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老照护核心知识(教培要求)

 快乐英平 2023-03-09 发布于江苏
-1-老年人的营养与膳食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老年人膳食养生的原则
(二)了解常见疾病与膳食的关系
(三)能够根据膳食养生的原则为老人准备一日三餐

二、教学时间:60分钟
三、教学准备:电脑、投影
四、教学内容
(一)老年人膳食与养生
“民以食为先”,如果饮食得当,就如同有了一个保健医生,时刻帮助你提高身体素质,抵御外界的各种疾病。唐代药王孙思邈一言以蔽之日:“饮食,定生死”。

1. 老年人膳食养生原则
(1)尊重养生规律:指那些经长期实践证实安全有效,经权威机构颁布实施,适用于所有人的养生规律与原则,如“健康四大基石”“膳食宝塔”等。

(2)顺应季节变化: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天人相应”每个季节都有其季候特点,在养生保健一般规则的基础上,还要顺应四季的变化养生。

(3)根据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体质是不同的,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进行个性化养生保健。

(4)适应疾病特点:疾病的非药物治疗已成为疾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针对所患疾病,进行有针对性的养生保健与康复。

图片
图:2-1-2
 
2. 怎样为老人准备一日三餐
(1)粗细搭配: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食物不宜过精,强调粗细搭配。
(2)营养均衡:每天食物原材超过30种(包括葱姜蒜、调味品)。
(3)控制盐摄入:食物不应太咸,食盐摄入量大约是6克/天,相当于一啤酒瓶盖的量。
(4)绿叶蔬菜:绿叶蔬菜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
(5)三餐原则:早餐应精,午餐宜饱,晚餐宜少。

3. 膳食与四季养生
(1)春季膳食养生
春季风多,气候干燥,老人膳食应以滋阴润燥为第一要务,以清淡、易消化、营养全面,高蛋白为特点。
1)喝粥:在早餐或晚餐中为老人烹制保健粥,如山药红枣粥
2)高蛋白饮食:补充优质蛋白质食品,如鸡蛋、鱼类、鸡肉和豆制品等。
3)多吃蔬菜水果:如小白菜、油菜、西红柿和柑橘,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的作用;胡萝卜、苋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富含维生素E的芝麻、青色卷心菜、菜花等,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2)夏季膳食养生
夏季湿热,应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选择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品,安排一日三餐。
1)宜吃酸味食物:如番茄、柠檬、山楂、芒果、猕猴桃等。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夏季应多吃点醋,会解除疲劳,帮助消化和吸收,促进食欲。

2)宜吃苦味食物:苦味食品具有抗菌消炎、解热祛暑、消除疲劳等作用,对脾胃功能的恢复也有明显效果。如:苦瓜、苦菜、莴笋、芹菜等。

3)宜吃富钾食物:粮食作物中,如荞麦、玉米、红薯、大豆等;水果中,香蕉;蔬菜中,菠菜、苋菜、香菜、油菜、甘蓝、芹菜、大葱、莴笋、鲜豌豆、毛豆及海藻类等。

4)宜吃瓜类蔬果:冬瓜、黄瓜、南瓜、丝瓜、甜瓜和西瓜等瓜类蔬菜水果,可以补充水溶性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

5)宜多吃红色蔬果:红色蔬果为夏季当令蔬菜,如番茄、胡萝卜、柚子、芦柑等,中医理论认为,红色对应心脏,夏季常吃有利于心脏养生。

6)多吃“杀菌”蔬菜:大蒜、洋葱、韭菜、大葱、香葱、青蒜、蒜苗等蔬菜,对各种细菌、病毒有杀灭和抑制作用。

7)宜多喝粥、汤:如绿豆粥、扁豆粥、荷叶粥、薄荷粥等“解暑药粥”,有一定的驱暑生津功效。

8)宜多吃顺气食物:天气炎热往往造成老人身心疲惫烦闷,吃不下睡不好,可选食些顺气可口的食物如萝卜、玫瑰花、藕、山楂等。

9)饮茶补水:夏天排汗多,老人应特别注意补水降温,热茶是消暑饮品中的佼佼者。

补充足量的维生素C/E: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木瓜、沙田柚等;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果蔬(猕猴桃、菠菜、卷心菜、菜花、羽衣甘蓝、莴苣、甘薯、山药)、坚果(杏仁、榛子和胡桃)、瘦肉、乳类、蛋类、压榨植物油(日葵籽、芝麻、玉米、橄榄、花生、山茶油)等。

(3)秋季膳食养生
1)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燕窝、梨、芝麻、藕、菠菜、乌骨鸡、猪肺、豆浆、鸭蛋、蜂蜜、芝麻、核桃、糯米等。

2)饮食口味少辣多酸:多吃些酸味食物,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樱桃、柚子、柠檬、山楂等。

3)宜多补水,适当多吃粥、汤:晨饮淡盐水,晚饮蜂蜜水,每日多喝些粥汤也是不错的选择,一方面可以健脾养胃、滋阴防燥,另一方面还可以进补营养、强身健体。

4)适当进补“贴秋膘”:不妨吃点鱼肉,鱼肉脂肪含量低,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护心和防癌的作用。

5)宜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物,起到清火解毒之效。

6)以下几种食物在秋季功效更好:花生、红薯(最好是紫薯)、芝麻,另外,白米、小米、糯米、玉米、黑豆等也非常适宜在秋季食用。

(4)冬季膳食养生
1)保证热能供给: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但不宜过量,以防发生高血脂症和肥胖病。

2)多吃蔬菜水果:冬季绿叶菜相对减少,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水果则以橙、柑橘、苹果为主。

3)冬季补水:冬季饮水要充分千万不要错过早晨、上午10点、下午3点以及睡前这4个“最佳饮水时间”,每日的饮水量最好维持在23L。

4)适当高蛋白饮食:蛋白质主要以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其制品等优质蛋白质为主,如羊肉、鹅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均是冬季适宜食物。

5)补无机盐:冬季应多摄取含根茎的蔬菜,如胡萝卜、百合、山芋、藕、青菜、大白菜等,因为所含无机盐较多。还应多吃些含钙、铁、钠、钾等丰富的食物,如虾米、虾皮、芝麻酱、猪肝、香蕉等,可提高机体御寒性。

(二)老年人常见疾病与膳食康复
1. 高血压与膳食康复
(1)高血压的诊断
高血压的诊断主要根据测量的血压值,目前我国采用国际统一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

(2)饮食康复
适宜食物:有一些食品是天然的“降压药”,平时注意适当进食有助于降压。

香菇:香菇可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和血管变性,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理想食物。

牛奶:能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含有较多的钙,也可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生姜:对降血脂、降血压、防止血栓形成有很好的作用。

甲鱼:甲鱼能有效地降低高脂饮食后的胆固醇含量。海带:海带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纤维素、钙的协同作用产生的降血脂效果极好。

苹果:每天吃一两个苹果的人,其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可降低10%以上。

燕麦:有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脂蛋白的作用,并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

(3)高血压老人应注意的饮食习惯
1)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甜食、糖果。
2)烹调时不用棕榈油、动物油,多吃海产品,每周吃2-3次最佳。
3)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牛奶、酸牛奶、虾皮;少吃肉汤。
4)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在6g以下,即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食盐约为6g。包括烹调用盐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钠折合成食盐的总量。
5)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每天吃新鲜蔬菜不少于8两,水果2-4两。

2. 糖尿病与膳食康复
(1)糖尿病的诊断
血糖监测指标:
图片
(2)饮食康复
1)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碳水化合物所供给的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0%,主食以粗制米、面和一定量杂粮为主,限制食用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

2)蛋白质的摄入。成人每日供给量按理想体重以每公斤体重0.8-1.2g/kg,蛋白质至少有1/3来源于优动物蛋白质,应食用含胆固醇低的优质蛋白质食物,如奶类、蛋类、豆制品、鱼、瘦肉类等食品。禁用甜食,如葡萄糖、蔗糖、麦芽糖、蜂蜜、甜点心、红糖、冰糖、冰淇琳、糖果、甜饼干、糕点、蜜饯、杏仁茶等含纯糖的食品。

3)脂肪的摄入。占热量的25%左右,烹调用植物油、豆油、麻油、花生油等,胆固醇限制在每日300mg以下或更低。少吃含饱和脂肪酸高和胆固醇高的食物,如猪油、奶油、椰子油、棕榈油、全脂奶、巧克力、冰淇淋、动物内脏等。烹调时不用荤油,不要固定食用一种油脂。

4)纤维素和维生素的摄入,多食用豆类、根茎类、玉米、燕麦片等食物,同时多吃新鲜蔬菜、含糖成分低的水果,以补充足量维生素。如果病情比较稳定时,可吃少量水果,但要减少主食的量。

5)糖尿病老人不宜饮酒。长期饮用对肝脏不利,易引起高血脂症和脂肪肝。

3. 骨质疏松与膳食康复
(1)骨质疏松的诊断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轻者可无症状,被称为“寂静之病”,多数病人在严重的骨痛或骨折后才知道自己患了骨质疏松。较重者常诉腰背疼痛、乏力或全身骨痛。骨痛常为弥漫性,无固定部位,检查也不能发现压痛区或点,常伴有乏力,多于劳累或活动后加重,负重能力下降。

另外,每年可有身高轻微降低。

(2)饮食康复
1)牛奶和乳制品是优质钙的来源。用低脂奶粉取代面粉,用牛奶取代水。例如,炖牛肉时,加鲜牛奶可以增加香味;蒸鸡蛋羹时,用牛奶取代白水,增加滑嫩的口感。
2)应多吃蔬菜、水果。蔬菜也是钙的较好来源,如甘蓝菜、花菜、韭菜、芹菜、小白菜、萝卜叶、豌豆苗、油菜、扁豆、毛豆等均含有丰富的钙,此外,小虾皮、酥炸小鱼、芝麻酱、鱼虾、鸡蛋含钙也较高。
3)在食物中要含有蒜、葱头等含硫多的食品,因为硫能使骨骼发育得更健康。

