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口碑营销传播管理
2023-03-10 | 阅:  转:  |  分享 
  
口碑营销传播管理引言关于口碑营销传播的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口碑营销传播的概述口碑传播的模型媒体与口碑营销传播企业对口碑营销传播的控制和管理结论
目录引言口碑传播是一种最为原始、悠久的营销传播方式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收效不足 现代营销方式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和可信度减弱口碑营销在
二十一世纪再次被人们重视和运用口碑营销传播是近年来在国际市场营销学界新兴的一个研究领域,发展潜力极大结合最新的口碑营销实践作一个比
较完整的理论整合1 有关口碑传播的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1.1 口碑传播的文献综述1.1.1 口碑传播的历史发展 中国:口碑在中国古
代没有店铺、字号之前就存在 国外:古希腊 研究人际口头传播的演讲修辞学 亚里士多德 第一位
深入探讨 1.1.2 口碑传播的研究现状最早的奠基人是Asch,B.E. 1956年揭示了以口头传播为基础的“三人成虎”的社会
从众心理。1957年Brooks Jr.和Rorbert C.在权威的《Journal of Marketing》杂志上,发表了营
销学界第一篇强调口碑在新产品发售中的作用的学术论文。 此后的近10年间几乎没有任何关于口碑营销的论文,但是科特勒在他知名的市场营销
教科书《营销管理》中还是承认“广告这一影响人们的因素具有单向性,可能没有人际之间直接交流来得重要”。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口碑研究
在营销领域虽然没有间断,但也没有新的突破,大多局限于将口碑作为新产品扩散模型中的一个变量加以研究。 97、98两年研究增多,对口碑
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客户关系管理”和“顾客忠诚”方面,没有突破五六十年代的观点2002年末和2003年初,口碑研究的内容又一次发生了
变化:对于互联网环境下、虚拟社区中的口碑等研究成为一股新兴的力量。国内的理论研究方面尚在起步中,学者们积极的参照国外先进的口碑营销
理论,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做出了不少开拓性的工作。其中,如复旦大学的黄英、朱顺德,浙江大学的黄孝俊、徐伟青等对此做出了很多努力。他们
的研究成果,将为中国口碑营销的研究开创了新河。1.2 口碑营销传播的理论基础(1)传播学意见领袖两级传播理论(2)心理学从众 人际
均衡理论(3)经济学信息不对称现象


1.3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是文献
分析法。由于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滞后,造成文本研究资料的极端匮乏。在对文本资料尽可能收集的情况下,对其整理、分析进行整合归纳,并且利用
传播学、心理学、营销学和社会学等理论知识,结合最新案例对当今口碑营销传播的发展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2 口碑营销传播综述口碑的概念中
国《辞海》Arndt 最早定义口碑的营销人士黄英和朱顺德的定义口碑营销的概念 在一些与企业或组织利益相关的个人之间,不经过第三方
处理,直接传递企业或组织的产品、服务、文化和品牌等紧密相关信息,令个人获得信息、改变态度,最终影响了其消费购买行为的双向互动的传播
行为口碑营销传播的概念 营销人员在消费者满意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营销策划,使产品或服务的内涵和信誉通过公众间非正式的人际传播网络
进行扩散,从而导致受众获得信息、改变态度,甚至影响购买行为的一种营销传播过程2.1 口碑营销传播的概念2.2 口碑营销传播的重要性
增加企业的销售额、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营销费用增加顾客的忠诚度,增加顾客的终生价值增加竞争优势,有利于形成企
