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军长征的四个方面军及10个军团

 高山流韵 2023-03-10 发布于河南

百一夫
2020-09-07
阅读 7893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参加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共有四个方面的红军:
第一个是中央红军,后称为红一方面军,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陕西省延安市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第二个是红二十五军,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的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的延川永坪镇,与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是最早到达陕北的红军 ,后编入红一方面军

第三个是红四方面军,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第四个是红二、红六军团,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的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后与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红军,是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
1928年5月25日,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1930年后逐渐改称中国工农红军。
红军史上,正式编成1、2、3、5、6、7、8、9、10、15共10个军团并组建成一、二、四等三个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
长征前,下辖红1、3、5、7、8、9军团。
(长征前,红7军团先转移至闽浙赣根据地,与当地红10军合编为红10军团,组成抗日先遣队,由方志敏领导)
红二方面军:
二、四方面军会师时,下辖红2、6军团、红32军(原9军团)。
红四方面军:
一、四方面军会师前,下辖红4、9、30、31、33军。
(在鄂豫皖根据地时,红四方面军包括红4、25军。后红4军转移开辟川陕苏区。红25军留在鄂豫皖,后来长征至陕北与红26、27军会师,组编为红15军团)

1933年6月以后(第五次反围剿前)

红军序列

红一方面军:

总司令朱德

政委周恩来

参谋长叶剑英(后刘伯承)

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后李富春代)

共辖:

红1军团:下辖红1师、红2师

军团长林彪

政委聂荣臻

参谋长徐彦刚(后左权)

【红1军团成立于1930年6月,总指挥朱德,前委书记和政治委员毛泽东】

红3军团:下辖红4师、红5师、红6师

军团长彭德怀

政委滕代远(后杨尚昆)

参谋长邓萍

【红3军团成立于1930年6月,总指挥兼前委书记彭德怀,政治委员滕代远】

以上两个是红军战斗力最强的军团。

红5军团:下辖红13师、红14师

军团长董振堂(牺牲在西路军上)

政委朱瑞

参谋长陈伯钧、曹里怀

【红5军团改编于1931年12月14日,总指挥季振同,政治委员萧劲光,副总指挥兼红13军军长董振堂,参谋长兼红14军军长赵博生】

红6军团:下辖红16、17、18师

军政委员会主席任弼时

军团长萧克

政委王震

参谋长李达

政治部主任张子意

【红6军团成立于1933年6月,未设军团指挥机构,由红17师师长萧克、政委蔡会文统一指挥】

红7军团(1933年9月成立)下辖红19师、红20师、红21师

军团长肖劲光(后寻淮洲)

政委肖劲光(兼、后乐少华)

参谋长郭如岳(后粟裕)

政治部主任邓乾元。

红9军团(1933年9月成立)下辖红3师、红34师

军团长罗炳辉

政委蔡树藩

参谋长张翼(后郭天民)

政治部主任李湘舲(李涛)(后蔡书彬、黄火青)

另外,红一方面军还有几个直辖军和师:

红3军:下辖红7、8、9师

军长贺龙

政委关向应

闽浙赣新10军:下辖红28、29、30师

军长匡海龙

政委聂洪钧

红25军:下辖红73、74、75师

军长吴焕先

政委王平章

红26军:下辖红42师

师长王泰吉

政委高岗

红28军:下辖红82师、84师

军长廖荣坤

政委王平章

红29军:

军长陈浅伦

政委李艮

少共国际师(后改为红15师):

师长陈光

政委肖华:

红四方面军:
总指挥徐向前
政委陈昌浩
共辖:
红4军:下辖红10师、红11师、红12师
军长王宏坤
政委周纯全
红9军:下辖红5、26、27师
军长何畏
政委詹才芳
红30军:下辖第88、89、90师
军长余天云
政委李先念
红31军:下辖第91、92、93师
军长王树声
政委张广才
红32军:下辖第97、98、99师
军长王维舟
政委杨克明

注:当时还没有红二方面军,红二方面军1936年7月2日于四川甘孜成立。
  
1934年10月以后(即长征开始时)
红军序列
  
中革委及红军总部:
总司令:朱德
总政委:周恩来
共辖:
红1军团:下辖红1师、红2师、红15师
军团长林彪
政委聂荣臻
参谋长左权
政治部主任朱瑞。
红3军团:下辖红4、5、6师
军团长彭德怀
政委杨尚昆
参谋长邓萍(后叶剑英)
红5军团:下辖红13师、红34师(即湘江血战中的全军后卫,全师几乎无人生还。)
军团长董振堂
政委李卓然
参谋长刘伯承
红8军团:下辖红21、23师
军团长周昆
政委黄苏(甦)
参谋长唐溶(后张云逸代)
政治部主任罗荣桓
【红8军团1934年9月21日由红21师、中央警卫师即工人师(后改称23师)合编而成】
红9军团:下辖红3、22师
军团长罗炳辉
政委蔡树藩(后何长工)
参谋长郭天民