4)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主要是减少动物蛋白、盐、糖的摄入量,尽量少用含太多镁、磷的饮料和加工食品,同时,咖啡因、香烟、酗酒也造成钙流失,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应尽量避免。

4. 便秘与饮食康复 
(1)便秘的诊断
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或2-3天排便1次,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少于2次,并且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约1/3的老年人出现便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如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

(2)饮食康复
1)食物忌精细,忌偏食:增加膳食中的纤维素含量,如五谷杂粮、蔬菜(萝卜、韭菜、生蒜等)、水果(苹果、红枣、香蕉、梨等)。

2)摄取足够水分:每日进水量约2000毫升。每天清晨空腹饮1杯淡盐水或白开水或蜂蜜水,均能防治便秘。

3)摄入适量植物脂肪:如香油、豆油等,或食用含植物油多的硬果,如核桃、芝麻等。

4)忌强烈刺激性助热食物:爆炸食物,香脆食物,辛辣食物,干燥无水分食物,比如辣椒、咖喱、葱、蒜、姜调制品。

5)增加纤维素摄入:正常人每公斤体重需要90-100毫克纤维素来维持正常排便。可多食青菜、韭菜、芹菜、蕃芋等。

6)增加通便食物:饮食中增加红薯、猪血肠、血豆腐之类的增加通便的食品。

-2-老年人常见病症及照护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老年人常见的病症
(二)了解失能老人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三)掌握卧床老人预防压疮的护理方法

二、教学时间:60分钟
三、教学准备:电脑、投影
四、教学内容
(一)失眠老人的照护
1. 引起老人失眠的常见原因
老人生活环境的改变,如老人的卧室、卧具发生变化,造成老人睡眠障碍。

老年人爱操心,常因子女、家庭的事宜耗费心思,造成紧张焦虑,失眠多梦,影响睡眠质量。

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动脉硬化,血液粘稠,高血脂,脑部受伤,脑部血流减少或因营养不足引起脑代谢控制失调,引起失眠。

有些老人长期饮用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引起暂时性的兴奋,扰乱正常睡眠,久了就会导致老人失眠。

有些老人因长期服用安眠药,产生依赖及抗药性,治疗失眠的药物失效,使得老年人陷入长期失眠境地。

有些患精神类疾病的老人常伴有失眠症状。

2. 失眠老人的照护
注意保持老人卧室清洁、安静、远离噪音、避开光线刺激等。

提示老人睡前避免喝茶、饮酒、吸烟等。

为老人选择合适的寝具。如:床要软硬合适,枕头应高低合适,软硬适中。

指导老人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人的正常睡、醒节律。

定时作息,准时上床(无论前晚何时入睡,次日都应准时起床)。

协助老人创造有利于睡眠的条件反射机制。如睡前半小时洗热水澡、泡脚、听节奏缓慢的音乐、喝杯牛奶等。

适当限制老人白天睡眠时间,想办法避免老人白天睡眠,否则会减少晚上的睡意及睡眠时间。

陪伴老人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步行是矫正睡眠的最好方式。

(二)排泄异常老人的照护
1. 排便异常老人的照护
(1)老人便秘的预防与照护
1)老人便秘的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肠蠕动缓慢,肠道中的水分相对减少,粪便干燥,导致大便秘结。

老人肛肠肌肉过度收缩,很难产生便意,使粪便长时间滞留在肠道内,引起便秘。

有些慢性病老人,也会出现便秘症状;精神紧张、心理抑郁的老人,多数有便秘症状。

老人长期服用药物可以引起便秘,如解痉药(阿托品)、制酸药(胃舒平)、降压药(可乐定)等。
 
2)老人便秘的预防及照护
指导老人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日晨起后,在室内稍做运动,空腹喝一杯温开水,然后去厕所排便(不管有没有便意),以培养和保持排便的条件反射。

排便姿势以蹲位较最佳,因为蹲位时,可以加大腹腔内的压力,促进大便排出。患高血压、心脏病的老人,应避免采取蹲位,以防止下蹲时间过久,发生危险。选择坐便时,排便时应躯干向前倾,加大髋部的弯曲,增加腹内压力,促进排便。

对便秘的老人做好心理疏导,让老人了解情绪与便秘的关系,协助他们解除抑郁及恐惧心理。

老人应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如蔬菜中以茭白、菠菜、芹菜、丝瓜、藕等含纤维素多,水果中以葡萄、杏子、鸭梨、苹果、香蕉等含纤维素多。每日冲服蜂蜜水两三次可起润肠通便的作用。

应告知老人久坐少动容易引起便秘,鼓励老人适当做一些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全身运动等。

适当的给予腹部按摩、提肛练习及收腹、鼓腹练习。

3)常用的通便方法
热敷-腹部按摩法、开塞露通便法、人工取便等。

(2)老人腹泻的预防与照护
1)老人腹泻常见的原因
老年人胃肠道动力降低,有时因长期服药,特别是抗生素药物,抑制了肠道中有益菌群生长,使肠内细菌大量繁殖,其毒素引起腹泻。

季节性的新鲜瓜果蔬菜上市,很多老人喜欢尝鲜的,不注意控制数量,满足了口福却很容易造成腹泻。

进食蔬菜和水果时清洗不净,也容易造成腹泻。

食物放久了,老人不舍得扔掉,就会因为吃变质的食物,而造成食物中毒。

天气热老人食欲减少,饮食不规律,容易造成腹泻。

因疾病引起的腹泻,如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胃肠道肿瘤等。

2)腹泻的预防与照护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病从口入,忌食剩饭。
杜绝接触或食用可能成为污染源的食物、饮料、餐具等。
老人使用抗生素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不要长期、随意乱服抗生素等药物。

老年人腹泻时不但不能禁食,还应适当补充一些营养丰富而容易消化的食物,可以适当地进食大蒜,有利于杀菌。

老人腹泻时常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因此,要多喝淡盐开水、菜汤、米汤、绿豆汤、西瓜汁等,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长期腹泻的老人还要纠正贫血和营养不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锻炼,以增强胃肠的抗病能力。

腹泻会造成老人肛门周围皮肤刺激、红肿,会阴部皮肤湿疹等,因此,每次排便后要用温水冲洗或用温毛巾擦拭干净,必要时可在肛门周围涂鞣酸软膏。

如有慢性腹泻,应予以高度重视,长期严重腹泻可能是肠炎、肠癌等病症的原因。老人发生腹泻时应及时到正规专业医院进行治疗,切不可拖延,以免引发不良后果。

2. 排尿异常的照护
(1)尿失禁老人的预防与照护
照护人员对尿失禁老人应给与充分理解,注意尊重老人,保护隐私。
指导老人尽快就医,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尿湿后及时更换,排便后用温水清洗会阴部。

鼓励老人适量饮水,每日摄入量2000-3000ml,以促进排尿反射,避免泌尿系感染。

指导老人定时排尿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穿着宽松、柔软、舒适的衣裤,减轻对腹部的压力。

鼓励老人经常参加社交娱乐活动,有效的避免紧张、焦虑情绪,可有效地预防与缓解尿失禁。

指导老人坚持每日进行排尿训练:盆底肌训练、中断小便训练。

(2)尿潴留老人的预防照护 
针对老人的情况给予疏导,让老人全身放松,缓解老人焦虑、紧张感,有助于排尿。

为老人提供排尿环境,如屏风遮挡、单间,以达到视觉隐蔽,舒缓老人紧张情绪,使老人安心排尿。

采取诱导的方法使其自然排尿。如打开自来水龙头让其听哗哗的流水声、热敷小腹部、放轻松的音乐以分散注意力等。

如果诱导排尿无效,当膀胱不十分充盈时,可以试用指压法,以促使膀胱收缩排尿。

如果以上方法仍不能使小便排出,老人小腹胀痛,而且膀胱充盈明显,需提示老人到医院就诊。

(三)皮肤瘙痒老人的照护
1. 老人瘙痒的对症处理(非药物)
(1)首先应去除病因,如因风寒或暑热而导致瘙痒者,应避免暑热及寒冷刺激。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并将室温维持在20-25C,湿度在40%以上。

(2)老人皮肤瘙痒时可用手掌按压,拍打或按摩,代替抓痒。瘙痒处应避免使用搔抓、摩擦及热水洗烫等方式止痒。

(3)转移老人的注意力,分散痒感,如为老人提供感兴趣的书报,听音乐或看电视,或者与亲友聊天等。

(4)阴痒的老人,应指导老人保持局部清洁卫生,切忌搔抓不洁。不滥用强刺激的外涂药物。

(5)局部瘙痒剧烈,皮肤温度高时,可指导老人使用冰袋或冰块冷湿敷,不仅能降低皮肤温度,还可起到镇静、止痒的功效。

(6)老年人油脂分泌少,皮肤干燥,需要经常擦些护肤用品,如护肤膏、护肤霜、护肤油等,使皮肤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滋润度,有利于防止皮肤瘙痒。

2. 老人瘙痒的预防与照护
(1)老人营养要充分,膳食调配要适当,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多吃牛奶、鸡蛋、猪瘦肉、豆制品及新鲜蔬菜和水果。
(2)指导老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酒,不喝浓茶、咖啡,多饮水,补充体内水分。

(3)提示老人洗澡次数不宜过多,水温不宣过高,不要过度搓洗皮肤,不用碱性强的肥皂洗浴,每次洗浴时间不宜过长。

(4)帮助老人选择舒适内衣,内衣应柔软松宽,以棉织品为好。

(5)避免环境因素影响,及时调整衣着,减少气候对皮肤的刺激。

(6)指导老人避免情绪急躁,保持心情愉快,可根据患者自身爱好如听音乐、看书等转移对“痒”的注意力,保持情绪稳定。

(四)老年痴呆老人的照护
老年痴呆症又叫阿尔茨海默病(AD)。是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的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1. 老年痴呆的表现
(1)思维和判断困难:思维贫乏,缺乏创造性,综合分析能力减退,分不清主次,甚至不能理解基本常识。日常生活能力减退,不能完成日常生活动作。