业的品牌资产有利于企业内部文化建设2.3 口碑营销传播的特点针对性强可信度高形成顾客忠诚可信度高针对性强传播成本低树立企业形象形成
顾客忠诚3.口碑传播的模型3.1口碑传播的原因第一、内在因素:信息依赖性第二:外在因素:相互关系、情境因素3.2口碑传播的过程
口碑传播的过程其实就是人际传播的过程 人际传播网络结构3.3 口碑传播的活用模型消费者受到来自外部的信息刺激消费者对信息进行加工购
买行为与购后评价消费者决策行为 活用口碑传播的要素流程让顾客体验商品和服务 让顾客评价商品和服务让顾客将商品和服务的
信息和评价传播出去听到评价的人购买使用商品和服务提高到战略高度,加以实施 认 知
Attention 兴 趣 Interest 需 求Desir记 忆Memor
y行 动Action 传统的AIDMA模式搜 索Search行 动Action分 享Share网络时代的A
ISAS模式口 碑 传 播验 证 确 认确认评价的稳定性 推 广提供评价和传播的场合
加 深 印 象讲解商品话题和故事 寻 找 找寻满意的用户(包括意见领袖、专家、权威)4.媒体和口碑营销传播4.1
传统媒体与口碑营销传播 覆盖面广,受众数多,权威性强 吸引广
大公众的注意力,为企业 创造口碑、树形象和立品牌传统媒体4.2互联网和口碑营销传播4.2.1 互
联网对口碑营销的影响 口碑传播的数量、广度和深度都大大增加4.2.2 网络口碑传播的形式E-Mail门户网站讨论区即
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 门户网站的讨论区 新闻组在线论坛聊天室 4.2.2.2 网络口碑传播的特点效果更好,效率更高无门槛性
和匿名性口碑信息获取的便利性低成本和广范围4.3 网络口碑传播的应用4.3.1 电子邮件容量大、速度快、功能强、用户广 4.3.2
博客聚合效应基础上的口碑营销,具备了受众精准和高信任度的传播特点4.3.3 在线购物网站利用口碑提高信用,用户推荐在影响其他用户
在线购买的决定中很重要4.3.4 即时通讯工具快速便捷的沟通手段,把传播信息呈几何级的规模传播出去4.3.5 网络社区最大范围的聚
拢消费者和关注品牌的人5.1 企业实施口碑营销传播的条件5 企业对口碑营销传播的管理与控制三个要素产品的性质 企业的目
标受众企业顾客相互间的联系是否 紧密5.2 企业口碑传播的内容控制5.2.1 口碑传播的内容 具备成为好口碑的因子不断的产
生故事 让人们讨论含有大家都关注的热点问题5.2.2企业口碑内容的控制直接向消费者进行传播通过渠道成员、意见领袖和权威机构等多
个环节达成口碑引发媒体的主动性为企业塑造好的口碑利用竞争对手来塑造口碑5.3 企业口碑传播的人群管理 消费者 让消费者满意以消
费者的身份和目标消费者相处 意见领袖寻找意见领袖努力争取 意见领袖 相关群体5.4 负面口碑的控制与管理
5.4.1 负面口碑产生的动机——利他主义——缓解焦虑——复仇心理——寻求建议5.4.2 如何降低负面口碑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对重点
传播信息源建立关系营销及时正确的处理负面口碑加强负面口碑危机管理5.4.3 正确管理负面口碑结论口碑营销传播的缺陷:网络环节过于复
杂,很难控制不能单独作为一种营销战术运用,要辅以其他的传播方式绩效难以进行度量,没有公认的测量方法和测量指标建议:找出人际传播中的
关键人物,为他们提供产品和服务,引导他们生成口碑传播需要的内容,促使口碑传播的有效传递口碑营销传播的同时,利用其他的辅助工具和其他
的宣传方式,做到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达到最佳效果对于绩效,从三个维度来把握:口碑内容的详细程度、口碑传播活动的频率、口碑传播覆盖的总人数口碑营销传播需要耐心的长期推广,企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不可能立竿见影的看到收效由于口碑传播的发展和研究时间有限,对于口碑营销传播的研究尤其是国内还是块处女地,本文不可避免的在资料收集上存在不足笔者研究水平有限,也影响到本文的洞察力和创见性研究方法上未能采取更精准的实证研究,使本文的推论和结论多少带有主观的色彩
献花(0)
+1
(本文系通信农民工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