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本来无忧,且空空本有一份安然寂在。

 刘如培 2023-03-10 发布于河北

1

转眼之间,30多年过去了,又一转眼,到了古稀之年,才愈发觉得生命短暂。

常问自己,这一世到底够不够自己见得一颗不动之心,且安于那,定于那,净观所有。

经过重重经历才明了,一念有天地,刹那见迷悟,归于心就在此刻,拨云见日即在当下。

2

除了走向内在,开始净观练习,收回散发出去的糊涂力量,便能安于己心,得祥和之空净。

否则,不停往外攀,向空中楼阁追逐索取,依然是在心影中徘徊打转,愈发无力,就难见心之光明,难得心安。

不过,有一刻终将明了,一切境遇内容都在我们自己的觉知里,万般变幻,也走不出自心的宽广与无限。

3

落于实际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去真诚对待外在的每一个发生转变,以及诚心接纳内在的每一份感受状态。

包括这个身体亦是如此,他的喜怒哀笑,他的种种经历,我们都来释怀接纳,只因他也是这万千角色中的一员,他也是这整个生活,整个世界,整个生命中的一部分演绎。

说到这里,请试图问问自己,这整个生命或是世界里的万事万物,它被谁而察觉到,它一直在被谁所唯一包容,它的源头根本是在哪里。

它是不是安然处于你自己的觉知之中,它是不是你自己的一念呈现而来,这纯然觉知之中的一切内容,不过是片片光影而已,包括你的身体角色亦是如此。

4

你本是这纯然觉知,这世间万物都藏于你自己这里,这种种人事物都是你自己的一部分,所有存在都是自行在发生与演变或是消失,它们好似荧幕中的剧情。

既然你已明了一切存在与呈现,都是你自己的其中一部分,那么你就不会再去和谁较真与谁对抗了。

无论这境遇再怎样改动,不管这身体能留存多久,你都知道它们绝对走不出你自己,它们种种形态,有形或者无形,也都是你自己的种种分支而已。

5

好,讲到这里,我们说自己就是这一份纯然觉知,是这万物的一个原点,一念而已。

那么这一念又是从何而起呢,是寂然的心地,由心而起,也就是万物生命真正的这一片承载。

在这一片纯净的心地之中,不会黏附任何一念一相,它本身就是清静无忧的,它才是我们真正的自己。

6

从一开始提到的万物世界,到假以为真的身体头脑,再到后来的纯然觉知,落于心地,其间的每一份递进,都是同一个你自己的幻化呈现而来。

那么心地的源头又是什么,心本空,讲到最后,我们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回过头,又感觉什么都是,所以是与不是,这一切万有都是在自然流动,根本没有一个可以插手的“我”。

回顾这一生又一世,万般带不走,身体亦然,所以我们无从执着,我们本来无忧,只是空空、本有一份安然寂在。

无为之道

写于2023.3.1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