(2)语言障碍:在交流时,明显的找词困难是首先表现的语言障碍。随后对常用物品名称和朋友的名字也叫不出名字来,或与此同时出现错语。

(3)定向障碍:对时间、地点的定向力发生障碍,不知道今天是几号,自己现在何处,外出经常迷路。

(4)人格和行为异常:表现自私、狭隘、对人冷酷无情;情感淡漠、行为退缩、兴趣缺乏、意志衰退,无主动性和进取性,注意力涣散或变得急躁、多疑、易怒和冲动。

(5)行为异常:表现为整天呆坐,不修边幅,生活懒散。或无目的的外出,流落街头,夜间无故吵闹而影响家人休息。

2. 老年痴呆的预防与照护
(1)老年痴呆的预防
1)饮食以低糖、低盐、低脂,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2)严格戒烟,少饮或不饮烈性酒,避免因吸烟、饮酒造成脑供血不足、脑组织萎缩,导致痴呆。

3)预防便秘,减少肠道氨、硫化氢、吲哚等等有毒物质随血液循环进入大脑,导致智力下降。
 
4)制作食品时,尽量控制铝质炊具的使用,因铝过量进入身体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易导致痴呆。

5)保证良好的睡眠状态,尤其是深度睡眠,每天以7-9小时为宜,保持脑细胞活力和精力旺盛。

6)指导老人每日进行预防老年痴呆的简易运动:如:快步走一小时,经常做手指动作的头脑体操,如手工艺、雕刻,手指旋转钢球或胡桃,或用双手伸展握拳运动头颈左右旋转运动,增进脑力灵活性,延缓脑神经细胞老化,可预防痴呆。

(2)老年痴呆的照护
与痴呆老人沟通时,要多与老人进行情感交流,回忆一些趣事和让老人有成就感的事,选择简单词、短句和温和平静的语调,每一句话只表达一个意思;注意不要和老人发生争执,不要一味坚持自己的观点。
尝试运用一些增进记忆的方法。如为老人准备一个备忘录,随时把有关的事情记下与老人面对面的交谈时,最好能有目光的接触,与老人保持1米左右的安全距离。要尊重老人,不要以对待小孩或病人的口气和他们交谈。
老人的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尽量保持老人平时的饮食习惯。应饮食均衡,营养丰富、清淡可口、荤素搭配.温度适中,无刺、无骨,易于消化。
照护员要注意观察老人大小便颜色、量及次数,观察并询问有无便秘、腹泻、尿失禁、尿潴留等。

为老人创造良好的入睡条件,入睡前用温水洗脚,不让老人饮酒、吸烟、喝浓茶,以免影响睡眠质量。也不可让老人单独居住,以免发生意外。每天应保证有6-8小时的睡眠。夏天尽量午睡,要让老人的起居有规律,保证充足高质量睡眠。

痴呆老人安全护理:防走失、防误吸(误服)、防跌倒、防烫伤。

加强功能训练,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认知力训练:照护员陪伴老人外出时,多与老人交流,并让其认路、认家门。

记忆力训练:让老人辨认识字卡、水果拼图,辨认各种图形。帮助老人回忆过去美好的生活事件及最喜欢的物件。

定向力训练:应用醒目的标记,对卧室、床铺、卫生间等做出标识,便于老人识别。

自理能力训练:照护员要鼓励老人自己料理生活,带领老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五)失能老人并发症的预防及照护
1. 肺部感染的预防和照护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C,相对湿度45-55%。

(2)鼓励老人多饮水,每日饮水2000-3000m1,特别是天气干燥的秋季,更应多食梨、马蹄等清肺生津的水果。

(3)经常协助老人更换体位,老人睡眠时侧卧为宜。因睡眠中老人吞咽能力、咳嗽反射减弱,口腔分泌物易流入气道,侧卧位有利于口腔分泌物流出。

(4)长期卧床的老人,每日定时拍背,拍背时让老者取侧卧位或坐位,照护人员五指并拢向内弯曲成空杯状,由外向内,由下向上,有节奏的轻轻拍打背部(不可用掌心或掌根)。

(5)保持老人的口腔清洁,对长期卧床老人可选用生理盐水在晨起、睡前、餐后为老人进行口腔护理。

(6)给予老人高蛋白、低脂肪和富含维生素、易消化软食。

(7)痰多的老人鼓励老人咳嗽,以利排除呼吸道分泌物。

2. 肌肉萎缩的预防和护理
老年人因营养摄入不足或营养结构不平衡,导致机体蛋白供应不足,或因体质虚弱、生病等原因,活动减少长期卧床,导致肌肉长时间得不到运动,造成关节僵硬,肌肉逐渐萎缩,体积缩小,伸缩能力下降,导致肌无力,引起肌肉废用性萎缩。

(1)让老人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神、患得患失、多愁善感。

(2)合理调配老人的饮食结构,乳制品、蛋白质、红肉(猪、牛、羊)能增加骨骼肌有氧能力,防止肌肉的疲乏,卧床老人要适量的食用。

(3)长期卧床的老人如果缺锌还要注意补锌,含锌酶可以促进患者肌肉蛋白的合成。

(4)鼓励卧床老人适当增加肢体活动(如双手上举、直抬腿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痉挛的肌肉,有效的预防肌肉萎缩。

(5)照护员每日协助老人做被动肢体活动及按摩,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缓解肌肉痉挛,有效的预防肌肉萎缩。

3. 压疮预防与护理
(1)压疮的形成原因
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性刺激,如大小便失禁、床单褶皱不平整、床上有碎屑,导致皮肤抵抗力降低,皮肤完整性被破坏。
各种固定性的治疗或护理保护措施使用不当,如夹板、石膏绷带、约束具等医疗用具,其固定的松紧不适宜或衬垫不当,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老人长期卧床或长时间不改变体位,使局部组织受压过久,导致血液循环障碍。

全身营养不良。

(2)压疮好发部位
压疮多发生于经常受压和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的骨隆突处。病人卧位不同,好发部位也有所变化。

仰卧位:枕骨粗隆处、肩胛、肘部、骶尾部、足跟等,最常发生于骶尾部。

侧卧位:耳廓、肩峰、肋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等处。

俯卧位:面颊、耳廓、肩峰、髂前上棘、肋缘突出部、膝前部、足尖等处。

坐位:发生于坐骨结节处。

图片
压疮好发部位

(3)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定时翻身,减少局部组织的压力,鼓励和协助老人经常更换卧位,翻身的间隔时间视病情及受压处皮肤情况而定,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1小时翻身一次。

保护骨隆突处和受压局部,使之处于空隙位。对易发生压疮的高危老人应使用气垫床,并在骨隆突处、受压局部、身体空隙处使用庄疮防护垫或软枕、海绵垫等。

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者,衬垫应平整、柔软,随时观察局部情况,仔细听取老人主诉,如发现皮肤及指(趾)甲的颜色、皮肤温度变化、疼痛等,立即适当调节松紧,必要时通知家人,到医院就诊。

2)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作用
保持床单及被服清洁、平整、无皱褶、无渣屑。以避免皮肤与碎屑及衣服床单皱褶产生摩擦。

协助老人翻身、更换床单衣服时,须将老人抬离床面,避免发生拖、拉、蹭等现象。

老人取半卧位时,注意防止身体下滑,可在患者大腿下垫软枕。

使用便盆时应协助患者抬高臀部,不可硬塞、硬拉,可在便盆上垫软纸。

3)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
保持老人皮肤和床单被服的干燥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对大小便失禁、出汗及分泌物多的老人,应及时洗净擦干,局部皮肤涂凡士林软膏。

不可让老人直接卧于橡胶单或塑料单上,因其影响汗液蒸发,致使皮肤受热潮湿。

4)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对长期卧床的老人,每日应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维持关节的活动和肌肉张力,促进肢体和皮肤的血液循环及增加营养,减少压疮的发生。

经常检查按摩受压部位。

定期为老人温水擦浴,全身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5)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对易发生压疮老人,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应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对不能进食的老人,应考虑进行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

6)健康教育
向老人及家属介绍压疮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

指导家人学会预防压疮的方法,使老人及家属积极配合并参与活动。

-3-常见意外事件预防及其应急处理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老年人居家常见的意外事件
(二)了解常见疾病症状的预防与处理
(三)掌握意外事件的预防与急救方法

二、教学时间:60分钟
三、教学准备:电脑、投影
四、教学内容
(一)急救处理原则

1. 求救过程
(1)求助家人
照护员在照护老人时,应记录老人紧急联系人的电话,以备在紧急状况下能及时联系到老人的家人,包括首要联系人、次要联系人的电话。

遇到突发意外事件时,立即与家人取得联系,与家人协商处理办法,并在家人的指导下妥善安置老人。

(2)求助急救中心
老人突发意外事件时,照护员首先确定是否需要求助,因病情危急需求助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999”,必要时也可拔打“110”寻求帮助,打电话时应注意:

正确表述地址:打电话时,保持镇静,讲话清晰、简练,要冷静地报出所属区县、街道、小区、楼号及门牌号,最好将周边明显的建筑物,加油站、公交站牌、商场等信息告知调度员。

简要描述病情:打电话时,一定要尽量提供老人信息,如老人最典型的发病表现,既往病史以及老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等。

保持电话通畅:与“120”通话时,应等“120”询问完相关信息挂断电话后再挂机;留给“120”的电话联系除固定电话外,最好再留下能有效联系的手机号码。

在求助时如果实在说不清楚地址,最可行的办法是拨打110,报出距事发地点最近的电线杆号码。110可以通过与120联动,查询到大概方位,使救护人员今早抵达现场。

(3)求助周围的人
照护员要根据老人的情况,平时应留意老人家周围的邻居、社区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必要时与他们建立联系,以备在紧急状态下求助。

2. 居家应急准备
(1)呼救“120”后,要确保电话联系畅通,若老人家中只有座机,应避免电话占线,随时接听医护人员的问路咨询或听从医疗指导;如果当时老人家中人手较多,可派一人到与急救人员约好的地点等待,接应救护车并为急救人员引路。

