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面怼秦桧的状元郎,哪儿来的底气和勇气?

 冬不拉拉 2023-03-09 发布于安徽

说在南宋高宗年间,这一天,有一位年轻人上书为岳飞喊冤。他说:

岳飞忠勇天下共闻,一朝被人诽谤,旬日间即死亡。结果敌国庆幸,而将士解体,非国家之福!天下人都知道岳飞是被冤枉的,只有您不知道,现在应尽快恢复岳飞的爵位,抚恤他的家人,表彰岳飞的忠义,让公道昭然于天下!

要知道,虽然当时距离岳飞被杀害已经过了十多年,可朝堂上仍然是秦桧把持大权,那这位年轻人是谁,敢于和秦桧“正面硬刚”呢?上书之后,等待他的又是什么?

生于乱世,自幼聪慧

在之前的节目里,我们的节目跟您聊过岳飞被害前后,他周围人的众生相,但今天咱们的这位主人公,和岳飞非亲非故,更没有经历十几年前的血雨腥风,却突然给皇帝来了这么一出,图什么呢?

在讲整个故事之前,咱得先给您介绍一下这人。

这个敢于和秦桧公开叫板的年轻人叫做张孝祥,是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被皇帝钦点的状元。

当面怼秦桧的状元郎,哪儿来的底气和勇气?

我先和您简单介绍一下张孝祥的家族背景。张氏家族原本是安徽和州的一个耕读世家。

靖康二年,也就是张孝祥出生的五年之前,金军攻破开封城,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这段历史不用我多说,您肯定已经很熟悉了。

靖康之难发生后,张氏家族也开始饱受战乱流离之苦。

他们先是搬到衢州,不久之后,张孝祥的大伯父出使金朝,竟被金人囚禁长达十五年,二伯父不忍放弃祖业和祖坟,留守故里,后来也死于战乱。

父亲张祁担任明州观察推官,将张氏家族迁往浙江明州,也就是今天的宁波。

可张祁的官职不高,薪水只够勉强维持生计,初来乍到的张家在明州没有房屋也没有田产,只能在方广寺的僧舍里借住,张孝祥就这样出生在了寺院里。

大伯父出使归来后,张祁又带着一家老小迁居到芜湖县,一方面可以隔江照应和州的故居,一方面也能减轻大家族聚居带来的经济负担。

按照历史记载,张孝祥“奋起荒凉寂寞之乡”,这可真是一点没错,整个少年时期他的生活都和“富足”沾不上一点边。

当面怼秦桧的状元郎,哪儿来的底气和勇气?

《宋史》记载,他打小就聪明伶俐,读书过目不忘,被视为神童。虽然出身卑微,却靠着才华闻名乡里。

这样一个好苗子当然是要一门心思奔着科举考试去,而他也没让家里人失望:十六岁参加乡试,十八岁就到都城建康求学。

更为难得的是,张孝祥虽然是寒门出身,但不是那种只会背书的书呆子,他性格豪迈洒脱,酷爱徜徉于山水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山水诗词更是一绝。比如他曾经写过——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您听听,少年才子,诗酒风流,肯定是前途无限啊!果不其然,二十三岁的时候,张孝祥就站到了殿试的考场上,迎来了他人生命运的转折点。

绍兴二十四年三月,宋高宗亲自主持了这场殿试,和张孝祥同场比拼的考生有杨万里、范成大、虞允文和秦埙。

当面怼秦桧的状元郎,哪儿来的底气和勇气?

前几位不用说,都是实力能与张孝祥比肩的著名才子,这最后一位秦埙又是谁呢?

这位虽然没能青史留名,但在当时的朝堂上可是人尽皆知,因为他就是当朝宰相秦桧的孙子。

说到这您肯定听明白了,这场殿试说白了就是秦桧用来给孙子镀金的,在殿试之前,秦桧就已经打通了所有的关节,安排的主考官也都是自己的亲信。

果然,判过卷子之后,两位主考官把秦埙定为第一,张孝祥第二。

力压秦桧之孙,高中状元

张孝祥当然不知道秦桧的“暗箱操作”,而这场殿试眼瞅着就要在秦桧的授意下顺利结束了,但宋高宗的一个决定改变了张孝祥的人生命运,发生了什么?

