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林人物】清皇室最牛公主——固伦荣宪公主小传

 赤峰蒙辽风雅颂 2023-03-09 发布于内蒙古

  固伦荣宪公主被人们熟悉和喜欢,与前些年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不无关系,电视剧中聪明美丽活泼可爱但命运坎坷的蓝齐儿深深地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但与经过所谓的艺术加工过的影视剧迥然不同的是,史实上蓝齐儿的原型荣宪公主下嫁巴林后与夫婿乌尔衮情感笃深,相敬如宾、生活美满。

         热播电视剧《康熙王朝》蓝齐儿人物剧照

 荣宪公主是康熙皇帝与荣妃马佳氏所生的唯一一个女儿,1966年固伦荣宪公主陵出土的《公主墓志》记录她是康熙帝众多女儿排行的“次女”;《清史稿·公主表》中则记录她是“三女”;还有些资料记载她是康熙帝的“四女”。本文观点则以《清史稿》为依据,即她是康熙帝诸多女儿排序中“第三女”为准。

1673年(康熙十二年)5月6日,荣宪公主出生在皇都后宫。其母荣妃马佳氏,是员外郎盖山之女,与康熙帝二人感情甚好,生有五子一女。一个庶妃能为一个帝王生这么多孩子,这在中国封建王朝后宫史上很少见的。足可见她在康熙帝心目中的地位。只可惜这五子一女中只有皇三子诚亲王允祉(曾主持编修了《四库全书》和荣宪公主两人成人,其余均夭折。而在荣宪公主出生之前,康熙帝与庶妃张氏、庶妃董氏两人各生有一个女儿,也都是2、3岁时过早夭折。可以说荣宪公主是康熙帝不是长女的“长女”,再加上荣宪公主自幼便聪明可爱乖巧等诸多原因,所以深得康熙帝的宠爱。出嫁之前确实有过一段常人所不能比拟的“幸福奢华公主”生活。

 热播电视剧《康熙王朝》蓝齐儿人物剧照

1690年,荣宪公主已经18岁,也到了该出嫁的时候,那时,清皇室公主、格格必须与蒙古王公联姻已渐成定制,哪怕康熙帝的爱女也不能改变。此时恰逢康熙帝举兵征伐噶尔丹,在今赤峰乌兰布统地区进行了史上很有名的“乌兰布统”之战。当时的昭乌达盟(现赤峰原名称)各旗均派兵参战,巴林右翼旗的第二代巴林王鄂其尔因年迈则派了儿子乌尔衮和桑利达率巴林兵众参战,被编入清廷征剿噶尔丹的左翼大军中。据《巴林蒙古王公世袭表》记载,巴林左右二旗在此战中参加的兵众较多,巴林右翼十五岁至六十岁的男丁,不分台吉属民和奴隶悉数参战。此战,巴林骑兵损失很大,1707年,康熙帝在巡视途中还专程到乌兰布统凭吊为清帝国统一死于疆场的英灵。但巴林的乌尔衮也凭此战一战成名,其所率巴林兵众勇往直前,敢打敢拼,在战斗的关键时刻起到了关键作用。战斗结束以后,清廷查寻赏赐有功之人,乌尔衮因勇敢善战荣立战功,并进京领功朝觐,康熙帝见他精壮骠悍,大眼紫面,英姿勃勃,便有了将爱女荣宪赐嫁于他的念头。一查家庭背景居然是自己最敬爱的姑姑淑慧公主的亲孙子,年方21,年龄相符,辈分不差,亲上加亲,远嫁的女儿也不至于太孤单,便于1691,下皇旨将自己最疼爱的女儿和硕荣宪公主厘嫁给巴林右翼旗的乌尔衮。

