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指南解析】孕期饮食营养管理防范子痫前期

 ShirelyLee001 2023-03-10 发布于福建

子痫前期(PE),是一种以妊娠20周后出现血压升高和(或)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可累及全身多个重要器官和组织的妊娠期特有疾病。子痫前期是全球范围内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患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疾病的预防是临床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达成共识的是孕期饮食营养过剩或不足及某些营养元素的缺乏均可能增加子痫前期的发病风险,因此,孕期饮食营养管理对于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大有裨益。

图片
图片
一、孕期指导与PE

从妊娠早期开始,进行孕期营养教育,个体化膳食指导,制定食谱,进行营养干预和随访,使孕妇孕期营养合理化,对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有一定的作用。


图片
二、孕妇体重与PE

与母亲营养相关的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和孕期母亲的体重检测受到临床关注,体重的增长,与营养不均衡有关,高脂肪、高糖饮食、久坐不活动、减肥、吸烟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孕产妇体重指数变化增大,PE的患病风险上升。检测显示孕期正常BMI为23.5±3.7,PE孕妇平均BMI为25.3±4.8,随着BMI的增加,PE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图片
三、多种营养素与PE

虽然子痫前期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有研究报道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可能与某些营养素有关,孕期适当补充营养素可能降低子痫前期的发病风险。钠:根据我国孕期妇女膳食指南,推荐每日摄入加碘食盐小于6g。钙:推荐对于低钙饮食妇女及子痫前期高风险妇女,每日补充至少1g钙剂。此外,也有研究表明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B12、锌及硒的摄入量不足,与PE发病有一定关系。


图片
四、注意追踪孕期营养状况

孕期各种营养物质的供能比,蛋白质15%~20%、脂肪20%~30%、碳水化合物55%~65%。除了应当做好定期的产前保健,对于有PE发病风险的孕产妇,孕期应当适度增加孕期检查的次数,注意维持营养均衡,主要是监测血压的变化,还应当通过定期检测相应的血液学指标、尿液指标、血生化、胎儿宫内状况等,及时发现异常,给予相应的处理,使妊娠相关风险降到最低,保障孕期安全。


参考文献:刘希婧,周容.孕期饮食营养管理防范子痫前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34(05):508-512.DOI:10.19538/j.fk2018050110


作者:折静

来源:西交一附院妇产科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