当殿试名次送到高宗面前的时候,他肯定也看出来了秦桧在当中动过手脚,于是要求亲自阅卷。

当面怼秦桧的状元郎,哪儿来的底气和勇气?

宋高宗先看了秦埙的策论,感觉平平无奇,都是一些毫无新意的陈词滥调。又拿来第二名张孝祥的策论,读了没几句就觉得眼前一亮,觉得他“议论雅正,词翰爽美”,就连字也写得十分出色。

于是宋高宗提笔把张孝祥提为第一名,还照顾了一下秦桧的面子,把秦埙定为第三名。

这个消息一出,秦桧对张孝祥是什么态度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当面怼秦桧的状元郎,哪儿来的底气和勇气?

影视作品里的秦桧

后来,秦桧还专门跑到宋高宗面前有意无意地套问考试的事儿,宋高宗则直白地表示:张孝祥的策论、诗词、书法堪称三绝,秦埙还是差了一点啊。

殿试名次确定之后,按照流程,新考中的进士们先要拜谢皇恩,然后拜谢朝中重臣和主考官。

当张孝祥来到秦桧面前时,秦桧问他说,看来皇上不光喜欢你的策论,还喜欢你的诗和字,那你的诗和字师从的是谁啊?这位状元郎不卑不亢地回答说,诗学的是杜甫,字学的是颜真卿。

有的听众朋友可能知道,秦桧在书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诣,如果张孝祥借着这个机会恭维他一下,夸夸秦桧的书法,或许还能让彼此之间的关系缓和一些。

然而他丝毫没给秦桧面子,秦桧也只能干笑两声说,天下的好事都让你占尽了。

这还没完,很快,张孝祥和秦桧之间又结下了一道梁子。

咱都知道,宋代重文轻武,官宦人家总惦记着“榜下捉婿”,毕竟谁不想拉拢一个有才学有前途的女婿呢?所以,进士们都是婚姻市场上的热门人选,新科状元的受欢迎程度就更不必说了。

这不,户部侍郎曹泳就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向张孝祥提亲。

看到这,估计连您都会赞同秦桧的评价:天下的好事还真都让张孝祥占尽了。

其实还真不是。因为从这时候开始,选择当谁家的女婿就成了政治站队中的投名状,背后往往要牵扯到复杂的势力纠葛,更不用说户部侍郎本人就是秦桧的亲信了。

也就是说,如果张孝祥答应了这桩婚事,那就意味着这位新科状元投靠到了秦桧门下,如果张孝祥不同意,那更不用说,立刻就会成为秦桧和主和派攻击的靶子。

那么这个时刻,张孝祥是何如选择的?

按照历史记载,张孝祥选择了沉默,没有回答,搞得曹泳十分尴尬。

实际上,这位拒绝秦桧一党招亲的新科状元,不光不给秦桧面子,连宋高宗的面子也不给。

没过多久,这位初入官场、满腔热血的年轻人就干了咱们开头说的那件事:他上书宋高宗,为岳飞鸣冤。

咱们开头说了,张氏家族在靖康之难发生后几次搬迁,生活十分窘迫。所以张孝祥年纪还小的时候就对那些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的百姓怀有深切的同情,自然也从小就期望着能有一天收复故土。

岳飞被秦桧构陷而死的那年,张孝祥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虽然他从未见过这位铁骨铮铮的大英雄,但这丝毫不妨碍他对岳飞的敬仰。

当面怼秦桧的状元郎,哪儿来的底气和勇气?

所以在高中状元之后,张孝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英雄鸣冤。

自然,与宋高宗联手炮制岳飞冤案的秦桧不能让人几次三番这么驳面子,他决定给这个新科状元点厉害看看。

没过几天,张孝祥的父亲张祁就被人诬告谋反,投入监狱百般折磨,张孝祥也因此受到牵连。

是金子为何发不了光

毫无疑问,这肯定也是秦桧的手笔。那么张孝祥一家是如何转危为安的?

