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 霞浦县的来历

 让快乐伴你一生 2023-03-09 发布于山东

     据《霞浦县志》,“清置霞浦县,县境西南有霞浦江,东流入海。又有霞浦山,海中有青、黑、元、黄四屿,日出照映,江水如霞彩,这是山以江名,县以江名。”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划侯官县东北部置温麻县,隶属晋安郡。隋开皇九年(589年),温麻县并入原丰县(后称闽县)。唐武德六年(623年),以原温麻县地改置长溪县(一说复置温麻县),隶属泉州(今福州,下同)。同年,长溪县移治连江,改称连江县。武周长安二年(702年),与连江县以白鹤岭为界,复置长溪县,仍属泉州。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长溪县升为福宁州,辖福安、宁德县,隶属福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福宁州,以州本部境域置福宁县,属福州府。成化九年(1473年),福宁县复为福宁州,直属福建布政使司。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宁州升为福宁府,同时置霞浦县为附郭县,霞浦县属福宁府。

    民国二年(1913年),废福宁府,霞浦县属福建省东路道(翌年改称闽海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废除道制,霞浦县直属省辖。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1月至次年1月,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福建划分4省、2特别市,霞浦县属闽海省。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7月,全省设10个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改为7个行政督察区,霞浦县先后属第二、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9月,增设第八行政督察区(专署驻福安),霞浦县属之。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第八行政督察区改称第一行政督察区,霞浦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直至霞浦解放前夕。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4~12月,在中共闽东特委和闽东苏维埃政府领导下,在霞浦、福安、福鼎等县的边界地区,先后建立福霞、霞鼎、安福、霞鼎泰4个县苏维埃政府及其所属苏区,实行红色割据。

    1949年10月,全省设立8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简称专区),霞浦县属第三专区(专署驻福安)。1950年3月,第三专区改称福安专区,霞浦县属之。1970年7月起,福安专区专员公署移驻宁德,改称宁德地区。1999年11月14日,宁德撤地设市,霞浦县属宁德市。

      霞浦县旅游景点富有地方特色,有唐贞观12年日本空海高僧入唐求法的登陆点──赤岸;宋朱熹讲学地“秀泉”;人称“海国桃源”的杨家溪,以青山碧水之幽美、潭、濑、滩与花、草、林镶嵌之秀雅,瀑布、峡谷、奇峰、悬崖、异石、怪洞等神工与人文汇聚之胜境,名胜古迹、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之神妙而扬名,因而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区——太姥山名胜区的“山、海、川”三大主景之一;省级文物保持单位大京城堡,名列《中国名胜词典》的塔岗虎镇塔;荫峰阁;以“八间古刹”闻名的佛教沩仰宗创立者灵佑禅师的“出家修行之地”东关建善寺;有“闽东小普陀”之称的三沙留云洞;获“闽东北戴河”之誉的天然海滨浴场──外浒沙滩;“中国道教名山之一”葛洪山;“摄影宝地”——北岐滩涂;“畲族小说歌发祥地”白露坑以及沿海天然沙滩、岛屿、港湾各具特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