(2)要妥善安置老人
不要随意推摇、搬动老人。
观察老人的生命体征,如心跳、呼吸、血压以及瞳孔反应。
根据老人意外发生情况,给予对症应急处理,老人多为慢性病人,家中一般备有常用药,遇到突发情况时,可立即服用常用药缓解。

注意记录为老人服药的药名、用量及应急处理的内容与方式,并把这些情况告诉急救人员。

老人一旦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现象,立即给予心肺复苏。

(3)准备好老人就医需要的钱、生活必需品、社保医疗卡、以往病历、以往检验结果(如X光片)等

(二)跌倒的预防及应急处理
1. 老人跌倒的预防
(1)老人跌倒的常见原因
1)导致老人跌倒的自身因素
老人因机体功能发生退行性改变,导致步态不稳及平衡功能下降,肌力及感觉功能减退等,跌倒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

某些老年疾病因可出现晕厥、肌肉及关节活动障碍、影响听觉、视觉、平衡功能障碍,服用药物的影响,可增加老人跌倒的危险。

老人因沮丧、抑郁、焦虑、认知功能障碍及有过跌倒史害怕再次跌倒等心理问题等都可增加老人跌倒的危险。

2)导致老人跌倒的环境因素

老人生活的环境中因光线不良、地面光滑、地毯松脱、过道障碍物、公共设施维护不当及老人不合适的着装等,都是老人跌倒的危险因素。

(2)跌倒的高危人群
65岁以上的老人。
独居没有照顾者照护老人。
曾有过跌倒史的老人。
平衡能力差,走路步态不稳的老人。
贫血或体位性低血压或营养不良、虚弱、头晕的老人。
⑥意识障碍(失去定向感、躁动不安等)的老人及服用镇静/安眠药、抗焦虑/抑郁药、降压药、利尿药等老人。
睡眠及肢体活动功能障碍的老人。

(3)老人跌倒的预防
提高家属及老人防范跌倒的意识,通过健康宣教普及跌倒的危险因素与预防常识,增强老人的自信心及家人的支持力度。

指导家属为老人提供舒适的居家环境,降低跌倒机率,促进居家安全。

室内照明光线均匀、柔和,卧室和走道设置夜灯且电源开关易触及。

室内陆面平坦,保持干燥(固定地毯、电线,减少台阶、门槛);家具、物品摆放有序,不要经常更换家具位置,在老人经常活动及通过的地方,无障碍物。

室内的家具尤其是床、桌、椅的高度适宜;日常用品不宜放得过高或过低,便于老人取用。

卫生间、浴室加装扶手与防滑垫。
 
指导老人穿着应轻便、合身,裤子不宜过长,以免绊倒;舒适的鞋可以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预防跌倒,避免穿高跟鞋、拖鞋,鞋子的大小适宜,鞋底防滑。

老人在下蹲、坐位或卧位起床时,动作要缓慢,坚持3个30秒(醒后30秒再起床,起床后30秒再起立,站立后30秒再行走),避免因体位性低血压而发生跌倒。

对跌倒高危人群,日常活动时如起床、运动、如厕、洗澡等,因有人伴身陪同,避免跌倒。

服用镇静/安眠药、抗焦虑/抑郁药、降压药、利尿药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夜间避免单独起床如厕,必要时可备便器于床旁。

条件许可的家庭,可在老人居室或活动场所安装呼救铃,便于老人遇有紧急情况时呼救,避免因急于呼叫而发生跌倒。

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及需求,配备适当的辅具及保护性装置能有效的预防跌倒。

根据老人的个体情况选择适合运动与锻炼,如太极拳、步行、慢跑等,增强肌力、柔韧性、平衡能力,可有效避免跌倒发生。

2. 老人跌倒的应急处理
发现老人跌倒时,不要急于将老人扶起,不要随意搬动老人。用最短的时间观察其生命体征的变化,判断老人的身体情况,并根据老人情况进行处理。
(1)如果老人意识清楚
应询问老人跌倒情况及对跌倒过程是否有记忆,如其不能记起跌倒过程,应立即护送老人到医院诊治或拨打急救电话。
询问老人是否有剧烈头痛或观察其是否有口角歪斜、言语不利、手脚无力等情况,如有这些症状,此时不要搬动老人,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999)。

(2)如果老人意识不清,呼之不应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999)。
如有呕吐,将老人头偏向一侧,并清理口、鼻腔呕吐物或分泌物,保证呼吸通畅。
如有抽搐,将老人移至平整地面,身体下垫软物,防止碰、擦伤,必要时牙间垫较硬物,防止舌被咬伤,不要硬搬抽搐肢体,以防肌肉、骨骼损伤。

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如有外伤、出血:

立即止血、包扎,护送老人到医院进一步处理。

同时查看有无肢体疼痛、畸形、关节异常等提示骨折情形。

检查老人有无腰、背部疼痛或感觉异常及大小便失禁等提示腰椎损害情形。

如有轻度皮肤青肿瘀伤时用冰块冷敷局部。

如发现肢体疼痛、畸形、关节异常等骨折时,对骨折部位给予保护与固定。

图片
(三)噎食的预防与应急处理
老人因吞咽反射迟钝,吞咽功能障碍,在进食、水时常引起呛咳及气管食物阻塞,严重时可危及老人生命。

1. 老人噎食的预防
(1)老人发生噎食的主要原因
老人咀嚼功能下降,大块食物(如肉类)不易被嚼碎。

老人患食道疾患的较多,加上进餐时易情绪激动,容易引起食道痉挛。

老人脑血管病变发生率高,吞咽反射迟钝,易造成吞咽动作不协调而发生噎食。

(2)老人发生噎食的常见症状
老人进食时突然不能讲话,并出现憋气等痛苦表情。

通常会见到老人用手按住颈部或胸前,并用手指指着口腔。

如为气道部分堵塞,老人可出现剧烈咳嗽伴哮鸣音。
 
(3)老人噎食的预防
老人进餐时,尽量采取坐位,身体前倾的体位。

老人的食物要软,将骨头、鱼刺剔除。

老人进食要缓慢、细嚼慢咽,尽量不吃或少吃颗粒状食物以及其他零食。

饭菜温度适宜,避免太烫、太凉和刺激性较大的食物,减少刺激。

老人进餐时,注意力要集中,进食过程中尽量减少与之交谈,不要边看电视边进餐。

卧床老人进食时,将床头抬高或将上身抬高,进餐前先活动咽喉部(即低头和慢慢地最大幅度仰头10-15次,或用手轻轻的按摩咽喉部5-10 分钟)。

2. 老人噎食的应急处理
鼓励老人主动用力咳嗽,通过咳嗽产生的气流,清除食道异物。
(1)让老人坐位或立位,身体前倾,照护人员在老人背部两肩胛之间快速有力拍击。

(2)如果背部拍击不能清除阻塞物,可尝试腹部推击法。照护人员站在老人身后,双手环抱上腹部,使上身仍然向前弯曲。一只手紧握拳,放在脐部和胸骨之间,另一只手抓牢紧握的拳头,向内向上冲击4-5次。

(3)进食“年糕”“汤圆”等粘性较大的食物引起的噎食,除上述方法外,可采用手指掏出或夹出堵塞食物的办法。

(4)如果阻塞物没有清除,上述急救动作可重复操作,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继续救治直到救援到达。

(四)低血糖预防以及应急处理
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过2.8mmo1/1的现象。低血糖发作对老人身心健康,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损伤,甚至死亡。

1. 老人低血糖的预防
(1)低血糖常见的症状
低血糖时老人会出现心慌、手抖、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冰冷、麻木和无力,伴头晕、烦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精神错乱等神经症状。
严重者出现剧烈头痛、言语模糊不清、反应迟钝、眼前发黑、视物不清、全身肌肉抽搐、完全失去知觉、发生昏迷等。

(2)低血糖的预防
1)合理饮食:指导老人按时进食,少吃多餐,一日至少进食三餐。
老人饮食应该力求均衡。包括蔬菜、糙米、种子、核果、谷类、瘦肉、鱼、酸乳。增加高纤维饮食高纤饮食有助于稳定血糖浓度。纤维本身也可延缓血糖下降。

2)指导老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规律,戒烟戒酒,饮食定时定量。

3)指导老人自我监测血糖并记录,定期就诊,遵医嘱调整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剂量。

4)适量运动,运动不宜在空腹时进行,运动中如有气急、胸闷、头晕、心悸、出汗等立即停止运动。

5)糖尿病老人外出时随身携带糖果、急救卡片以备用(注明姓名、诊断、电话、用药等)。

6)警惕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因此睡前应监测血糖,如果血糖偏低,在睡前适量加餐。

2. 老人低血糖的应急处理
(1)嘱老人立即卧床休息,给予任何含糖较高的物质,如饼干、果汁等。严重者应注意避免误吸致吸入性肺炎。
(2)经上述处理后,仍不缓解者照护人员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通知家属,立即送医院急救(就医时一定要提提示医护人员老人有糖尿病)。

(五)心绞痛的观察与应急处理
心绞痛是常见的心脏病前兆。老人心绞痛症状多不典型,除饱餐、受寒、酷热外,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高血压、肺部感染、血糖控制不良等各种并发症都是老人心绞痛的常见诱因。

1. 老人心绞痛的观察
(1)心绞痛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约手掌大小范围,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下颌部。
(2)心绞痛疼痛性质及持续时间:胸部压迫窒息感、闷胀感,剧烈的烧灼样疼痛,常迫使病人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病人有时可能无胸部疼痛,而诉成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等。疼痛呈逐步加重,一般持续3 5分钟,不超过15分钟。
(3)心绞痛伴随症状
1)血压、心率:心绞痛发生时易导致心率突然增加或减少,胸痛发作时,病人精神紧张,烦躁不安,可致血压升高,观察血压及心率的变化,心率性休克。

2)胃肠道、呼吸系统症状:伴恶心呕吐、大汗、气短、呼吸困难等。

3)面色、皮肤湿度:患者面色苍白、出汗,四肢及皮肤湿冷,部分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或烦躁不安。