其实张家还是很幸运的,就在张祁被诬告下狱的第二年,秦桧病入膏肓,不久便一命呜呼。

秦桧倒台之后,先前被诬告的张祁被释放出狱,张孝祥一家总算度过了难关。

之后的四年里,张孝祥屡屡升迁,从一个八品小官一路升为中书舍人,成为皇帝身边的近臣。

在这期间,张孝祥提出许多奏议,建议宋高宗加强边防、抵御金人、扫除积弊、重视人才,表现出了十分卓越的政治才能。

然而遗憾的是,绍兴二十九年的八月,张孝祥遭到侍御史的诬陷而被罢官。这一年秋天,张孝祥带着失望离开了临安,回到老家芜湖。

从高中状元到得罪权相、连累家人,再到转危为安、扶摇直上,没想到又一次横遭挫折,这前后不过短短五年。

时间虽短,却让张孝祥经历了不少颠覆他二十多年所见所闻的事情,但这样的经历也更坚定了他的主战情怀。

和不少靖康之难后南迁的人一样,张孝祥一直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击退金人,回到北方的故土。

即使赋闲在家,他也密切关注着与金国的战局变化,他心里十分清楚,一味求和最终只会被敌人瓜分殆尽,主战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但摆在张孝祥面前的还有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宋高宗真的想向金人开战、收复北方吗?

自从靖康之变以来,宋高宗不断东奔西跑,躲避金兵的追杀。

然而这一路上的颠沛流离并没有激起这位帝王的斗志,也没有磨砺出他坚韧的意志。

恰恰相反,这些经历只让他亲眼见到了金兵的强悍和凶残,每次想起都心有余悸。

在逃亡途中,宋高宗还想着怎么和金人谈谈条件,让他们放弃进攻,好几次派出使者前往金国,甚至在国书中称自己是“康王”,说自己没能得到金国的允许就私自登基称帝,实在是不应该,现在愿意放弃皇帝的宝座,向金朝称臣。

您看看,这一国之君都给吓成什么样了!所以他后来为了求和不惜杀掉名将岳飞,任由秦桧摆布也就不奇怪了。

其实对于秦桧结党弄权,把持朝政,宋高宗心里十分明白。那他为什么不罢免秦桧,而是选择容忍?

首先,秦桧内外勾结,势力快速膨胀,党羽遍布朝野,权势甚至要超过皇帝,宋高宗就是有心要除掉秦桧也没办法。

更重要的是:秦桧是个主和派,这条路线十分符合宋高宗的心意。

毕竟宋高宗又不傻,堂堂一国之君被金人吓得一味妥协退让,说出去像什么样子,但有了主和派的秦桧在前面张罗,宋高宗还能免去一些投降的骂名。

结合这种种因素,宋高宗惧怕秦桧,但又不得不倚仗他。好不容易熬到秦桧也病死了,高宗终于逐渐掌控了朝堂上的局势,他再也不用整天胆战心惊地在靴子里藏匕首了。

然而他后面的日子也不好过,咱都知道,金兵可一直没有放弃消灭南宋的企图,完颜亮篡位称帝之后,一直在整顿兵马,就等着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出兵南下。

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亲自率兵六十万,分四路大举南侵,完颜亮所在的主力部队甚至一口气打到了长江北岸,眼看着就要过江。关键时刻还是虞允文站了出来,宣布宋廷抗金的命令,犒赏军队,动员将士们决一死战。

虞允文这个名字咱们前面也提到过,就是和张孝祥同一年的进士。他指挥着军队在采石大败金军,完颜亮也被金国内部叛乱的士兵所杀,南宋这才转危为安。

听说虞允文力挽狂澜立下大功,张孝祥简直欣喜若狂,他重新整顿行装,踏上了前往建康的路程。

官是好官,可惜没有好时机

得益于采石大捷,朝堂上的主战派再次活跃起来,那么,张孝祥的命运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绍兴三十二年五月,作为主战派老将的张浚被任命为措置两淮事务兼两淮及沿江军马,全面负责江淮地区的防御事务。

张孝祥似乎是从中看到了北伐的希望,他主动求见张浚,被任命为建康留守,被直接安排在了北伐前线。

当面怼秦桧的状元郎,哪儿来的底气和勇气?

