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玩手机游戏的孩子是越来越多,尤其是到了各种假期,家长的手机就长期被孩子霸占着打游戏,就连家教君才7岁的小侄女,一放假就抱着妈妈的手机打王者荣耀。尽管现在很多游戏公司也出了所谓的有防沉迷和实名登记等举措,但在家教君看来,效果微乎其微。 这不,就在10月初,长春市民卢先生接到银行打来的电话,称信用卡逾期未还款。卢先生一惊,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竟然一个月内少了14700多元钱。钱去哪了?后来得知是13岁的儿子偷偷购买游戏装备充值用了。 其实近年来,孩子乱花钱的事情层出不穷,早已不是新鲜事。 人们从一开始对游戏公司、充值平台的声讨再到对父母的指责,最后留下的是深深的反思: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花钱如此大手大脚? 归根结底是家庭教育中,对孩子金钱观念的缺失。许多家长觉得孩子年龄小,不应该让他们接触钱,还有一些家长溺爱孩子,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以至于孩子认为钱是很容易得到的东西。 没有金钱意识,孩子就会做出很多不理智的行为。比如游戏的大额充值、给主播巨额的打赏、甚至把钱当废纸撕着玩……有些损失可以追回,有一些就无法挽救了。 所以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念极为重要,它包含了孩子未来的价值取向。 1、教孩子认识钱的价值 许多家长害怕孩子有了钱就乱花,形成拜金思想,平时尽量不让孩子接触金钱,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对金钱没有概念。 孩子对钱的多少没有概念,就会出现花钱大手大脚的情况。因为他不知道100元对于家庭是什么影响,不知道1元和100元有什么区别,分不清一件物品是否物有所值。平时购物时可以让孩子参与到结账环节,认识每一面值的钱,教给孩子多少钱能购买多少东西,慢慢培养金钱的流通和价值概念,明白什么值得买什么不值得。 2、让孩子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钱是怎么来的?肯定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日常生活中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家里的钱都是父母通过辛勤工作赚来的,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而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英国有一项调查显示:通过打工赚取零用钱的孩子比家长给零用钱的孩子更懂得节约。 有条件的时候可以带孩子体验一天家长的工作,或者观察饭店的服务员、路边的商贩、街上的交警等等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告诉孩子工作和报酬的关系。也可以在家模拟工作环境,或者年纪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带他做一些废品回收、贩卖小物品的生意,进一步体验赚钱的辛苦。 另外不建议家长把零花钱和家务、考试挂钩,这样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和学习主观能动性,会让孩子把自己的义务当做交换条件,影响亲子关系。 3、让孩子有支配钱的能力 孩子平时的零花钱和压岁钱要让孩子自己支配,如果担心孩子乱花钱,可以引导孩子制定财务计划。 比如对日常消费进行分类,用来购买文具、零食、玩具的,用来学习交学费的,用来储蓄的,每一笔钱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金额,让孩子在规则之内自由支配零花钱,家长从旁辅助引导,培养孩子理性消费、生活规划、财富管理等能力。 4、分清虚拟货币和现实货币 许多孩子在游戏中充值是因为他分不清虚拟与现实的区别。在游戏设定中一般会有两种交易方式,一种是通过完成任务、赠送等方式获取的,另一种则需要充值获取。游戏中的钻石、直播平台的打赏礼物都是需要用钱买的,但由于孩子不知道这种关系,误以为虚拟支付与现实货币没有关系,就会出现新闻中的情况。 家长无需限制孩子玩游戏的权利,只要在平时告知孩子哪些道具是需要充值购买的,如果想要就要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即可。 5、不要让孩子轻易得到钱 通过之前的新闻可以发现,这些熊孩子之所以短短时间消费巨大,原因就是他们太容易得到钱了。家长手机支付直接绑定银行卡,只要孩子知道支付密码就能轻易充值。 这也给家长提了醒,不要在手机绑定的银行卡里存太多的钱,最好把存款和日常花费的钱分卡存放,手机上的支付密码和银行卡密码也要定期更换。另外家里也不要存放大量现金,一是不安全,容易被偷、忘记或者被孩子损毁,再一个造成资金站岗。 如果出现了孩子在游戏上的巨额花费该怎么办呢?如何追回钱财:去找客服,先说小孩充了多少钱,报上QQ号和他所在的区,说出游戏ID,就是他的游戏名,态度诚恳点,充钱的时间不能超过12个月,说不定腾讯就原价返回给你,成功机率百分之七十五 如何教育孩子:在小编看来,先打一顿再说别的吧。哈哈,开个玩笑,在前几天,我们也上写了一篇关于孩子拿奶奶手机充值游戏的文章,小编认为那个孩子的父母处理问题的方法可以借鉴一下。父母让他在假期收废品挣钱来还给奶奶。 这个法子既能让孩子知道钱财来之不易,体会到挣钱的辛苦,还能让他知道自己做错事应该接受惩罚,提升了孩子的责任心。真是一个很nice的办法呢! |
|
来自: 新用户5129zxSn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