4)冠心病患者或老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或晕厥等。

2. 老人心绞痛的应急处理
(1)保持镇静,立即让老人停止活动,将老人安置舒适的体位,安抚老人,解除精神紧张因素,有助于缓解疼痛。
(2)嘱老人尽量少说话,大口呼吸,有条件者给予氧气吸入4-6L/min,减轻心脏负担。
(3)为老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2片,或消心痛1-2片。手指按压老人内关、足三里等穴位。
(4)在进行上述处理的同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通知家属,送医院进一步诊治(切忌让老人独自前往就医,以免发生危险)。

(六)脑血管意外的观察与处理
脑血管意外多发生在中老年人,在家中发病占多数。一般在发病前数小时甚至一个月之内会出现先兆症状,如能及时观察并有效妥善的处理非常重要。

1. 老人脑血管意外的观察
(1)老人突然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说话不清,吐字困难,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
(2)出现一侧肢体乏力或活动不灵活,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
(3)突然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晕,甚至恶心呕吐,或头痛头晕的形式和感觉与往日不同,程度加重,或由间断变成持续性。
出现面、舌、唇或肢体麻木,也有的表现眼前发朦或一时看不清东西,耳鸣或听力改变。

出现意识障碍,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老想睡觉或整日昏昏沉沉。性格反常,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表情淡漠,行动迟缓或多语易躁,也有的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

全身疲乏无力,出虚汗,低热,胸闷,心悸或突然出现打嗝、呕吐、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2. 老人脑血管意外的应急处理
(1)保持镇静,应让老人平卧休息,头肩部垫高,尽量少搬动,最好就地治疗。如老人跌倒不要立即扶起老人,可能加重脑出血或脑缺血,使病情加重。
(2)如果老人是清醒的,应注意安抚老人,缓解其紧张情绪,避免造成病人的心理压力。
(3)保持呼吸道通畅,不要给老人任何喝的东西。解开衣领纽扣、领带、裤带、胸罩,取出活动性假牙,有呕吐者将头偏向一侧,避免窒息。
(4)脑卒中早期处理一刻千金,必须分秒必争。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帮助,必要时不要放下电话,询问并听从医生指导进行处理。
(5)必要时,应在保持老人平卧的情况下送医院诊治。转送时应头部高于下肢,,减少脑部充血,,减轻脑水肿。
(6)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之前,切勿擅自作主给老人服用药物。

-4-老年日常保健、运动康复及心理沟通

一、教学目标
(一)掌握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及日常保健知识
(二)熟悉老年人的运动与康复方法
(三)了解老年人心理状态及沟通技巧

二、教学时间:90分钟

三、教学准备:电脑、投影


四、教学内容
(一)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及日常保健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健康具有维护、改善与促进的作用,能有效减少或延缓疾病的发生。老年人日常保健的核心是“保护健康”、“促进健康”和“管理健康”。通过提高保健养生意识,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消除降低致病危险因素,掌控自我防治慢性病的知识技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1.  健康老年人的标准
(1)生理健康标准
目光炯炯有神:视力和大脑功能良好。

声音洪亮,呼吸顺畅:呼吸系统以及循环系统功能良好。

二便正常畅通: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及生殖系统功能良好。

保持标准体重。老年人标准体重的简单计算公式为:

男子:身高(厘米)-105=体重(公斤)

女子:身高(厘米)-100=体重(公斤)

牙齿坚固:口腔健康状况良好。

腰腿灵活:骨骼、肌肉、运动神经以及运动中枢功能良好。

血压、脉搏正常:心脏功能好,血管硬化程度低。

(2)心理健康标准
人的心理健康包括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等七个方面:

智力正常:具有学习能力。学习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记忆和思维能力,预防脑功能减退和老年痴呆。

情绪健康:适度地表达与控制情绪。不愉快的情绪应释放或宣泄,但不能过分,否则既影响生活,又激化矛盾。

意志健全:正确客观估计自己的能力。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勉强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常会遭受失败的打击;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常会产生抑郁情绪。

行为协调: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在法律和道德允许范围内,个人的基本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满足个人适当的需求会产生愉快感和幸福感。

人际关系适应: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不封闭,与外界环境保持正常接触。精神生活丰富,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反应适度: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生活目标。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留有余地,不超出自己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围。

心理特点符合年龄:有充分的安全感。如社会、自然、工作、家庭环境等,其中家庭环境最为重要。

2. 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方式
起居规律,睡眠充足:保持心态良好健康,适当运动锻炼,保持排泄通畅。

坚持正规的药物治疗:慢性病老人应坚持服药,避免自行加药、减药或换药。

合理平衡的营养饮食:以少油少盐少糖的清淡饮食为宜,限制动物脂肪,适量摄入鱼、虾等优质蛋白,保证充足的蔬菜水果。预防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

3. 需要警惕的“健康安全事件”
注意季节变换:避免因寒冷刺激着凉感冒和诱发脑出血、脑血栓等意外事件.

警惕“晨峰现象”:清晨6时至9时,会出现血压晨峰现象,是高血压病人发生猝死的危险时刻,注意不要急躁、紧张、生气、过于用力、急赶车、运动损伤等。

预防“饱餐事件”:饭后1小时血压下降,以致晕厥、心绞痛、跌倒甚至死亡等,俗称“饱餐事件”,故应七八成饱,避免暴饮暴食。

讲究洗澡细节:洗澡水温不宜过冷或过热,饭后不宜立即洗澡,动作不宜过快过猛,时间不宜过长,酒后或过度疲劳时不宜洗澡。

戒烟限酒忌浓茶:吸烟可加重和诱发血管梗塞,易使肿瘤的发生率增加。高血压患者要戒烟限酒忌浓茶,忌用辛辣和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

4. 如何防止老年人上当受骗?
(1)老年人为何容易上当受骗?
①脑功能退化,反应慢;②贪占小便宜,容易受诱惑;③信“公”、性善,防范意识不足;④不能“与时俱进”,与社会脱节;⑤对死亡的恐惧,易受蛊惑。

(2)常见的针对老年人的骗术
“神医”“保健”“讲座”,以健康的名义骗人;
“投资”“种植养殖’“卖古董”,以投资的名义骗人;
“上门服务”、“假冒熟人”,以温情的名义骗人;
“丢包”术,以天降横财的名义骗人。
高科技电信诈骗。

(3)如何避免老人上当受骗?
打好预防针:经常看书读报看电视,从别人受骗经历中汲取教训,加强防范意识。
关心老人:老人要多些兴趣爱好、多跟人交往,让生活充实些,减少孤独心理。避免被骗子利用亲情、甜言蜜语哄骗。
把钱存入银行:把大部分钱存入银行,最好请子女帮忙存储并设置密码。老人想要取钱须打电话给子女,这样子女们就能够在第一时间阻止老人落入陷阱。
不要贪小便宜:天上不会掉馅饼。
遇事找人商量:无法辨别事实真相的时候,一定要打电话问子女或邻居街坊,让大家和你一起商量。遇到类似诈骗行为要立即报警,让公安机关在第一时间掌握线索,打击现行违法犯罪行为。
推迟下决定:尤其是金钱数额较大时,一定要跟家人商量。不要听信“托儿”的话:要相信科学,理智分析,不要听信陌生人关于神医专治疑难杂症,神药包治百病的话。
远离欺骗场地:有些骗子使用了心理学上的催眠技术,常常会使人“身不由己”,因此老人要远离这些有欺骗嫌疑的场地。
积极争取家人的理解和宽容:被骗后要尽快告诉家人,尽快报警,家人要避免指责和埋怨老人,理解老人被骗的客观原因与脑功能老化有关,宽容对待老人。
看得开想得透:被骗后老人不要太过内疚和自责,郁郁寡欢,可以采用自嘲和幽默的语言,告诫其他老人不要再上当受骗,同时提高警惕,避免再次上当受骗。

5. 老年人生命体征的自我监测
生命体征是反映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维持生命的基本生理反应。掌握常见生命体征的自我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疾病征兆,做到早发现、早于预,避免引发严重健康问题。
 
(1)如何自己监测脉率?
健康状态下心率与脉率一致,因此可以通过自测脉率,及时发现心血管系统的疾患。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心跳60-100次。平均72次/分,老年人平均55-60次/分。

测量方法:采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触摸腕部动脉处,感受脉搏的跳动快慢和是否整齐,测足1分钟。

脉搏的测量部位:手腕处的挠动脉走行表浅、距心脏较近、不被衣物遮盖、容易触及,是最常使用测量脉搏的部位偏瘫者应测健肢。

发现异常脉搏过快过慢或跳动不整齐,应及时到医院行心电图检查并治疗。

(2)如何自己监测血压?
血压是血液从心脏泵出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心脏收缩时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即高压),心脏舒张时血压最低,称为舒张压(即低压)。正常人收缩压(高压)为90-140mmHg,舒张压(低压)为60-90mmHg。高低压差(脉压差)为30-40mmHg。

血压计的种类:水银血压计的准确度较好,但由于水银对人体有害,目前家庭常用气压血压计和易于操作的电子血压计。

测量体位:一般采取卧位测量,血压计的高度应与心脏的高度相同,偏瘫者应选择健肢测量。袖带松紧以插入2-3指为宜。

减少干扰:做到四固定:即固定测量时间、测量部位、测量体位和血压计。一般于晨起和睡前测量,服用降压药者,应监测晨6:00血压(服药前)和服药后1小时血压。

水银血压计测量方法:将袖带置于肘关节上2-3cm,袖带气囊的中央部置于动脉搏动处。将听诊器放于动脉搏动处,向袖带内打气、加压,加压标准以老人日常血压+20mmHg为宜,日常血压不详者加压至200mmg。逐渐排气减压,听到第一次搏动音处的数值为高压,减压的速度以每次血管搏动水银下降2mmHg为宜。继续减压至搏动音消失,此时读取的数值为低压。

