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仁杰:读《孔雀东南飞丛谈》随感

 新用户7391BFGL 2023-03-10 发布于安徽


读《孔雀东南飞丛谈》随感

安徽怀宁  夏仁杰


  在2023春节间,我从朋友处借得一本《孔雀东南飞丛谈》,我乘着年间假期,将此书孜孜不倦地读了好几遍,每读一遍都有新的认知,让我对原来在高中学过的《孔雀东南飞》一文更进一步加深了理解,更加深入、准确、全面地感触到了这“长诗之圣”的韵美,以及它的历史背景、指导思想和现实意义。
  一,对《孔雀东南飞》一诗中的模湖不清的字、句,得到了满意的解答。
  在高中读书时,曾经对学过的《孔雀东南飞》一诗一知半解,对其中有许多的字、句的注释有所疑惑,甚至怀疑有些章节“失实、混乱”等。其是不然,是我们水平有限,认识肤浅,理解不透彻。通过对《孔雀东南飞丛谈》一书的反复研讨学习,终于明白了,过去我们认为的“瑕疵”之处,原来正是此诗的闪光点。
  例如:“君既若见录”,原课本注释为“既然蒙你记着我。录,记。”此注解我就觉得比较含混,未能紧扣字词。这“若”字解释为“承蒙”之意,是谓动词不妥,而《孔雀东南飞丛谈》一书中,河南社旗一中程允生老师,把“若”字注释为“这样”,即是指示代词,全句释为“你既然这样记着我”,这就把原句中的每个字的意思准确无误地都落到了实处,解读起来贴切自然。
  又如:“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原教材把“恨恨”注释为“愤恨到极点”。让人误解为“两人愤恨到了极点”,我也认为这样的注释很不符合本句之意的。而在这本丛谈中,安徽蚌埠学院的谢政伟老师,把“恨恨”注释为“恋恋不舍”之意,那才是恰当不过的。


  还有像“大人故嫌迟”中的“故”应释为“还是”,而不应释为“故意”;像“便可白公佬,及时相遣归”中的“相”,是称代性副词,应释为“把”,不应释为“互相”......等等,这样的例句太多,让我学习匪线。
  二,对《孔雀东南飞》悲剧探因,得到了新的解读。
  《孔雀东南飞》这首代表汉乐府民歌艺术高峰的长篇叙事诗,千百年来被人们所广泛传诵,有不少文人学者对《孔雀东南飞》悲剧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各抒已见,不与类同。通过对《孔雀东南飞丛谈》一书的认真学习,对此故事悲剧的探因,我认为应从社会环境、人物性格、婆媳关系、家庭关系等方面来探究,因此我归纳为以下两点:
  1,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系。
  《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建安(公元196-219)年间,那是一个非常封建的年代,封建礼教束缚和捆绑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身自由,以什么“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来约束女性,恪守妇道;以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来维护法定婚姻,倡导男尊女卑等等。这些不合理的封建愚昧的条文与谬论,为毁坏人们婚姻家庭关系埋下了伏笔,造成了历史上许多的人间悲剧。
  不仅如此,而且在那时还有“七出三不去”的法定汉律,既“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者去;多言去;盗窃去”。也就是说婿妇犯有这七项情形之一者,丈夫或公婆即可休弃之。
  刘兰芝既是“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勤劳能干,知书达理;又是“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从容温婉,美丽聪慧。而在焦母眼里则是“此如无礼节,举动自专由。”这犯有“不顺父母去”之理由;再由于刘兰芝与焦仲卿结婚二、三年未育,犯有“无子去”之嫌疑。故此焦母滋生了休弃刘兰芝的念想,这是酝酿此悲剧的“源头”及其“导火线”所在。
  2,与诗中的人物性格有关系。
  此诗中涉及的人物,除了刘兰芝与焦仲卿两个当事人以外,还提到了焦母,刘母,刘兄等人物,这里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各有特色,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仔细品味,就不难发现他们每个人都脱不了干系,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和制造了这场惨痛悲剧。
  (1),焦母无疑是强悍、蛮横、控制欲极强的一个女人,焦母的人格是畸形的、扭曲的:刘兰芝“三日断五匹”,她是“大人故嫌迟”的刁蛮;仲卿“堂上启阿母”说:“女行无偏斜”,她是“吾意就怀忿”的无理;仲卿“长跪告”,她是“槌床便大怒”的暴戾;仲卿恳切表决:“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她是“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的专横;刘兰芝回家临行前“上堂拜阿母”,她却“怒不止”的无情.......焦母所做的这一切是不可理喻的!她是导致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是罪魁祸首之原凶。


