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汲冢杂感二

 毕生谈 2023-03-10 发布于北京

10.在我见到的所谓的知识分子中,学历越高,人品越次,绝少例外(当然,绝不是全部,只是大多数而言)。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今天想起来,最少包涵以下几点原因:

1.中国的教育,没有德育,投机取巧,学习越好的人,投机越多,心眼越活,品质越低。

2.中国文化的三个源头:儒释道,学说都极为灵活变通,以致怎样说都有理,英雄和奸雄都能在其中找到理论支撑。儒家讲究诚信,却批判尾声高,佛家是宗教,却说自己是无神论,道家什么也不信,却也什么都信。正像某位专家说的,中国人不是毁在太笨,而是毁在太聪明。

3.中国人崇尚人治,因此不讲规则,尤其是对于强者,强者就是规则,这种思想导致这些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标新立异自我作古,如果不信,去看看中国历史上那些不要脸的文人就知道了。冯道投降数次,毫无气节,至今称颂,霍去病刚愎自用,虐待百姓,无人曾提,至于郭打油,余春雨之类更是奉若神明。总以成败论英雄的思维方式,导致了权力至上,金钱至上等等歪风邪气,所谓的道德就变得不堪一击了。

11.每个没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毁人不倦的败家娘们。

12.秦关根著《法拉第传》:

1.每一个社会都有慈善机关和救济金,特别是在优胜劣汰、生存竞争的社会里。没有这些,失败者会当着胜利者的面马上饿死。有了这些,他们就可以慢慢地、悄悄地饿死,不至于败坏了胜利者获胜后的欢悦情绪。

2.有人说穷人出身的富人对穷人最刻薄,平民出身的贵族最讲究贵族气派。

13.从结构设计来看,《红楼梦》结构紧凑,前后呼应,草灰蛇线,伏延千里,排名第一。《水浒传》结构分明,主次结合,前半部以人物为线索,后半部以事件为线索,排名第二。《三国演义》,前后呼应,以历史为线索,也算清晰紧凑,排名第三。《西游记》可分为三部分猴王出世”“取经缘由”“西天取经,可是路上的八十一难情节重复,结构简单,可以视作中篇小说合集,和《福尔摩斯探案集》没有本质区别,排名第四。

从人物描写来看,《红楼梦》各臻其妙,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水浒传》神形兼似,各有特点。《西游记》别具特色,层层点染,富于变化。而《三国演义》脸谱化描写,理应排名最后。

14.人需要绝境,因为那时绝处逢生才变得有意义。

15.你要追逐那灯下的光明,而我看破这无尽的黑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