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末清初的杰出画家八大山人临王羲之 女儿帖

 耕夫的图书馆 2023-03-09 发布于甘肃

朱耷(1626年—约1705年),原名朱统,字刃庵,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人屋、道朗等,出家时释名传綮,汉族,江西南昌人 。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 明遗民。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擅书画,早年书法取法黄庭坚 。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山水师法董其昌,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擅书法,能诗文,用墨极少。

文章图片1

题识:临逸少书,八大山人。钤印:八大山人、驴屋人屋、学学本

声 明: 释文: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婚娶以毕,唯一小者尚未婚耳。过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内外孙有十六人,足慰目前,足下情至委曲,故具示。

文章图片2

八大山人的书法与其绘画一样,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有着高超的艺术水准。从早年的广泛取法到晚年的自成风貌,经历了一个从博到简、从绚丽到精炼的发展过程。从此幅立轴作品来看,外裱工颇似日本装,实属回流佳构。内容属于临王逸少之作,虽是临逸少之作,但书风更趋向于董其昌。署“八大山人”,属于朱耷60岁前后署款特点。

文章图片3

此幅作品虽是临作,但明显属于60岁后书风一变的特点。用笔使用秃毫,笔画饱满充实,圆厚流畅,线条粗放质朴,简单自然。结体方面已经脱离了临作的字形,对字形以夸张的形式处理,外紧内松,上下左右形成对比,力避平正,然后再从不平衡中求得稳妥。另,八大山人此件,引首钤“学学本”竖长方朱文一章,不常见。

文章图片4

研究八大山人的权威专家王方宇先生曾有专文论及(见《文物》,1986年第8期),考证这方印章在八大山人作品中仅见一次,出现在一幅八大山人的《木瓜图》上,创作时间是庚午(1690)。审其签名也与此幅书法一致,故知此作虽无署年款,也当作于1690年前后,八大山人六十四岁之作。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木瓜图轴 纸本设色 21.4×15.5cm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文章图片7

引首钤“学学半”竖长方朱文章

文章图片8

“八大山人”

文章图片9

“驴屋人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