  (2),刘兰芝天生丽质,有着“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的才艺,从小就培养成为“不堪驱使”的自尊、好胜、刚烈、执著的性格,与焦仲卿结婚后的几年里,处处不敢“进止敢自专”的自由,常常忍受着“君家妇难为”焦母的刁难,总有“心中常苦悲”之感。这对于刚烈倔强的刘兰芝而言,她无法忍受,且毫不妥协,决不屈从,久而久之,毅然自请“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刘兰芝完全是一副刚硬不屈的心理。另外,她为了那“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的誓言,毫不犹豫地“举身赴清池”。这不是刘兰芝偶然的一时心血来潮与冲动,而是她刚烈的性格,造成了这必然注定的结果。
  (3),焦仲卿是一位软弱迟钝,且缺乏主见的人。当焦母与刘兰芝婆媳之间产生了矛盾之时,他却不去做做她们之间的勾通工作,在背地里哄哄妻子,劝劝母亲,反而是责问焦母“何意致不厚”,激化了矛盾;当刘兰芝“及时相遣归”时,焦仲卿没有即及时哄劝,却让她“暂还家”;当刘兰芝“鸡鸣外欲曙”盛妆打扮后,还是“事事四五通”与“纤纤作细步”之时,焦仲卿却没有发现刘兰芝的“恨恨那可论”之心,更没有阻止她之意;当焦仲卿得知刘兰芝被其兄逼改嫁之时,不问清白,却讽刺她“贺卿得高迁”,说什么“吾独向黄泉”,致使刘兰芝更加坚定以死抗争的决心,更加进一步激起了此悲剧的发生。
  (4),在那“长兄如父”的年代,因刘兰芝的生父已故,那刘兄的话就是命令。刘兄不仅是暴戾自私,冷酷无情的,而且是唯利是图,攀富攀官的小人。当太守五郎来求婚,刘兰芝有“女子先有誓”的不想改嫁之时,刘兄则是“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的逼嫁,这样无形之中把刘兰芝逼进了深渊,导致她走向了“死路”绝境。刘兄是点燃焦母设下的“导火线”的真凶。
  (5),寡居多年的刘母对刘兰芝从小就进行“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的精心培养,造就了刘兰芝德艺双全的同时,娇惯顺从刘兰芝也是不可避免的。从后来刘母拒绝县令之媒,依刘兰芝之言“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与对态太守五郎的求婚是“老姥岂敢言”之中,可见刘母正是养育刘兰芝好胜刚烈性格的温床。这是其一。
  其二,当刘兰芝从焦仲卿家“不图子自归”时,刘母先是“大拊掌”,后是“大悲摧”,且惊讶地说“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她不去理解女儿痛苦万分的心情与支持女儿的行动,却感到羞辱与充满责备,无异于给刘兰芝当头一棒;当刘兰芝被刘兄逼迫改嫁之时,没有得到刘母一点的帮助与安慰,反而是“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的催促与要求,让刘兰芝彻底绝望,更增加了刘兰芝必死无意的决心。故而言之:刘母成为了焦母与刘兄的“帮凶”。
  综上所叙,《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既具有社会的制度性,也有离不开家庭及
  其个人的因素,它是复杂的、多元的、立体的。
  三,对《孔雀东南飞》的价值,得到了更高的评价与解讲。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乐府体的叙事长诗,卓而不
  群,特立独行,堪称为封建时代爱情的千古绝唱,它与《木兰诗》妙称“乐府双璧”,被沈德潜赞为“古今第一长诗”,被王世贞誉为“长诗之圣”,且广为流传,经久不衰。通过对《孔雀东南飞丛谈》一书的深入解读,我认为孔雀东南飞》的价值及其亮光点,正如刘爱霞所讲的那样,主要表现在下面两点:
  1,光彩夺人的诗意美
  《孔雀东南飞》这首叙事诗蕴涵着光彩夺人的诗意美,读罢此诗无平辅直叙、枯瘠乏味之感,而是多处巧妙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方法,叙事与抒情水乳交融。
  (1),诗中常常用“连绵字与叠字”方面的民歌特色,如:“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等等的连绵字;如:“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等等的叠字,从而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主情性的特点。


