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春 辽怀陵位于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床金沟村床金河东南侧的沟谷里,东、北、南三面环山,仅西面为谷口,隔床金河以河西凤凰山为屏障。辽怀陵在黑山的东南方,西北直线距黑山,约40华里。辽怀陵在辽祖陵的西北方,东南直线距离,怀陵至祖陵,约为50华里。陵地沟谷中部有东西走向的乌兰山,将谷地分为山南山北两区,两区均有泉水流出。南区泉水旺盛自成小溪,自东北向西南出沟口汇入床金河。从沟口直至陵门,可见到以不规则的山石垒砌围墙的遗迹。考古发现,陵园以陵门、石砌围墙、祭殿和陵墓组成,陵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约12.5平方公里。陵园中部有南北走向石墙,将陵园分为内外两区。外陵区分布两座建筑台基,陵门位于床金沟沟口北侧悬崖下,现为两个高大的封土堆,其间为宽9米的门道,在门址附近发现大量辽代砖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怀陵”的大理石碑崇立在陵园大门旁。 辽怀陵大门旁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理石碑 怀陵陵区山势雄伟挺拔,三面群山环抱,陵区内林茂树繁,溪水潺潺,给人感觉非常幽静。辽怀陵埋葬着契丹国的两位皇帝三位皇后,一位是辽国的第二位皇帝——辽太宗耶律德光,皇后萧斯温、萧氏,第四位皇帝——辽穆宗耶律璟,又名耶律述律和皇后萧氏。辽太宗耶律德光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次子,字德谨,小字尧骨。公元927年至947年在位 20年 。 辽怀陵大门的封土堆 在位期间广辟疆域,南征北战,平息了多次内部叛乱,使契丹国从初建到政权及疆域稳固。辽天显十一年(936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借后唐叛将石敬瑭求援的机会,立石敬瑭为晋帝,一举取得燕云16州(今河北、山西两省北部)。会同九年(936年)灭后晋,改国号契丹为辽,以上京为都城,设立了东京、南京和西京。会同十年(947年),辽太宗在回上京途经滦城时殁于途中。太宗殁后,世宗即位,将太宗葬在怀州北凤山,陵以州名,曰怀陵,将怀州定为奉陵邑。 被盗掘辽怀陵遗址 辽穆宗耶律璟,又名耶律述律,从公元951年到969年在位18年。穆宗为辽太宗耶律德光和皇后萧温之子。辽世宗被叛乱者杀害,穆宗即位,平息了叛乱,稳定了朝野。但是他荒耽于酒,畋猎无度,赏罚无章,朝政不视,而尝杀不已。暴君终被奴隶杀死,葬于怀陵。 考古发现,怀陵三处陵寝遗址:幸福之路苏木床金沟村果树园子上坎、马盘沟、来带(音)沟。果树园子在西南,北来带沟,再北马盘沟。因来带沟处,大陵有深两米、直径硕大盗洞,推为穆宗陵,则果树园子为太宗陵,马盘沟或为其余皇室成员丛葬处。实地观之,以果树园子上坎陵寝处风貌最佳,罩山峻极、后靠雄奇,或确为太宗陵寝所在。 怀陵是一座包括陵门,石砌围墙,有祭殿的大型陵园。在陵园中部有一道石墙,将陵园隔成东西两个陵区,可称为东陵和西陵区,在东西两陵区内各有两组大型建筑的台基遗迹。在东陵区发现陵墓的寝宫一处。东陵区内分布石墙两道。一道长220米,其中90米已被拆毁,仅余遗迹。墙基宽为3米,高2米,顶宽1.2米;一道长340米,墙基宽1.2米,高0.5一1米,顶宽0.7米,仍然保存基本完好。在东陵区石墙的东北1750米处的二级台地上,分布有大小三座殿基遗址,前后排列两座。东侧有一配殿,殿基为夯土筑成,主殿基高出地表1.5米,方向为北偏东6度,其上散布有大量的辽代砖瓦和柱础,东西长16米,南北宽14米,前殿长宽各为7米,东配殿东西宽为8米,南北长14米。在殿基东北300的山脚下,有一夯土筑成的高大封土堆,直径为32米,高为5.2米,中间塌陷一个大坑,直径为13米,深度0.7米。在上述3个殿基之东800米,床金沟后沟脑北侧的二级台地上,分布有两处殿遗址呈为东西排列,二殿相距为23米。东部殿基规模较大,西部规模较小,均为夯土筑成,高出地表0.7米,方向为北偏6度,散布有大量辽代砖瓦和柱础。东殿东西长为17米,南北宽为13米,西殿呈方型,边长为11米。 1988年1月13日,辽怀州和怀陵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巴林右旗人民政府根据有关文物保护规定,划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辽怀陵的保护范围为:以陵址处南北东三面分水岭最高点以外100米为界,西以陵址到床金沟沟口最狭处为界。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3公里,总面积 21平方公里。建筑控制地带由保护区范围四至界线再向外延1公里,总面积为42.5平方公里。 辽怀陵和陵墓前的山峰 ![]() 作者简介 发扬原创·鼓励原创·传播原创 本公众号值得您关注的理由: 我们是一家不以商业盈利、广告噱头为目的,不以转载抄袭、恶搞低俗为手段吸引眼球的公众平台。 而是一家立足家乡,面向全国,以发表旗内外有“爱心”人士的原创影视、文学等艺术作品为主的公众平台。 记录我们平凡的生活和不平凡的命运,为历史留存一份底稿,为您提供一个有格调、有内容、有思考的人文艺术传播平台,是我们不断努力的目标。 扫 码 关 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