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国小伙:我要去当地赚驻伊美军士兵的钱,1年后,他带着308万回到了家乡。

 四季视野 2023-03-09 发布于北京
2003年,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中国小伙心生一计:我要去当地赚驻伊美军士兵的钱。1年后,他带着308万回到了家乡。

完成这次创业经历后,中国小伙并没有选择在伊拉克停留,而是带着巨款回国生活,人生彻底改变。

这名中国小伙叫刘磊,他在伊拉克赚钱的方式既不违法也不犯罪,而是开餐馆。

刘磊开了一家中国餐馆,售卖的食物都是传统中国美食,并针对西方人的口味加以改良,最火爆的便是蛋炒饭和糖醋肉。
绝大多数美军士兵来就餐的时候,都会点这两道菜,总花费20美元。他生意最火爆的时候,刘磊一天就可以进账800美金。

不得不说,刘磊的创业,很大胆。

美军出兵伊拉克后的时候,刘磊是深圳某软件公司的程序员,这份工作看起来高大上,其实很费时间,对脑力和体力的消耗也很大,但是赚得钱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所以他一直想找机会创业。

刘磊觉得伊拉克战争后,必定会导致当地物资匮乏,如果能想办法找准当地人的需求,无论是美军士兵还是伊拉克民众,都会是庞大的顾客群体,这意味着有机会一夜暴富。

于是,刘磊辞去了光鲜亮丽的工作,只身前往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伊拉克是一个天气非常炎热的国家,再加上陷入战争泥潭,环境特别糟糕,空调这种在国内随处可见的设备,在当地就算有钱,也不见得买得到。刚到伊拉克的时候,刘磊很不适应,每天晚上都要用毛巾反复打湿,裹在头上才能勉强睡着。

除了生活条件恶劣之外,巴格达饱受战火摧残,软件编程行业根本没有发展空间,刘磊的技术派不上用场。

刘磊原本只是个打工仔,手里全部的积蓄只有3000多美金,要是这样浑浑噩噩下去,要不了多久他就会没钱吃饭了。

突然间,刘磊脑中出现一个想法,他看到外国记者聚集的酒店附近,只有一家阿拉伯餐厅。要知道,西方人并不喜欢阿拉伯风格的食物,反倒对亚洲,尤其是我国食物情有独钟。

刘磊心想,这些外国佬总要吃饭吧?刚好自己擅长烹饪,干脆在巴格达开一家餐馆。

说干就干,刘磊很快选好了地址,对店面进行简单装修后便开业了。

但起初一切和他的预期不同,由于战事紧张,各种突发情况比较多,很多外国记者都是随身携带面包和水,很少坐在餐馆里吃饭。
有些时候,美军和地方武装都会对街道进行“清理”,使得外国记者一哄而散,餐馆的生意更加冷清。

开业1个多月,每天的营业额最多才150美元,刘磊计算过,只有保证每天500美金以上的收入,他的付出才能得到回报。

后来,刘磊和外国记者聊天时,偶然听说当地有一片绿色区域,安全可以得到保障。而且,那里驻扎着许多美军士兵,他们吃腻了军营食物,肯定会乐意上街用餐,更何况是在美国十分受欢迎的中餐。

刘磊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所谓的绿色区域,发现这里果然有许多美军士兵,他们经常在街道上闲逛,寻找能够用餐的地方。但巴格达毕竟是战区,很少有人愿意在这里做生意,美军可以选择的东西不多。

虽然有些餐馆售卖薯条、炸鸡这样的美式食物,但是毕竟不能天天吃,刘磊内心认定,只要在这里开中餐馆,一定能大受欢迎。

刘磊还顺便搞了一次市场调研,他主动和美军士兵搭话,询问他们对于中餐的看法。没想到对方的反应出奇的好,纷纷期待这里开一家中餐馆,表示到时一定会去光顾。

不过,刘磊先前开餐馆,已经花光了大部分资金,他没有钱再租一间铺面。于是,刘磊找到当地一家最火爆的餐馆,希望和老板进行合作,由他负责出中餐菜品,赚到的钱分账。

但是这位老板对中餐不了解,也不是很感兴趣,断然拒绝了刘磊的提议。
正当刘磊重新寻找合作人的时候,美军突然接管了这家餐馆,改造成士兵宿舍。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刘磊四处闲逛的时候,偶然间发现不远处有一排民居,由于战火袭扰,老百姓已经跑光了。

刘磊找到房东,用非常低廉的价格,便租下了其中一间房子,他的中餐馆再次开业。结果和预期一样,美军士兵闻讯后纷纷前来用餐,有时候菜品都供不应求,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刘磊的成功,或许是因为他敢拼敢闯,是个奋斗的人,但他成功的背后,“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毕竟“险中求富贵”,风险越大收益越大,这样的人生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选择的,也并不是每个人选择后就能成功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