如血压偏高,且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①经常或长期头痛;②胸部不适;胳膊或腿脚无力;③视力下降;④四肢麻木或有异样感;⑤精神恍惚,无法正常思考或突然无法说话。
高血压的预防:重点从四个方面预防:少吃盐,注意减肥,学会减压,限制饮酒。

图片
(3)如何自我监测血糖?
测血糖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血糖监测可以帮助老人随时调整饮食、运动及判断疗效。正常人空腹血糖为3.96.1mmo1/L。空腹血糖超过7.0mmo1/L称为高血糖。低于2.8mmo1/L称为低血糖。
血糖监测时间:血糖控制差者应每天监测三餐前、三餐后2h及睡前共7次血糖,当血糖控制稳定可每周监测1-2次餐后血糖。药物治疗或饮食控制的糖尿病老人,尤其需要注意餐后血糖。使用口服降糖药和不服药的老人可每周监测血糖2-4次。使用胰岛素治疗的老人还应监测睡前血糖。
自测血糖方法:按摩手指增加血液循环后用酒精棉球消毒手指侧面皮肤,将血糖试纸条电极一段插入血糖仪插口,待血糖仪提示采血后,用拇指顶紧要采血的手指指腹,再用采血针紧抵指尖一侧按压弹簧刺破皮肤。将血液通过血糖试纸的侧面虹吸或滴入试纸,血糖仪会在5至20秒内显示出血糖值。

图片
自测血糖注意事项:血糖试纸接触血液过长、过短或手指挤压过于用力都会影响测试结果。血糖试纸要密闭保存,要详细记录血糖值,可为医生调整降糖药物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6. 老年人的个人卫生保健
(1)老年人的口腔保健
正确刷牙:正确的刷牙方式应该是上牙由上向下刷,下牙由下向上刷,里外都刷到,咀嚼面来回刷。这样不仅能把牙缝刷干净,还能起到按摩牙龈的作用。建议选择含氟牙膏,每3个月更换牙刷。 
定期做口腔健康检查,最好3个月检查1次,至少1年检查1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大多数老人口腔都有牙齿松动、缺失现象。要及时修复缺失牙,减轻其余牙的负担。
纠正不良卫生习惯如烟酒,不用牙开启酒的瓶盖咬硬物。
保护基牙和假牙:基牙有稳固假牙的功能,又承受着额外咀嚼力,有病应及时治疗和处理。假牙应于睡前摘下,洗净后浸泡于清水之中以以防变形。已经修复的假牙要定期检查,及时调整。

(2)老年人的视力保健
老年人常见白内障、青光眼、老花眼等眼科疾病,影响视力健康和正常生活。
及时发现老花眼:老花眼的表现一是阅读时需要把书本拿远,或者需要在光线强的地方才能看清。二是不能持久用眼,容易发生眼胀、头痛等视疲劳症状。阅读时需要把眼镜摘掉或把书拿远,也是老花的表现。发现老花眼后应及时佩戴花镜,并及时调整度数。

预防眼睛干涩:保护眼睛避免强光、高温刺激,阅读时间不宜过长;适当补充鱼肝油丸或猪肝类食品;症状严重时可使用人工泪液保持眼睛的滋润和光滑。

正确点眼药:点眼药前洗手,平躺头后仰,一手撑开上下眼睑,眼球向上转,眼药水瓶口距眼睛2-3毫米时,滴1-2 滴眼药水。轻轻合上眼睑,转动眼球,以利于药物扩散。用双手食指轻按眼內眦1分钟,延缓药水流入鼻咽部。

预防白内障:避免在强烈的阳光、灯光照射下工作和学习;户外活动时,佩戴黄褐色太阳镜,防止视力下降和预防白内障。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肺心病等能诱发白内障的慢性病。

重视用眼保健:坚持做眼保健操,平时注意保护眼睛,不用眼过度,不在强光或昏暗环境下用眼。青光眼老人要控制饮水,避免眼压增高,白内障老人要及时补充饮水。

(3)老年人的听力保健
老年人听力下降,主要表现为小声音听不到,大声音又怕吵,和人交谈有时能够听到声音但听不清讲话内容,部分老年人会伴有耳鸣,日常生活中应注意:

避免噪声:保持居室安静,减少噪音,遇到巨响时用手捂耳,保护鼓膜。

慎用对听力有损害的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和奎宁等。

按摩保健、劳逸结合:按摩耳廓,提捏耳垂,按摩风池穴、翳风穴(耳垂后凹陷处)和听会穴(耳垂前凹陷处与翳风穴隔耳对称)等有醒脑健智、聪耳明目的作用。

避免外伤:老年人耳道干裂,容易搔痒,尽量避免自行掏耳。可用棉签浸入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拭耳道,缓解症状。

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及糖尿病,延缓听力减退。

正确佩带和使用助听器:耳道有炎症时不能佩戴,应积极治疗。

助听器忌潮湿、高温、碰撞,需要精心保养

7. 老年人居家安全用药
老年人肝肾代谢功能下降,容易发生药物毒副反应和药物间相互作用。基础疾病多,服药种类和次数多,因记忆力下降,容易发生漏服、错服、多服或滥服药物。

(1)老年人的用药安全原则
优先治疗原则:服药种类多时,应当优先治疗急性症状,如感冒发烧或急性胃肠炎时,可优先服用感冒药或止泻药,可暂停使用降血脂或软化血管等药物。
用药简单原则:老人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容易发生用药反应。因此要根据病情及时梳理、精简。
用药减量原则:和成年人比,老年人对药物吸收差、排泄慢,所以除抗生素外,老年人的用药剂量一般要减少,因此不要自行添加剂量。
照顾者的参与原则:老年患者容易漏服药,家人可准备多格药盒将一周需用的药物预先分放好,药盒上标注一周7天早、中、晚用药时间,便于老人服用,也可建立服药日程表或备忘卡。帮助老人定期检查药物效期,及时清理过期失效药物。

(2)老人常用药物安全注意事项
服药时应站立位或半坐位,以免发生呛咳,安眠药最好在睡前床边服用,服药后不要再活动,以免跌倒。
药片吞服后还需多饮几口温水,以免药物粘在食管壁上,刺激局部。
每日的口服药按次数分别包好,写清楚服药的时间,以免造成漏服、多服等意外。
看病时携带服用药物记录单,定期与医生商讨服用药物安全性,根据病情及时停药、减药,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和耐药性
常用药物放在固定的位置,不常用的药物或有一定毒性的药物不要放在手边。内服、外用药分开,药名剂量一目了然。尤其急救药,每位家人都要清楚存放位置和作用,以备万一。

(二)老年人运动与康复
老年人坚持适量的运动和锻炼,不仅能延缓衰老的过程,而且能调节、增强和改善机体各系统的功能。

1. 老年人运动安全
运动场地固定:老年人容易发生运动意外,运动环境要尽量固定,不宜离家过远,最好和相熟的朋友一起锻炼身体,互相照顾。运动场地忌偏僻,场地无遮挡,地面平整、空阔,防滑有弹性。

宽松透气的着装:运动时衣着要宽松透气,穿运动鞋袜,尤其糖尿病老人,要注意足部的保护。

运动时间和方式适合:上午10:00或下午最好,不主张晨练,每周3-4次,每次30-40分钟为宜。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散步、做操、打太极拳、慢跑、爬楼梯等运动。

运动强度个体化:运动量过大或不足都不能达到锻炼强身的目的,老人不宜进行时间过长或过于激烈的运动,运动时需随时注意身体的反应:有上气不接下气、头晕、太疲倦,与人对话时会喘或停止运动10分钟后仍不能完全恢复,表示运动量过大,应减缓运动强度;如果有呼吸极度困难、头晕眼花、心慌、心绞痛的情形,必须立刻停止运动。
 
老年人运动安全注意事项:坚持三个半分钟和三个半小时:有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有颈椎疾病的老人要注意预防头晕,做到凡事慢半拍,走得慢,动的慢,吃的慢,拉得慢。醒后在床上躺办分钟,床上坐半分钟,两腿下垂床缘半分钟。早上运动半小时,午睡半小时,晚上散步半小时。

忌抗争活动和竞赛:竞赛和抗争活动可引起神经兴奋,使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力不从心的感觉,甚至导致血管疾病的严重后果。

做好应急准备:注意预防和控制跌倒、心绞痛、低血糖的发生。根据自身疾病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丹参滴丸、巧克力等应急药物。出门带家人联系卡和电话,遇到问题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必要时及时就医,

2. 正确判断运动量是否合适
运动量适宜:运动后有微汗,轻松愉快;稍感乏力,休息后可消失;次日体力充沛。
运动量不足:运动后无汗,无发热感;脉搏无变化或在2分钟内恢复。
运动量过大:运动后大汗,胸闷气短;非常疲乏,休息后15分钟脉搏未恢复;次日周身乏力。

3. 老年人的健康运动方式
运动可使老年人的大脑充分休息,接触更多的新鲜空气和阳光,使老人感到心情舒畅、食欲增强、睡眠良好、体质增强,从而增进身心健康。
(1)适合老年人的常见运动方式
需要安静休养、不宜运动的老人:适合休息、谈话、学习吃饭、着装、娱乐、开车、裁缝等活动。
慢性病稳定的老人及高龄老人:适合乘车(站位)、散步(50米/分)、做饭、购物、家务(洗涤、扫除)等活动。
身体平素健康的老人:适合洗澡、步行(70米/分)、广播体操、骑自行车(平地)、下楼梯、拿放被褥、高尔夫球、太极拳(杨氏)等运动。
喜好运动、较年轻的老人:适合上楼梯、骑自行车(上坡)、滑冰、排球、网球(练习)、登山滑雪、跑步(轻强)等运动。 
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较年轻的中老年人:适合游泳、剑道、橄榄球(前卫)、篮球、跳绳、长跑等运动。