另外,还有两个军委纵队及教导师。
红10军团:下辖红19师、红20师、21师
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
军团长刘畴西
政委乐少华
参谋长粟裕
政治部主任刘英
【红10军团是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于1934年11月4日由红7、10军团合编而成的】


中革军委湘鄂川黔分会
主席:贺龙
辖:
红2军团:下辖:红4、6师
军团长贺龙
政委任弼时
参谋长李达
【红2军团成立于1930年7月7日,总指挥贺龙,政委周逸群,周逸群为前敌委员会书记】
红6军团:下辖:无师。只有红49、51、53团
军团长萧克
政委王震
参谋长谭家述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
主席:张国焘
辖:
红四方面军:

总指挥徐向前
政委陈昌浩
下辖:
红4军:
下辖红10、11、12师
军长王宏坤(后许世友)
政委王建安
红9军:下辖红25、26、27师
军长何畏
政委陈海松
红30军:下辖红88、89、90师
军长余天云
政委李先念
红31军:下辖红91师、92师、93师
军长孙玉清
政委詹才芳
红33军:下辖第98、99师
军长王维舟
政委张广才
各根据地的三个独立军:
红25军:下辖四个团
军长程子华
副军长徐海东
政委吴焕先
红26军:辖红42师
师长刘志丹
政委杨森
红27军:辖第84师
师长杨琪
政委张达荣
1935年7月—9月
红军序列

红一方面军:
1935年7月21日。
红1、3、5、9军团依此改为红1、3、5、32军。
红四方面军:
1935年7月21日。
红4、9、30、31、33军的番号不变。

左路军:
1935年8月15日。
朱德和张国焘率红5、9、31、32、33五个军(左路军),向阿坝地区开进。
右路军:
1935年8月15日。
党中央和前敌总指挥部率红1、3、4、30四个军(右路军),向巴西、班佑前进。

陕甘支队:
1935年9月12日。
红1、3军和军委纵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
司令员彭德怀(元帅)
政委毛泽东
副司令员林彪(元帅)
参谋长叶剑英(元帅)
政治部主任王稼祥
副参谋长张云逸(大将)
政治部副主任杨尚昆
政治保卫局局长罗瑞卿(大将)  
陕甘支队第一纵队:(原红一军即红一军团组成)
司令员林彪(兼,元帅)
政委聂荣臻(元帅)
参谋长左权
政治部主任朱瑞
政治部副主任罗荣桓(元帅)
政治保卫分局局长袁国平
宣传部部长邓小平
组织部部长谭政(大将)
供给部长赵尔陆(上将)
下辖:
第一大队:大队长杨得志(上将)、政委肖华(上将)
第二大队:大队长李英华、政委邓华(上将)
第三大队:大队长黄永胜(上将)、政委林龙发(后张爱萍,上将)
第四大队:大队长黄开湘、政委杨成武(上将)
第五大队:大队长张振山、政委谢有勋(后赖传珠代,上将)
第六大队:大队长朱水秋、政委邓富连
陕甘支队第二纵队:(原红三军即红三军团组成)
司令员彭雪枫
政委李富春
副司令员刘亚楼(上将)
参谋长肖劲光(大将)
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兼,大将)
卫生部政委李志民(上将)
下辖:
第十大队:大队长黄珍(后李天佑,上将)、政委杨勇(上将)
第十一大队:大队长耿彪、政委王明(即王平,上将)
第十二大队大队长谢嵩、政委苏振华(上将)
第十三大队:大队长彭雪枫(兼)(后陈赓,大将)、政委张爱萍(上将)
第三纵队:(由中共中央机关、军委第二、四局、国家保卫局、总政治部、干部团、红军总部直属队编成)
司令员叶剑英(兼,元帅)
政治委员邓发
政治部主任蔡树藩(兼)
随营学校:(由原干部团改称)
校长周昆
政委宋任穷(上将)
1935年11月—1936年10月
红军序列