               历史上的 “乌兰布统”之战局部图

此番公主下嫁巴林,因是康熙帝最疼爱的女儿,其规模自然超出其他公主和郡主的规模,许多史料记载清廷入关后公主下嫁蒙古盟旗王公时所带的陪嫁户一般在4户至20户之间,但荣宪公主则是带了240户。也是考虑不能超过康熙姑姑淑慧公主下嫁巴林时所带300陪房户的规模。由此可见康熙帝十分疼爱公主。因迎娶公主,乌尔衮被封为和硕额驸。公主下嫁时从京城带来各种的工匠(艺)二百四十户,做为公主的随嫁仆从。这些人极少数系满洲人,大多为京都附近的汉人,因随嫁远方,以满洲族人优待,因此后来牧民都叫他们为“银吉满洲”(其意是从嫁满洲人),也叫陪房人。这些人在王府附近建筑房屋,排街列巷。渐成大板早期刍形。

      赤峰博物馆公主下嫁送亲队伍造型图

荣宪公主下嫁巴林后,不负父皇苦心一边“备边防,合内外之心,成巩固大业”,一边相夫教子,善待旗众,宵旰劬劳。巴林右翼旗扎萨克当时是夫婿乌尔衮的父亲鄂其尔,公主下嫁的第三年公爹去世,在谁承袭位扎萨克王爵这一件事上旗之上下曾有过争论。原来鄂其尔有子三个,长子那木德格,去世那年已三十一岁,次子便是公主的夫胥乌尔衮,三子的名字叫桑利达(第六代巴林王)。按照正统承袭应是长子那木德格,但是这里面有一个特殊情况,因乌尔衮是皇室额附,顺理成章应当是额附担当一旗之主,且乌尔有战功,貌双全智勇过人。人们都希望乌尔衮袭爵任巴林右翼旗第三世扎萨克。但公主在这一点上明智克己,极力劝说台吉与旗民,并在上报承袭的文书上将乌尔的名字勾掉,换上大伯子那木德格的名字。这一磊落举动一时被旗民赞颂不已。

 主一生仁心慈厚,好善博爱,下嫁巴林后,承祖母固伦淑慧公主之志,在原龙王庙的基础上扩建殿宇,增塑神像,建成娘娘庙,后来又建了一座玉皇庙,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公主出资又在行宫东南侧不远处修建另一座庙宇,就是现在的荟福寺(习称东大庙)。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使之成为巴林右旗四大名庙之一

 巴林右旗历史上的四大名寺之一:荟福寺(现照)

    当时的清廷除了南方的吴三桂发动的“三藩之乱”外,北方也不安定,沙俄不断袭击大清国,入侵东北战略要地雅克萨城和喀尔喀蒙古所居的色楞格河流域,煽动喀尔喀蒙古脱离清朝,入俄国国籍。他们以提供武器、重金收买蒙古上层人物等卑劣手段,发动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的头子噶尔丹叛乱。为了痛击反叛,打破沙俄梦想,巩固北部边疆,康熙皇帝经常巡视塞外,并在北方兴建行宫,行围木兰围场。其间也曾来到巴林右翼旗王府驻跸。为此,公主和夫婿乌尔衮决定在巴林王府所在地大板修建康煕行宫。为建行宫公主可谓倾己所有,前后奔波,多方筹措,殚精竭虑。据说耗时六年之久,耗银万两之多。直到1711年行宫始建完成。行宫仿照京都四合院的格局,建得优美壮观富丽堂皇。康熙皇帝于建成当年驻跸此处,甚合心意,龙颜大悦。遂亲笔题写金枝衍庆匾额赐给荣宪公主。(此匾额文革时期被毁)

   康熙帝题匾(清代康熙行宫匾额——金枝衍庆)