  (2),诗中在叙事中多运用抒情文字的穿插,大大增加了感染力度。如这样的感叹:“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等等,精练准确地表达对此爱情悲剧的那种满腹惆怅、感慨万千的感情;诗的结尾又用浪漫的手法,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情感爱情生活的追求,给人一种诗的意境之美。
  (3),全诗皆用五字一句,字字珠玑,一字千金,且多用排比铺成与夸张虚写的手法。如:“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等排比句;如:“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等夸张句。渲染了气氛,增加了气势,加强了艺术效果。
  (4),在诗中常是用第一人称去叙事,这是古代叙事中罕见的,如:“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等等,有一种独特的娇嗔风味,诗意的唯美。
  2,震撼人心的悲剧美
  《孔雀东南飞》全诗按刘兰芝与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
  来叙述,通过描写了聪慧、勤劳、知书达理、多才多艺、忠贞不渝的刘兰芝的悲剧命运,潜在着一种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悲剧美。
  (1),以“兴”起悲。诗的开篇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比兴手法,比喻刘兰芝与焦仲卿情意绵绵夫妻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为全诗定下了悲的基调,“悲”成为贯穿全诗的感情线索,情调凄婉悲戚,令人黯然神伤。
  (2),以“才”衬悲。诗中两次写到刘兰芝从13岁到16岁能织素、裁衣、弹空篌、诵诗书等,不仅多才能干,而且是“三日断五匹”、“昼夜勤作息”的勤奋劳作,不惜笔墨,大肆铺排。反衬出刘兰芝被遣的可悲性。
  (3),以“美”衬悲。刘兰芝不仅有“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的外在美,而且有在焦家“奉事循公姥”的精心伺候焦母和被遣时还大义凛然地叮嘱小姑子“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的心灵美,反衬出刘兰芝被遣的伤悲感。
  (4),以“爱”衬悲。刘兰芝与焦仲卿之间的感情,是“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爱之深切,是“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生死之恋。却付出了刘兰芝“举身赴清池”与焦仲卿“自挂东南枝”的生命代价,以此来强化了诗的悲剧色彩。
  (5),以“景”衬悲。诗中既有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如“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等等,以眼前之景来渲染悲剧气氛;又有运用了“以景衬情”的,如“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等,以车、马、轿、装饰、彩礼、从人等等的景物,来衬托焦刘“生人作死别”悲剧的无限悲叹。
  总而言之,《孔雀东南飞》中的焦刘二人的爱情是难能可贵的,是发人深省的,也是十分凄美的。它是对《孔雀东南飞》文化本身的超越,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是我国民族爱情昏黄历史上的一个亮点,可唯有稀有,几经绝唱。不论谁读了这首美丽的叙事长诗后,都会心灵为之震撼,思想为之净化,耐人寻味。但愿人间爱情甜蜜,岁月静好,不再有“徘徊”的孔雀!

责编:丁松  排版:夏显亮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夏仁杰,男,笔名筱樟,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协会员,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安徽省报告文学协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协会和学会会员,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学会会员,安庆市和怀宁县作协和诗词学会会员,其报告文学、小说、散文、随笔、诗歌、古诗词等叁百余篇(首)刊登于《中国文艺家》、《中国乡村》、《中国教师》、《中华文学》、《中华诗词》、《奔流》、《今古传奇》、《名汇》、《渤海风》、《世界华文作家》、《散文百家》、《江河文学》、《速读》、《参花》、《文学讲堂》、《文学时代》、《文絮》、《小小说大世界》、《当代文学》、《文学世界》、《文化时代》、《北方文苑》、《文学家》、《世代作家》、《北方文化》、《浣花》、《文学百花苑》、《人文之友》、《文学欣赏》、《皖风徽韵》等国家级及省内外报刊杂志,且有多篇作品获奖。著有《晚翁醉故园》散文集。

投稿须知(向上滑动)

  孔雀东南飞微刊旨在宣传孔雀东南飞文化,推崇精品,力主打造高品位纯文学平台,竭诚为作者服务,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

  一:投稿

  本微刊只刊发原创首发文章,作品要求立意新、充实、耐读,拒绝平庸之作。投稿请关注孔雀东南飞微刊。1:稿件以word文档在邮箱附件形式发送。并附作者简介及照片,并注明真实姓名,地址。2:投稿须原创首发,切忌一稿多投。若两次非首发而受原创保护不能发表的文稿,平台将拒发作者后续作品。3:来稿两周未见发表,作者可自行处理。4:来稿请作者认真审稿,杜绝错别字,通篇文章超过5个错字平台拒发稿费。5:小小说、散文投稿邮箱:605262707@qq.com。

  二:稿费和赞赏款

  作品发表一周为推介期,阅读量达300,留言15条,基础稿酬20元,阅读量达1000,留言20条,基础稿酬30元,阅读量达2000,留言30条基础稿酬40元,最高上限50元。发放稿酬时间第二个周末。

  赞赏百分之八十归作者,百分之二十归平台运营费用。不足10元不予发放。赞赏在赞赏款到账后发放。

  稿酬发放请加微信:xxy082003,赞赏款发放微信:ds15056650789如联系不上作者,稿酬和赞赏款视作放弃。

  所投稿件文责自负,如有剽窃之嫌,本编辑部将取消其全部待遇。

            孔雀东南飞微刊编辑部

             2022.2.1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