地面积8046平方米。前正殿五间,三明两暗,东西掖室各两间,东西配厢房各三间。前正厅则是七间。初建时此厅门额悬挂金字匾,上书“议政厅”三字。据考证,当时此门只有康熙皇帝通往时才开放(次大厅及耳室日伪时期被焚毁)。行宫前院东西山室各三间,已全部拆毁(1974年拆毁)。大门三间,东西掖两间,七级石条台阶(1972年拆除)。后院四周有半封闭式的回廊,山墙都开着券门,环绕全院。后殿台阶上放置一米多高“金鸡独立”式鎏金铜质仙鹤一对。厅前栽柳叶梅两丛,分列甬道两侧。行官围墙两层,内墙以青砖砌垒,东西51,南北91.5,外墙泥垛挂帽,这座建筑,坐北朝南,朱门金顶,漆柱彩檐,前出廊檐后出厦,滚龙脊磨砖对缝,是内蒙古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巴林右旗大板康熙行宫建筑图

   大板康熙行宫的筹建离不开下嫁巴林的固伦荣宪公主,但建设资金却是昭乌达盟各旗筹措的,所以说,这座集汉、蒙、藏、满等多民族建筑风格于一身的赤峰地区珍贵的清代历史遗存建筑应该是所有赤峰人的骄傲。

发扬原创·鼓励原创·传播原创

       蒙辽风雅颂:mlfysw       

       本公众号值得您关注的理由:

       我们是一家不以商业盈利、广告噱头为目的,不以转载抄袭、恶搞低俗为手段吸引眼球的公众平台。而是一家立足家乡,面向全国,以发表旗内外有“爱心”人士的原创影视、文学等艺术作品为主的公众平台。

       记录我们平凡的生活和不平凡的命运,为历史留存一份底稿,为您提供一个有格调、有内容、有思考的人文艺术传播平台,是我们不断努力的目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