 固伦荣宪公主的夫婿乌尔滚骁勇善战。成为皇室女婿后,自然清皇室北方重要战事都要落到他的头上。注定他要戎马一生,连年征战在外,这样旗内的一应政务都落在荣宪公主身上。

 夫婿率兵远征,固伦荣宪公主每次都要亲自送夫作战。巴林旗王府的南边,有一座名山。它的前面是西拉沐沦河,后面是查干沐沦河。它是辽朝大契丹的发祥地。辽五代祖勃突就生于此山。勃突力大无穷,勇猛异常,力敌万人,生前统一契丹各部,死后葬于此山,山的名字便叫巴尔当哈拉山。康熙皇帝来了以后,将此山改名音汉山,成了旗之佛山。此后,每当巴林兵出征,都要在此山祭祀佛祖,祈求获胜,平安返回。此地便也留下许多“二公主送夫远征”的故事。

 荣宪公主处理旗内政务十分谨慎从不懈怠。每事必亲自过问,发布指令必签章押印,公主当年用的水晶印章今做为一级馆藏文物存放在内蒙古博物馆里。公主处事光明磊落,疾恶如仇,在巴林流传着巧审右翼梅林一段佳话。话说当年乌王爷西征以后,旗内一些梅林扎兰便狂妄自大起来。女人掌管旗政在蒙旗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既使是皇室公主他们也没看在眼里,一些人开始胡作非为起来,,公主到旗内查干坤兑一带视察下情,听说右翼梅林强奸了这地方一个平民的女。公主十分气愤。但为了弄清此事,令王府卫丁将右翼梅林缉捕归案。公主心想若是我审,他必不肯直说,于是便让那个地方的坤都达审理。右翼梅林自官高,根本不把坤都达放在眼里,让坤都达把那个女子找来,当面调戏,并当众述说奸辱女子的事情,喝问谁人敢管。右翼梅林正在大耍威风喧闹之时,固伦荣宪公主从后面出来,喝令鞭一百,罚银千两及九九牲,向受害者赔礼道歉,先行革去官爵,然后上奏朝廷。公主此举,大快人心,自此以后,大小官吏不敢为非作歹,旗内大事小情悉听公主指挥。这样一来可使夫婿安心作战,保卫大清疆土。对此御赐碑文上赞道,“形管扬八州,慎早娴夫内则;丹纶焕异彩,荣光爱於宗亲。旗众对她奉行唯謹,敬之若神明,称二公主嬷嬷。

荣宪公主当年所用的水晶印章(现内蒙博物馆收藏)

清康熙四十八年,固伦荣宪公主闻得皇父患病,便日夜不停地赶回京都,亲自照顾皇父饮食睡眠,煎汤熬药,早晚问安,关心备至。在公主殁后,墓志铭上专门记载此事。圣躬不豫,公主视膳问安,晨昏不辍,四十余晨未尝少懈迨。皇帝病愈之后,对公主降旨褒奖说,“公主克诚克孝,竭力事亲,诸公主中尔实为最”,为褒奖荣宪公主的一片诚孝之心,康熙帝特“厚其典礼”“和硕”晋封其为荣宪国公主(即固伦荣宪公主)。荣宪公主的生母是荣妃马佳氏,清制规定妃嫔所生皇女最高只授封和硕公主,荣宪公主能破格由和硕公主晋封为固伦公主。除了精诚孝心也有康熙帝的偏心。康熙帝的亲生女儿多达20位,康熙帝在位时却只封了她这一位固伦公主。(固伦满语,为“天下、国家、尊贵”之意)。其余公主后来得到固伦封号都是后代皇帝追加封赐的。

                     固伦荣宪公主印鉴

 清康熙六十年(1723)公主夫婿乌尔滚奉命率部回师,在回军的途中由于积劳成疾去世,享年五十一岁。

 荣宪公主晚年,夫婿乌尔衮先己而去,两人平素恩爱,不免十分思念,时常萦绕于怀放心不下,还由于独生子琳布酗酒赌牌,任意恣行,屡教不改,再加上旗政繁忙,百事丛脞。常常郁闷不欢,奄奄成疾,于清雍正六年(1728)四月病故,享年五十六岁。在巴林草原上生活了37年。

