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最安静的诗,做最冲动的人

 光宇阵 2023-03-10 发布于上海

图片

1

王维此人,平常话少,不是太活跃。

走路的时候,他总是眉头微皱,若有所思。

给人的印象,他就象一尊沉默的石佛(所以后来真的成了诗佛)。

他的绝活,是他的诗句。总能在不动声色中,带给人情绪万丈。从古至今都有不少人偏爱他。

每个人都只能活一辈子,都有权通过文字来表达对这个世界、对他人的看法。

其实,很难说王维是绝对的佛系,因为我在他诗句中看到的,还是对生活的热爱,要积极地入世和活着。

也就是说,他能把其他人尤其是贩夫走卒们,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这就是'大爱',是很了不起的一件种心态。‍‍

可是与世道人心相比,一个人的能力实在太有限,也许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所以王维的笔下,不管山水田园,抑或边塞送别,表达的都是一种深深的无奈。

世间的热闹,大部分是人造的,目的是为了远离孤独。‍

就算再热闹,它的根子和底色,都是万古的悲凉和孤独。‍‍‍

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现实。‍‍

2

一切都追溯到王维10多岁的时候。

跟其他著名诗人相比,他出来混的时间最早(15岁即进长安应试)。

他与李杜的仕途经历,是非常相似的。

终其一生,他们身上都寄托着家族的厚望,雄心万丈地,想有一番大的作为,后来遭遇挫折,看清现实,理解现实,接受现实。

然后,慢慢对官场失去兴趣。

不一样的是,在唐代几位大诗人中,王维的家世最好(父母都是大姓),起点最高(状元出身)。

但命运就喜欢跟人开玩笑,王维的一辈子,共有两次大的挫折。


第一次,王维工作没几个月(天天与王公贵族们厮混在一起),因黄狮子事件而开罪玄宗,被贬济州,做了个仓库保管员。

那时候,王维才20岁出头,如果说他打破了历史上被贬诗人的低龄纪录,应该不会有异议。

那一次他摔得够重,曾经以为的成功之道,轰然倒塌。

被锋利的现实切割,他变得像《鹿柴》里写到的青苔一样,默不作声,悄然长在角落,不再期待“明月来相照”。

如果说最初他还有点'燃系',那后来他变得'佛系'了,刚好他的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徒,他精神上有佛学的基因。‍‍‍‍

一切出乎意料,但顺利成章。‍

3

第二次,看起来是一次层次的精神煎熬。那是他多次起落之后,面对国家的暴乱。

他被叛军抓住了,著名文盲安禄山对他产生了浓厚兴趣,想让他给'新政府'歌功颂德,多写些马屁诗。‍‍‍‍‍‍

王维当时一定也在埋怨自己的才华和名气吧?就像一把双刃剑,成也诗歌,败也诗歌,如果是一个普通人,是会被叛军忽略和放过的吧?

那种压力,使得王维透不过气来。

在叛军锋利的砍刀面前,王维一直在想办法逃避,但即使服用大量巴豆装病,也无济于事,他还是被任命为伪政府的给事中(与长安陷落前的官职一模一样)。

不久,政府军收复洛阳长安,本来就内心羞愧的王维,背上了更加沉重的精神枷锁。

这时候,又是文字和友情挽救了他。有人说,他冒险写过一首表明心迹的诗,说明他的心仍然是向着大唐的;他的弟弟王缙向皇帝提出,要自降官职,为哥哥求情。‍‍‍‍

最终王维捡回了一条命(当时很多被认定变节的人,都做了刀下鬼)。‍‍

但他的余生,再也难从这种羞愧中走出来,很多历史资料都证明了这一点。

那剩下的唯一选择,就是继续写诗。

跳动于笔端稿纸上的小精灵们,使他的内心返璞归真,重回宁静。

而曾经的轰轰烈烈,早被时光烧成了灰烬。

4

如果认真读一读王维的传记和相关史料,你会发现,他是一个外表冷淡寡言,但内心狂热冲动的人。

这是有证据的。

在中国古代大诗人中,应该没人比他写的送别诗更多,这是他写作的重要灵感之一(另外一个是田园山水大自然)。

而其中的佳作也比比皆是,很多普通人因为他的送别诗,顽固地留在了历史上。

比如元二、祖咏、祖自虚、李使君、钱少府、綦毋潜、胡居士、晁衡、张判官、赵都督、刘司直、陆员外……‍‍‍‍‍‍‍

感觉在送别朋友同事的时候,王维的灵感特别容易被触动,甚至有些冲动。

他从小就很注重内心的修炼,感情尽量不外露,但是面对友人,他还是控制不住,屡屡破防。‍‍‍

对每个送别的对象,他的感情可能稍有区别,但总体能看出一片赤诚,他总是流泪,感叹与好友聚少离多,人世间的变迁不居。

就像300年后苏东坡感叹的那样,'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内心狂热(活跃)的另一个表现是,像杜甫和白居易一样,他也擅长引经据典,写过不少讽刺社会现实的诗,这其实与人们对他脸谱化的认识不太一致。

其实世界上的事,远不是非黑即白,非友即敌。

人也是一样的复杂难辨,很多时候是矛盾甚至分裂的。

中国历史上最会写山水田园诗的王维先生,也是多面的。

多面的王维,才是真实的,可感的,有魅力的。

5‍

白居易年老之际,当时刚执掌最高权力的宣宗李忱,曾想让他当宰相,可惜不久白老就以75岁高龄去世。

这种时间上的错位和遗憾,王维也遇到了。

他去世前后,以其诗句谱曲者众,成了社会时髦。

唐代宗继位后,以粉丝的身份疯狂地搜寻他的诗句。他还在王缙进献的400多首诗歌集子上作批示:卿之伯氏,天下文宗。

“王爱卿啊,你大哥真了不起,他是天下文坛大宗师啊!”

一生与权力若即若离、钟情田园山水的王维,如果还在世上,听闻圣上此言,他的内心,是起伏不已,还是波澜不惊?

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只知道,王维以他天生敏感的心,到这世上真实地走了一遭,他写最安静的诗,做最冲动的人。‍‍‍‍‍‍‍

至于他为什么不屈服于李林甫,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为什么同样作为诗坛千年才出一个的奇才,他居然没跟李白成为好朋友……这些都不重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