中革军委:
直罗镇战役结束后,1935年11月中共中央成立中华苏维埃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
主席:毛泽东
副主席:周恩来、彭德怀
组成军委后方办事处,统一领导前、后方的供给、运输、医院、学校和地方武装。
红一方面军:下辖红1、红15两个军团
1935年11月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1936年2月,主力东征时,曾用“中国人民红军先锋军”称号)。
司令员彭德怀
政委毛泽东
副司令员林彪
参谋长叶剑英
政治部主任王稼祥
辖:
红1军团陕甘支队):下辖3个师
军团长林彪
政委聂荣臻
红1师:师长陈赓
红2师:师长刘亚楼
红4师(原红3军团):师长陈光
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刘伯承随同红四方面军行动。
红15军团:下辖红75师、红78师、红81师和一个骑兵团。
红15军团1935年11月3日和中央红军会师,并编入红一方面军建制。
军团长徐海东
政治委员程子华
参谋长周士第
政治部主任郭述申
辖:
红75师(由红25军改编):师长张绍东、政委赵凌波
红78师(由红26军改编):师长杨森、政委张明先(后崔田民代)
红81师(由红27军改编):师长贺晋年、政委张达志
【红15军团1935年9月18日成立,军团长徐海东、政治委员程子华、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刘志丹、政治部主任高岗、副主任郭述申】

红二方面军:
1936年7月红2军团,红6军团和红32军到达西康的甘孜(今属四川),合编成立工农红军第2方面军,红2军团总部改为方面军总部。
总司令贺龙
总政委任弼时
副总司令肖克
副总政委关向应
参谋长李达
红2军团:
军团长贺龙(兼)
政委任弼时(兼)
辖:
红4师:
师长卢冬生,政委冼恒汉
下辖:第10团(刘开绪/朱绍田),第11团(张鸿卿/陈正才)和第12团(黄新廷/杨秀山)。
红6师:
师长贺炳炎,政委廖汉生
下辖:第16团(顿星云/汤成功),第17团(蔡炳贵/段云武)和第18团(成本兴/董瑞林)。
红6军团:
军团长陈伯钧
红32军:
军长罗炳辉
政委何长工

1936年10月—1937年7月
红军序列
  
中革军委: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后不久决定:
主席:毛泽东
副主席:周恩来、张国涛、朱德
主席团(实际为军委常委)由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国焘、彭德怀、任弼时、贺龙等7人组成。
组成前敌总指挥部,下设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卫生部。

第一方面军(西征期间称西方野战军,之后,所辖部队统归前敌总指挥部指挥)
第二方面军
后方司令部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1937年1月,红军大学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西路军
1936年10月下旬,根据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的指示,红四方面军总部率红5军、红9军、红30军和骑兵师西渡黄河。
军政委员会主席:陈昌浩
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徐向前
辖:
红5军:军长董振堂、政委黄超
红9军:军长孙玉清、政委陈海松,
红30军:军长程世才、政委李先念
骑兵师:师长董俊彦、政委秦贤道

此时去往陕北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有:红4军:军长陈再道,政治委员王宏坤;红31军:军长萧克,政治委员周纯全(后为郭述申)

中央军委:
1937年8月,中共中央陕北洛川政治局扩大会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决定成立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中央军委改为仅属于中共中央。
主席:毛泽东
副主席:朱德、周恩来
委员:彭德怀、任弼时、叶剑英、张浩、林彪、贺龙、刘伯承、徐向前
同时,在抗日前线先后成立八路军和新四军两个中央军委分会。
红一方面军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
红二方面军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
红四方面军余部万余人和红29军等1937年8月整编为八路军第129师、115师徐海东部、新四军2、3、4、5 师高敬亭部、李先念部、山东八路军等。

红1军团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3旅。
红2军团1937年8月同陕北苏区红军一部合编为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
红3军团1937年8月改编为改编为八路军115师第343旅第686团。
红5军团1937年1月中旬西征期间在高台县城同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激战9昼夜,军长董振堂以及3000余人大部分牺牲。
红6军团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第717团。
红7军团1934年11月4日,与红10军合编为红军第10军团,组成抗日先遣队。
红8军团1934年11月在湘江战役中损失严重,到达贵州省黎平时,仅存1000余人;12月中旬撤销番号,编入红5军团。
红9军团1936年7月2日作为红32军编入红二方面军。
红10军团1935年1月在部队返回赣东北苏区途中,被敌人团团围住,经激战,方志敏被捕,仅存粟裕率领突围的800余人;抗日战争时期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
红15军团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
中国工农红军曾经编成一、二、四方面军,为什么没有编成三方面军?
比较流行的说法是:
中央曾计划将红军一、二、三、四军团依次扩编为方面军,后来,因为彭德怀同志主动提议三军团和一军团合编为红一方面军,放弃了单独扩编为红三方面军的计划,遂造成了缺编。
另外,1933年秋,中央军委也曾有过把新成立的七、八、九、十这四个军团合编为第三方面军的计划,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由于这四个军团一部分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一部分跟第一方面军参加长征,所以合编计划未能实现。
更新于 2020-09-14
来自作品集中国史、中国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