 公主与乌尔衮王爷共育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儿子琳布袭封王爵,成了巴林第五代札萨克,但有传言说琳布因自幼管教不严,长大后更是酗酒成性,跋扈张扬,一日在京城里醉酒后打死自己旗地的满洲陪官,又纵火焚尸,犯了不可饶恕的杀头之罪,虽多方求情活动,保住了性命,但也削爵撸官,成了平民一个。女儿成年后远嫁显亲王元妃,史料无过多记载。

         当年守护公主陵的十家子村今现照

 荣宪公主是个很有作为的公主,在巴林地流传着很多她的故事,她主持兴建的东大庙和康熙行宫古建筑至今留存,巴林地上许多比这气派宽广的建筑反而各种原因都没有留存,这不能不说是荣宪公主与巴林右旗人的一种缘分。她与夫婿乌尔衮主持巴林右翼旗时。是巴林右翼旗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候。俨然东蒙地区的政治军事佛教中心。赤峰史料也确有一说,赤峰原名昭乌达盟是与巴林右翼旗第四代巴林王乌尔衮和荣宪公主夫妻有关。说她是巴林右翼旗定边立旗近400年间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一点也不过誉。

  公主亡故以后,雍正帝派大臣到巴林料理丧事。因提前没作准备,只得将公主灵柩停放在圆会寺内,公主儿子琳布主持兴建公主陵,择巴颜陶白山阳坡修筑享殿,构筑地宫,过了一年另四个月,于清雍正七年(1729) 八月十九日将公主与附马(骨灰)合葬。并从她生前的240户陪房中分派十户为公主守陵,这些守陵户的主要差役是守陵、扫墓、焚香、点佛灯等。今天公主陵附近的十家子村即是这十户守陵人的后裔发展而来的。从而对公主陵也叫十家子公主陵,或叫做二公主陵

固伦荣宪公主逝去后灵柩暂放在圆会寺的历史旧照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固伦荣宪公主陵遭到破坏,出土时公主尸身保存极好,虽埋葬240,尸身依旧没有腐烂,宛如生人一般,发长,垂于脑后,满头珠宝翠钻,腕套金镯指戴戒指,衣着袍服等,从陵墓出土的100多件珍贵文物现今大多存放于各级博物馆中,均是无价之宝。(有关公主陵被毁后出土的墓志铭、碑文、文物等详细介绍蒙辽风雅颂文化传媒已有相关文章和视频资料刊发,这里不做过多赘述)。

1966 年固伦荣宪公主陵出土文物之一(岁寒三友钗)

 中国自古便是一个非常重视地方史志的国家,有的学者甚至把国人对历史的重视喻作国人的“宗教信仰”。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地方史志的编修。其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地方史志是重要的地方文献,是一个地区的史书,享有“地方百科全书”的美誉。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我们不遗余力的追寻巴林历史,缅怀巴林先人,在人性的历史坐标上尽量还原巴林历史的本来面貌。旨在补充完善地方史料更好的用以资治、明贤、存史、教化。但限于时间和能力,文章中难免有错漏谬驳,还希望读者诸君多多批评指正。

    本文参考资料:《清朝满蒙联姻研究》、《清史稿》、《清圣祖实录》、《赤峰8000年大事记》、《赤峰史》、《草原姻盟——下嫁赤峰的清公主》、《昭乌达风情》、《赤峰历史与考古文集》、《赤峰蒙古史》、《清代蒙古史》、《巴林右旗志》、《巴林史话》等书籍。

发扬原创·鼓励原创·传播原创

       蒙辽风雅颂:mlfysw       

       本公众号值得您关注的理由:

       我们是一家不以商业盈利、广告噱头为目的,不以转载抄袭、恶搞低俗为手段吸引眼球的公众平台。而是一家立足家乡,面向全国,以发表旗内外有“爱心”人士的原创影视、文学等艺术作品为主的公众平台。

       记录我们平凡的生活和不平凡的命运,为历史留存一份底稿,为您提供一个有格调、有内容、有思考的人文艺术传播平台,是我们不断努力的目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