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绪论第一讲
2023-03-09 | 阅:  转:  |  分享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1绪论—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及继电保护的作用 电力系统的构成 一次设备Primary equipment 传输能量,连接于
互感器一次侧二次设备Secondary device 传输信息,连接于互感器二次侧问题:互感器本身属于一次设备还是二次设备?1绪
论—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及继电保护的作用 电力系统运行状态正常运行状态不正常运行状态故障状态电力系统运行特点电能生产和消费的时时平衡1
绪论—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及继电保护的作用 电力系统控制目标通过自动的和人工的控制,使电力系统尽快的摆脱不正常状态和故障状态,能够长时
间在正常状态下运行 1绪论—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及继电保护的作用 电力系统不正常运行状态概 念: 通常指运行参数超出
额定范围,或电能质量不能满足要求但又没有故障的运行状态常见现象:过负荷,过电压,频率过低或过高,系统振荡。 1绪论—电力系统运
行状态及继电保护的作用 电力系统不正常运行状态主要危害:绝缘老化,降低设备使用寿命,电能质量下降,影响用户生产,影响系统运行
处理措施:通过人工或自动方式消除,但前提是要能够检测出系统处于不正常状态。可发信号,提醒运行人员处理;也可以延时跳闸 1绪论—
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及继电保护的作用 电力系统故障状态概 念:在运行设备正常的支路外增加了非绝缘支路(短路)或正常支
路开断常见现象:短路,断线1绪论—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及继电保护的作用 电力系统故障状态主要危害(五个方面)对故障设备:故障电流
使故障元件损毁对非故障设备:短路电流减少其使用寿命对电力用户:影响用户正常用电、电能质量下降对电力系统:危害系统稳定运行,大面积停
电对人员:可能危及生命架空线故障检修故障变压器1绪论—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及继电保护的作用 故障发生的不可避免性自然因素设备制造
因素人为因素继电保护的作用 快速自动切除故障必要性电磁暂态过程短对设备修复有利对系统稳定有利人工切除故障无法保证快速性需要能自动切
除故障的控制装置——继电保护1绪论—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及继电保护的作用 继电保护的作用基本任务: 自动、快速、有选择性的将故障
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损坏,使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反应电力设备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动作
于信号或跳闸1绪论—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其构成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继电保护原理的研究内容: 分析电网在故障、不正常状态、正常状
态三种情况下,被保护设备各种(电气或非电气)运行参数的特征和差异。利用该特征构成判别的依据——保护原理。 保护常用的物理量:电流、
电压(为什么?) 保护常用的导出参数:功率,相位,序分量,阻抗,方向1绪论—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其构成 故障特征及常见的保护原
理1绪论—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其构成 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1绪论—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其构成 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测量比较元件
测量被保护元件相关的物理参量(如电流、电压等),与给定的量(定值)进行比较,给出比较结果的逻辑值 1绪论—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其构
成 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测量比较元件逻辑判断元件根据测量比较元件的输出信号性质,先后顺序,持续时间等,使保护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判断
故障的类型和范围,最后确定保护的控制措施(跳闸、报警,或保持不动作)1绪论—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其构成 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测量
比较元件逻辑判断元件执行输出元件根据逻辑判断元件的控制指令,发出跳闸指令,发出告警或不动作1绪论—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其构成
继电保护的工作回路构成交流回路:互感器,连接电缆 控制回路:断路器跳闸线圈,信号回路直流电源回路:保护及控制回路的工作电源继电保护
的正确工作依赖于所有保护回路及其连接电缆的正确工作1绪论—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其构成 继电保护的配合及保护范围的划分保护分区的
目的:为了尽可能的减小因故障跳闸引起的停电区域,电力系统中每个继电保护都有严格的保护范围,称为保护区。保护范围内的故障(区内故障)
,保护才动作;保护范围外的故障,保护不动作保护范围的概念:双闭区间,单闭区间1绪论—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其构成 继电保护的配合
及保护范围的划分保护配置方法:保护以断路器位置作为分区的基准(因为断路器是切除和隔离故障的主要设备)。保护范围划分原则:遵循全覆盖
原则和重叠区原则,保护范围的确定性边界取决于互感器的安装位置。绪论—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其构成 继电保护的配合及保护范围的划分1绪
论—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其构成 继电保护的配合及保护范围的划分保护配置原则:取决于被保护元件的重要程度、经济性以及规程的规定主
保护:通常指能实现全线快速切除故障的保护设备 后备保护:远后备,近后备1绪论—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1.选择性selecti
vity1绪论—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1.选择性selectivity选择性原则要求:保护动作跳闸,除了隔离故障元件,应最大限
度的保证系统中其他无故障元件仍能继续安全运行。即因故障跳闸引起的停电范围最小如何满足选择性:继电保护通常通过合理的选择定值,合理的
配置保护实现选择性。选择性的提高还有赖于一次设备的配置(如负荷开关更换为断路器)。某些保护原理本身具有选择性。(选择性的提高,往往
意味着速动性的降低)1绪论—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2.速动性speed速动性原则:保护应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切除故障元件快速动作的
优点:降低设备损坏程度;提高系统稳定水平和输电线传输能力;保证电能质量。(但快速动作的保护通常更为复杂,可靠性较低)如何确定动作速
度:技术经济比较 1绪论—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2.速动性speed故障切除时间=保护动作时间+断路器切除时间快速保护:5-1
0ms(1/4或1/2周波)常规保护的快速段:20-40ms(1-2周波)断路器:常规60ms-150ms(3-8周波);快速1-
3周波必须快速切除的故障(必须配置快速保护的情况)1绪论—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3.灵敏性sensitivity灵敏性定义:保
护对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称为灵敏性灵敏性原则:满足灵敏性的保护在保护区内发生故障时,在任意的系统运行条件下,无论故障位置
、故障类型、故障点是否有过渡电阻均能灵敏反应,正确动作。1绪论—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3.灵敏性sensitivity影响灵敏
性的因素:保护的定值,保护的原理,故障类型、故障位置、故障严重程度灵敏性的衡量标准:灵敏系数概念(过量继电器和欠量继电器),规程规
定灵敏性校验:选择所有可能运行方式及故障类型中最不灵敏的运行方式和故障类型进行校验。1绪论—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4. 可靠性
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依赖性reliab
ility:不拒动。该动则动安全性security:不误动。不该动则不乱动可靠性是一个综合的指标,与保护原理、定值整定、运行维护等
所有与保护正确动作有关的因素有关。继电保护工作可靠性第一1绪论—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5. 四个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保护的四个基
本要求,既有联系,又有矛盾。选择性提高,可依赖性,速动性往往会降低速动性提高,安全性、选择性往往会降低灵敏度提高,安全性,选择性往往会降低可靠性提高,速动性往往会降低 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工程实际进行四性之间的平衡1绪论—继电保护的技术特点 继电保护工作牵扯到电气主设备和二次设备,要求继电保护工作者对所有设备运行及其参数全面深刻的了解。综合性学科。涵盖电工理论、电机学、电子和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并重责任重大
献花(0)
+1
(本文系太好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