第二个月,宋高宗主动提出禅位,自己成为太上皇,宋孝宗继位。

难得的是,新皇帝继位之后就顶着宋高宗的巨大压力为岳飞平反,之后,他又召见老将张浚,全力支持他北伐。

隆兴元年四月,张浚率领八万军队挥师北上,也就是历史上的隆兴北伐。

北伐刚开始的时候简直是出奇地顺利,宋军先后夺下了六个州的地盘。

不过之后的结果估计您也想象得到:由于南宋军队内部将帅不和,再加上被打的金军回过神来,稳住阵脚开始反击,宋军形势很快急转直下。

就这样,出兵仅仅一个月之后,宋军就被反扑的金军打败。无奈之下,在隆兴二年的十二月,南宋只能再次与金国签订议和条约。

不用说,隆兴北伐的迅速失败让南宋朝堂上的主和派再次抓住了机会,在太上皇宋高宗的授意之下,张浚被贬,在前往南方的途中, 68岁的他悲愤交加,病逝在半路上。

同样力主北伐的张孝祥当然也躲不掉被罚的命运,他被贬为建康知府。

偏偏这个时候还有人落井下石,曾经是秦桧心腹的官员还不忘站出来再踩上一脚,指使官员弹劾张孝祥。

这样一来,本来在朝堂上就无依无靠的张孝祥更不被皇帝重用了。在这之后,他先后到平江、潭州、抚州等地担任地方官,仕途颠沛辗转,始终流离在权力中心之外。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昔年的状元郎虽然没得重用,但也没有浪费自己的政治才华,他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一心为民。

当面怼秦桧的状元郎,哪儿来的底气和勇气?

担任抚州知府时,虽然他还不到30岁,办事能力却非常出色。

有一次乱兵哄抢兵库,他竟然自己一人一马前往平乱,只凭着自己的气势喝止住了乱兵;

担任平江也就是今天的苏州知府时,他又将为祸当地的豪强抓捕治罪、没收粮食数万石,当第二年苏州地区遭遇饥荒时,他又将这些粮食全部用于赈灾救荒,并且两次上疏,请求朝廷不要催交两浙地区的税款以救苍生,使得苏州百姓得以度过了荒年;

在潭州、也就是今天的长沙担任知府时,他依然关注农事、善待民众。

曾经有一次,连日干旱后终于下了一场大雨,张孝祥高兴地作诗庆祝:

天公有意不作难,

一雨千里须臾间。

但得湖南今岁熟,

我亦腰镰归故山。

这样的好官自然是深得民心的,以至于离任时湖南百姓都哭着送别他,还将他的画像挂在了驿馆中。

毫无疑问,张孝祥并非只是书生意气,而是有真本领的实干型人才,称得上是一位勤勤恳恳的好官。

然而也正是在这期间,他对朝廷也越来越失望,心情越来越沉郁。

乾道五年三月,三十八岁的张孝祥决定离开官场,回家侍奉亲人。

尽管选择了归隐江湖,但他仍然关注前线,因此,当曾经主持采石之战的虞允文途经芜湖时,和他有着同榜进士之谊的张孝祥非常高兴,热情地邀请虞允文与他一起在芜湖泛舟同饮,没想到这件事之后,张孝祥却因为中暑,猝然长逝。

没有人知道在那天的芜湖水上,他与虞允文聊了什么,但我们却不难猜出:他即使到临终前,也仍然是一位热切关注国家命运和北伐前程的爱国词人,尽管他在人间仅仅生活了39年,但这人间,却从不曾遗忘过这位翘首北望的状元才子。

当面怼秦桧的状元郎,哪儿来的底气和勇气?

编辑:谢佳漫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广播电视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