4. 骨质疏松老人的运动

图片
5. 慢性病老人的运动方式
(1)冠心病老人
运动方式:适合具有韵律性的有氧运动。如:健步走、慢跑、骑自行车、打羽毛球等。平时不常运动者,可从走路、散步、种花、家务劳动、跳舞等低强度运动开始,循序渐进调整运动量。建议每周运动至少3次以上,每次20-40分钟,心率一般控制在130次/分左右。
注意事项:①运动时要有人陪伴;②注意空气流通,最好备有氧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③锻炼时间上午10时左右为宜,避开清晨3-8点之间老年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期;④避免短时间内速度过快的运动,如:快速爬楼梯;⑤不要饱餐后运动;⑥运动后不要马上抽烟或洗热水澡,以减低对心脏的冲击而造成严重后果。

(2)高血压老人
运动方式:运动可改善高血压的症状,除因病重卧床者外,高血压老人均可采用室外体育锻炼。太极拳、气功、步行、踏健身车、慢跑、广播体操、羽毛球、骑自行车、高尔夫球等运动较为适合。运动量虽可适当大一点,但心率不要超过130次/分。

注意事项:①避免做倒立或举重、鼓劲憋气、快速旋转、用力剧烈和深度低头的动作;②运动前测量血压,血压过高时应避免运动;③不要在太冷或太热的气候下运动;④如有头晕现象,立刻停止运动,以防意外。

(3)糖尿病老人
运动方式:最好选择有减重目的的有氧运动,如健步走、慢跑、踏脚踏车、做体操、跳舞、打太极拳,以及慢慢上下楼梯等较缓和的运动。运动量过大,会导致胰岛素吸收增快而发生低血糖。因此,运动量要适宜,运动时间宜在饭后1-2小时,每次约30分钟到1小时,至少1周要3次。

注意事项:①运动方式要考虑到年龄、疾病、个人喜好,利于持之以恒;②饭后1小时后运动,不要在注射胰岛素后、吃饭之前运动,以防发生低血糖;③随身携带糖类食物,如果汁、方糖、糖果等,以预防低血糖;④避免在黄昏时或晚上做剧烈运动,以防半夜低血糖发生。

(4)慢性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 
运动方式:以腰、背和腿部肌肉锻炼的运动为主,如太极拳、五禽戏、体操、散步、慢跑、门球等,腰肌劳损者可进行退步行走。
注意事项:①不做超量负重锻炼,以免引起新的肌肉损伤;②退步走时注意场地安全,地面平整,周围无沟壑及障碍物。③日常活动姿势正确,避免扭腰时突然使力。④不穿高跟鞋,尽量睡硬板床,戴护腰,腰部注意保暖。

6. 半失能和失能老人康复运动
(1)半失能老人的康复运动方式
半失能(偏瘫或卧床)老人的康复运动应以减轻和预防并发症,提高自我照顾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
半失能老人的肢体功能特点:老人中风后,常有忽视瘫痪侧肢体的倾向,头易转向健侧,而对偏瘫侧身体和空间忽略,如不经常提醒,久而久之,病侧由于缺乏锻炼,最终可能造成残废。

(2)半失能老人的体位协助
1)增加对偏瘫侧肢体的主动关注:把床头柜及日常必需品放在患侧一边,迫使老人的健手跨越身体到病侧取物品。主动触摸和摩擦老人的患侧肢体,谈话、协助尽量站在患侧,增加老人对病侧的关心和注意,主动使用和锻炼患侧肢体,避免废用性萎缩。

2)如何协助床上翻身:每1-2小时一次(防压疮),由仰卧位开始,患者双手交叉握住,由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伸直,健侧腿伸到患腿膝关节下方,以躯干为轴向患侧或健侧转向。
照护者站在患侧协助,使老人处于舒适的侧卧位,骨突出处垫软枕。

3)如何协助老人坐起:将健腿伸到患腿下,将老人双腿移到床沿垂下,让老人用健手抓住床栏杆带动上身坐起。
照护者一手扶住双腿,一手托肩给予向上的力量,始终站在老人健侧,以保证安全。坐床、轮椅或凳子时,将桌子或写字台放于前,将老人瘫痪侧肩平放于桌上,下垫软枕,防止肩关节脱位(见图1)。

图片
图1坐位时手臂摆放
(3)半失能老人的康复运动方式
1)双手上举训练:缓解肩痛及上肢水肿,锻炼上肢功能。平卧位或坐位时,协助老人双手叉握、患侧拇指在上、掌心相对,健手带动患手上举过头。
2)上肢负重训练:协助老人坐于床边,手臂外展,手指伸展向后,手掌向前支撑于床沿,将身体重心逐渐移向患侧,维持数秒再恢复原位,重复进行训练。
3)抬臀训练:可锻炼腰腹部及下肢肌肉,活动大关节。老人平卧于床上,双手伸展向下平贴于创面,屈腿,双脚平放床上,用力下踩将臀抬起,并控制住,尽可能保持2-3秒。(见图2)

图片
图2卧床老人抬臀训练

(4)失能老人的康复运动方式
目的是活动关节,预防僵化,保留并锻炼瘫痪肢体残存的活动能力,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预防足下垂,提高生活质量。

1)失能卧床老人的舒适体位
平卧位:平卧时头偏向一侧,四肢伸直,手指打开,防止四肢肌肉挛缩,膝下垫软枕,足下蹬枕头,保持足尖向上,预防足尖下垂(见图2)。

健侧卧位:背部垫荞麦皮枕头,保持身体侧卧位,偏瘫侧上臂伸直、打开,手指伸展,下垫软枕。下肢弯曲,膝下垫软枕,脚下蹬枕头,保持骑跨姿势(见图3)。

患侧卧位:荞麦皮或海绵枕头稳固支撑后背,保持侧卧体位。偏瘫侧上臂向前伸直,手心向上,手指张开,掌面朝上。下肢微屈曲,健腿在前,病腿在后,脚掌和小腿尽量保持垂直(见图4)。

图片

2)四肢被动康复运动
完全失能的老人肢体活动以被动活动为主,活动方法由近到远,由简到繁,由轻到重,范围由小到大,由单一关节到整个肢体,时间由短到长,循序渐进,以老人能耐受为度。

肩部被动运动:照护者站于老人床边,左手握老人右前臂,将手臂向上拉起水平向外展,右手放在老人腋下,将其肩膀推向前上方,反复几次,根据老人表情决定关节打开的幅度。

前臂的运动训练:对于能够活动手臂的老人,可先按摩前臂肌肉,做屈肘动作活动肘关节,然后进一步诱导、加强前臂的运动性,做翻转扑克牌、翻书等动作训练。
 
手腕被动运动:手可自主活动的老人可练习伸展和握拳训练,也可用握力球、旋转太极球、核桃等练习。手不能自主活动的老人可采用被动活动的方法,由照护者做腕部前后左右的旋转和手指的屈伸运动,保持关节的功能活动。

下肢关节运动:照护者站床侧,左手托在老人右腿下向上托举膝关节,右手握住老人足踝向老人臀部方向弯曲,然后再伸展下肢,将腿尽量垂于床下,再腿平放于床上。再做对侧下肢。左右腿各做10组,每日2-3次,有利于下肢关节功能的保持。

足部被动运动:照护者站于床侧,用一只手固定踝关节,另一只手协助踝关节缓慢做背屈、外翻、旋转等动作各20个/次,避免长期卧床导致的足下垂。

(三)老年人心理特点及沟通技巧
1.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常见影响因素
感知觉减退:老年人视力、听力下降,味觉、嗅觉减退,皮肤感觉和平衡、运动能力下降,直接影响了老年人对外界信息的接受,易使老年人产生丧失感、隔绝感、衰老感等;同时也易造成对外界信息的误解而引发矛盾,进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

记忆能力下降:老年人记忆力下降的早晚、快慢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识记能力保持较好,再认能力下降;机械记忆能力下降,理解记忆保持较好;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无意记忆应用则很少。另外,还有一个典型的记忆特点,短时记忆衰退明显,长时记忆保持较好,导致老年人远事记忆清晰,近事记忆模糊,好回忆,反复唠叨往事。

思维能力下降:老年人思维过程减慢,反应迟钝;思维转换较困难,几十年形成的思维定势很难改变,易与年轻人之间形成代沟,造成老年人的“落伍”感。

情绪改变:老年人情绪体验的强度和持久性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因而其情绪趋向不稳定,常表现为易兴奋、激惹、喜欢唠叨、与人争论,一旦强烈的情绪发生后又需较长的时间才能平静下来。
 
人格特征:趋向于固执保守、缺乏变通,自卑多疑、褊狭善妒,适应性差、依赖性强。

常见影响因素:
(1)生理因素
感官老化:外界信息接受减少,日常生活受限,直接影响老年人的思维活动和心理健康。
疾病增加:各系统功能衰退,加上各类慢性病影响,给老人个人、家庭及社会生活增添压力,引发心理问题。
死亡威胁:人生存本能使人不愿意正视和承认死亡,而死亡又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同龄人的相继去世,再加上自身又患各种疾病,老年人从心理上感到自己已正在与死亡接近,从而导致心理上的问题。

(2)社会因素
角色转变:从单位主导作用到退出领导岗位、退休,从家庭核心地位到空巢、到因病卧床需人照顾等一系列角色转变中,易发生一系列老年期典型的社会适应不良,出现“离退休综合征”、“空巢综合征”“高楼综合征”等心理问题。
家庭矛盾:家庭关系和谐,晚辈孝顺,老年人就能获得较大的心理满足。反之,老人经济不独立,子女不孝,老年人易产生各类心理问题。
丧偶:丧偶是重要的一类生活事件,对老年人的生活破坏最大,所带来的心理问题也最不易克服。丧偶后,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复杂,悲伤和孤独感最为典型。
社会文化因素:良好的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良好的社会福利、丰富的老年文化活动,使老年人安度晚年,有利于积极心理的形成。如果老年人得不到社会、家庭应有的尊敬,被周围人所冷落,会使老年人丧失自信心,变得意志消沉。

