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心房与右心房——由小曹同学想到

 毕生谈 2023-03-10 发布于北京

    今年二月份,我加了一个微信好友,她是我公众号的读者,我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她来自何方,更不知道她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只知道她姓曹,是个学生,因此,我通常叫她小曹,或者曹同学。她偶尔会给我发一些她读到的文字或者自己的感触,我以为,人世无常,我们能相识一场,不受各种利益关系的牵绊,自由交流,且相谈甚欢,这于我而言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当然,我并不知道她怎样想。

    最近两天,我们聊得稍微多一些。不知为何,聊到谈对象的问题。她开玩笑地说:“我的左心房装着你,右心房装着小林老师,再也装不下其他的人了。”我大笑。小林漫画何人不知?我自认不敢与小林老师并置。但是,我还是假装生气地问到:“我才占了二分之一?”她忙说:“人的心脏是靠近左边的,左心房要占三分之二。”我不依不饶,“那还有三分之一呢?”她狡辩说,林老师那三分之一是林夫人的。我哈哈大笑。笑后又若有所思。

一、美好的东西都是大家的

    有一句话忘了是谁说的了,它说:美好的东西都是大家的。它不会被某个人私有。就好像明星,粉丝们总爱说,我的杰伦,我的肖战,我的许嵩……都想将这一偶像据为己有。殊不知,偶像如果变为私有,他(她)便不再是偶像。美好的东西于谁而言都美好,所以他(她)也就会为大众所追逐,不会变为某人的私有。一旦变为某人的私有,他(她)的“偶像值”立马下跌。这或许是好多明星不敢承认自己已婚或者已经恋爱的原因吧!他们是“公众人物”,自然很难被私有。只有不好的东西才会被某个人独自占有,因为,他人对此并无想得到的欲望。

   我是由小曹的话联想到这些。我们何必非要占据一个人整个的心呢?有谁的心只被一个人占有呢?佛家说,人的心念念相续,永不断绝。方寸之间,可以容纳大千世界,它岂会只被一个人占有呢?更何况,越是优秀的人,他(她)就不会为一个人所私有。

    小曹同学是个善良,可爱又聪明的人,她的话是如此的充满善意,不过,我自知并不能占据某个人整个的心,我从不敢有这样的奢望。

二、你不讨厌我,不足以证明我的好

    小曹同学自称“毕迷”。但我以为这不是迷恋之迷,乃是迷惑之迷。因为,我敢确定,我并不是她眼中那个样子的人。许多人把我想象成才子,老师,帅哥,我对这些标签并不满意。我不是那些标签,我是个活生生的人。我不想被一些标签限制,我早就说过:“才子是骗别人的,我自己才不会相信呢”。

    有朋友也说,有谁会讨厌你这样的人呢?我说,有很多人讨厌我。而且,我希望有很多人讨厌我。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人,也就意味着这是个好好先生,没有原则。我希望好人喜欢我,坏人讨厌我。有些人如果不讨厌我,反倒不能证明我的好。

    我希望被小曹同学这样的人喜欢,也希望被某些人讨厌,这两种欲望一样的强烈。

三、你读不懂我的文章

    小曹自称喜欢读我的文章,篇篇都读,我却跟她说,你读不懂我的文章。她笑着说,因为读不懂,所以要读。

    我的文章自是有一些极其浅薄的,但也有一些比较严肃,乃至冷僻,不大会为一般读者所喜欢。可是,写作本就是自己的事,写作首先要取悦自己,违背自己去取悦别人,这是“媚俗”的做法。为了文章的通俗易懂,我虽然偶尔不得不为之,但是,我写文章的目的终不在此。

    西渡老师在《灵魂的未来》一书中有一段话让我感触颇深,他说:“对我而言,写作最强烈的动机起源于恐惧,一种对死亡、对一切美好的事物终将逝去的恐惧,和对不断流逝的时间的恐惧。在我意识到死亡这样一个事实之前,世界对我曾是无限美好的。”我于此言,心有戚戚焉。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从没想过我的文字能不朽,但我写作的目的确实是希望记录我的生活,通过文字使我极为有限的人生接近永恒。这梦想或许荒诞,但它确是实情。

    或许,要不了多久,小曹就会忘掉她曾有过这样一个朋友,不过,这段经历有很多让我感动之处。我的笨笔虽写不出其中的十分之一,但这点鄙陋的文字,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能帮我回忆起今日的美好,那也不算枉费笔墨了。

   我不能独占她的左心房,但起码我曾走近。她也将在我的心房留下一个印记,心或许不能永恒,但这印记却是永恒的。

    今天是护士节,听说小曹学的是护理。祝她节日快乐吧!

——2022年5月12日护士节

光荫记于京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