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与君共修,同登善域。
洒脱 ![]() 穷通顺逆皆有定数的说法并非迷信。定数就是因果规律,这是以往所造善恶业所形成的必然性力量。“命里该有终须有,命里无有莫强求”说的“命”也是这个意思,并非全是消极的说法。 宋朝的卫国公赵雄在未显达时非常贫穷。当他母亲健在时,他因无法供给她度日,为此夫妇常相对哭泣。有一天在院里捡到一锭银子有二十五两重,才得以维持生活。后来他当了宰相,依照惯例要给他一百锭银子,但拿到手后却发现少了一锭,正想隔天去问管钱的官员时,当晚梦到神明说,你在某年某月已借用过一锭银子了。这个事情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还是有它的积极意义。人的富贵不是争来、骗来的,也不是求来的,而是修来的、奋斗来的。有句话叫做求之不得。求之尚不得,强求何以可得呢?那如何方可得到呢?舍得。即要通过奉献布施、积极努力的方法才能得到,这就是孟子讲的“强为善”的办法,即强力地去做善事。 传统文化典籍中有许多善有善报的事例。比如说,韩琦无钱济人,便捐衣服器物等等,后来做了丞相。台州的应秀才卖田地救遭遇灾难的妇人的命,后来做了尚书,子孙都中科甲。查道参加会试没有盘费,亲族助钱三万上路,路上遇到一个朋友要卖女葬亲,便把盘费全部资助了他。当年的考试没有参加,但在下科中了进士,后来高寿善终。 民间有很多关于不可强求的说法,比如“捆绑不成夫妻”“强扭的瓜不甜”“强按牛头不喝水”等,讲的都是这个道理。谋求名利地位亦然,有的人不在正道上努力,专在歪门邪道上强求,结果不是强求不得就是得而复失,甚或东窗事发导致身败名裂,即使一时名利双收,最终难逃因果报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