(3)消极心理的自我暗示
由于身体功能的衰退,使老年人产生了“没有多少活头了”的消极心理,加上家中和周围人也把其当作“老人”来看待,又加重了这种心理。老年人一旦强烈地意识到自已已经“老”了后,便会对日常生活失掉积极性,丧失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从而加速身体的衰退,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心理状况,进入恶性循环。常见的消极心理有失落、自卑、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 与老年人的沟通方法和技巧
(1)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
①光线充足,使交谈双方能清楚看到对方;对于身体虚弱或者性格内向的老年人,应选择光线柔和、远离噪声、安静清洁的环境,尽可能避免外在环境对老人的干扰。②理想的沟通距离:交流双方相距0.5m-1.25m,对于有听力障碍的老年人,交谈距离可适当缩短。

(2)恰当的语言沟通
①以适宜的称谓称呼老人;②说话速度适当放缓,给一定时间让老人反应,切忌催促;③说话语气平和、沉稳,切忌生冷、粗暴,语气语调不宜过高;④语言通俗易懂,简单明确;⑤语言内容要有针对性,根据老年人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文化背景的个体差异而异。

(3)良好的非语言沟通
①态度从容、镇定,倾听时应面带关怀亲切的微笑。在老年人倍受病痛折磨时,应收敛笑容给予关注、同情的目光,表情自然而不做作;②身体略微前倾,体现一种全心投入的态度,注意不要交叉双臂或过于紧绷身体;③保持良好的目光接触,表达真诚的关切、支持与重视,在倾听过程中,以间断性地扫视对方的眼睛为佳,注视时间不要过久,以免使老年人感觉紧张;④恰当的肢体动作;⑤适时的抚触。

(4)沟通注意事项
①不随意打断老年人的陈述,或有意无意地引开话题;②保持中立,不按照自身的价值观来评判对方言行;③遇老人反复唠叨往事,可让老人喝杯水,顺势引开话题。

3. 特殊状况下的沟通
(1)与听力障碍的老年人沟通
①鼓励老人带助听器;②面向老年人,让其看到交流者的面部表情和口型;③可加强眼神交流和肢体语言的表达,如老年人希望得到回应时,可将面部表情适度增加,点头幅度可加大;④对有文化的老年人可以用书写的方式进行交流。

(2)与视力障碍的老年人沟通
应加强言语方面的回应频度与乘坐轮椅的老年人沟通,可以在安静的户外环境中,边推轮椅边倾听老年人的述说,并不时低头对其反馈。

(3)与卧床的老年人沟通
根据实际情况或站或坐,靠近床边,身体前倾,以利于交流。

4.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老年人各器官结构和功能逐步衰退,再加上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经济条件、人际环境等的变化,常会给老年人心理健康带来影响。

(1)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是老年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以持久的情绪低落、焦虑、迟钝和频繁的身体不适为表现。①情绪低落,兴趣减退,重者悲观绝望;②反应迟钝,主动言语减少,自我评价降低;③计算力、记忆力、理解判断力下降,言行迟缓;④活动减少,回避社交,重者出现自杀倾向和行为;⑤常有食欲不振、口干、便秘、乏力等表现;⑥早醒较常见。

早期发现:关注情绪低落持续二周以上者,了解老年人相关的生活事件。

增强自信:帮助老人参加日常活动,量力而行,争取达到既定目标,增强自信。多肯定、表扬和鼓励,避免“没用”、“不行”等消极语言,避免强化负性情绪。

利他活动:引导老人参加各类活动。帮助老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或者一些老年社团活动,使老人从他人的赞赏和感谢中得到被尊重、被需要的心理满足。

认知治疗:鼓励老人表达内心感受,了解抑郁的相关因素,帮助老人正确评价自己的人生,纠正对自身的消极评价,改变自卑认知。

心理支持:利用社会支持力量改善人际关系,理解、关心、尊重老人,体贴、陪伴老人,让老人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从中得到快乐,走出抑郁心境。沟通时提供非语言支持,例如紧握其双手,给老人以信心、支持。利用开朗、积极的情绪来感染、影响老人,善于利用群体的积极氛围来影响老人。

安全管理:任何自发地谈到自杀念头或曾经考虑自杀、了解死亡方法和重度抑郁症患者,都应视为处于高度自杀危险中,应住院治疗。平时注意家中危险物品的保存,及时发现老人的心理动向,预防意外事件发生。

(2)失眠
表现为老人对自己的睡眠时间或者质量不满意,影响自天的社会功能,白天乏力、困倦、注意力不集中等。了解睡眠情况,分析原因。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安静、整洁,寝具舒适,心情放松,室内温度20C、相对湿度60%左右,灯光柔和。

保持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睡眠习惯:合理、科学安排饮食;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不过度饮酒、不吸烟;避免晚餐过多或过少、睡前大量饮水、睡前喝浓茶、咖啡及日间睡眠过多;有规律锻炼身体,保持一定的体力活动;每晚同一时间上床和起床,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促进睡眠策略:①如不能入睡则起床,适当活动至有足够睡意才上床入睡;②维持一致的觉醒时间;③限制午睡时间在30分钟内;④放松疗法:采用深慢的腹式呼吸,放松全身,想象自己在海边或沙滩上,任凭微风拂面,忘却烦恼,诱发睡眠,也可练气功和太极拳。此外,可以睡前泡脚,饮些热牛奶,以助睡眠。

遵医嘱用药:中、重度的失眠及合并其他疾病的老人,遵医嘱用药治疗。

(3)焦虑症
表现为:①急性焦虑发作一般可以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以不安、惊恐为突出表现,老年人慢性焦虑表现为敏感、易激怒,好发脾气等;②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如心悸、口干,易怒,好发脾气等;③坐立不安,来回踱步,或眉头紧锁、姿势紧张等,可伴有紧张性头痛,四肢震颤等。
促进老人倾诉:诱导老人表达内心感受,了解焦虑的相关因素,同时,通过倾诉,渲泄心理。

安抚情绪:尊重老人的应对方式,体贴老人,态度和蔼,耐心倾听,运用触摸等沟通技巧使老人放松、安静,对有关因素作一些必要的解释说明和指导处理,疏导心理。

合理应对:根据老人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减轻焦虑。如:松弛疗法、精神胜利法、合理化等。可采取以下放松方法: 
深呼吸放松法:选择舒适坐姿,闭上双眼,用鼻深吸一口气(可默数4下),憋气(默数4下),然后缓慢用嘴呼气(默数8下),并在呼气同时放松肌肉。

凝神法:静坐后反复默念一个单词如“松”、“静”等,同时放松全身肌肉,以此来集中意念,放松身心。

协助处理生活事件,定期就医用药。

(4)孤独感
孤独是一种被疏远、被抛弃和不被他人接纳的情绪体验,表现为情绪低落,伤感,顾影自怜,社会活动减少。可使免疫力下降,导致疾病。老年人可能选择吸烟、酗酒等不良方式来排解。
丰富社区老年文化活动:树立敬老、爱老的社会新风,丰富社区老年文化活动,引导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常回家看看:子女应尽自已赡养、孝顺责任,抽时间常回家看看,和老人谈心聊家常,营造和睦的家庭气氛。

培养兴趣:引导老年人探寻家门内外无数休闲自娱之道,鱼虫花鸟、走亲访友,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社区搭建志愿服务平台,为老年人创造机会,培养各类兴趣。

扶持各类老年人组织:社区组织、扶持各类老年人组织,增强老年人的自助和互助能力。

支持丧偶老人交友和再婚:社区、家庭应为丧偶老人交友创造条件,支持再婚。

5. 典型老年病患者的沟通技巧
(1)肿瘤
是危及老年人生命的常见难治性疾病,肿瘤治疗在带给老人身体不适的同时,也增加经济上的压力。老年人常有焦虑、恐惧、绝望心理。其心理变化大致经过怀疑期、愤怒期、抑郁期和接受期四个阶段。

(2)患病初期
①多利用非语言沟能技巧,如坚毅的目光、充满信心的语言及适当的握手、抚触或拥抱等,平息惊恐不安、焦虑、绝望等心理状态;②引导宣泄情绪,尊重患者的应对方式,如哭泣、沉默、抱怨等等;③提供各类信息,协助妥善安排工作、生活上的事情,使之安心治疗。

(3)康复期
①积极倾听患者倾诉,启发他谈问题、谈过去、谈担心事、谈如何继续后续生活的打算,态度和蔼、言语亲切、音调诚恳,表述关心、同情和安慰;②解答、指导,用科学、严谨、有理有据的语言,消除老年患者的思想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③提供正面的榜样信息,利用图像、文字信息或者社区真实人物的现身说法,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帮助患者建立现实的目标;④建立心理沟通渠道、提供现实的社区和家庭内支持,增加信心,克服困难,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长期治疗和康复的心理准备。
 
背景资料:
新家庭计划·家庭发展能力建设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发展司
执行单位: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
“新家庭计划·家庭发展能力建设”项目专家名录

家庭保健
组长:汝小美
组员(以姓氏笔画为序):汤梦君 刘湘源 张拓红 邹燕

科学育儿
组长:蔡建华
组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健枥 王惠珊 关宏岩 施建农 徐凡 唐洪

养老照护
组长:侯惠如
组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晓媛 卢先 李昂 陈雪萍 周敏 姚莉 黄冠华

家庭文化
组长:翟振武
组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珊 张勃 李博 罗爽 祝薇

实施督导
组长:邹燕
组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晓媛 王彩霞 汝小美 羌洲 张拓红 李勇 姜晓梅 祝薇 蔡建华

“新家庭计划·家庭发展能力建设”项目培训教材编写成员名录

家庭保健
组长:汝小美
组员(以姓氏笔画为序):汤梦君 刘湘源 张拓红 邹燕

科学育儿
组长:蔡建华
组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惠珊 关宏岩 施建农 徐凡 唐洪

养老照护
组长:侯惠如 黄冠华
组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晓媛 陈雪萍 周敏 姚莉

家庭文化
组长:翟振武 祝薇
组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珊 张勃 罗爽

项目手册
组长:邹燕
组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晓媛 汝小美 张拓红 姜晓梅 祝薇 蔡建华

“新家庭计划一家庭发展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
主任:宋宏云
项目官员:吴小兵 杨亚楠 候筱玮 张玉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