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天野:写意山水,乐且晏如

 窗前有树905 2023-03-10 发布于浙江

《故乡春韵》 作品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塬上新气象》

《塬上春意浓》

台传媒记者王佳丽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陈天野的山水画,大约是“静”字。不过这不是“森沉野径寒”的清冷,相反,他的画浓郁而饱满,却也不是“绝壁横天险”的陡峻,看他的画,感觉更像是在一个晴朗的午后,独自一人去登山,快要疲惫之时抬头寻到一处心怡的风光,清风过岗,孤而不寂,悠且自乐。

2012年,从中国艺术研究院山水画创作研究生毕业的陈天野回到了家乡黄岩。

这一年,陈天野进入了黄岩区文化馆工作。他毕业后创作的国画作品《橘林人家》获得了台州市第三届中国画作品展学术奖(最高奖)。

在陈天野的作品中,有许多是展现家乡风貌的,如以黄岩橘林为题材的《橘林人家》,以九峰山为题材的《九峰山谷秋色新》等。此外,他还喜欢寻访乡野,去乌岩头村、半山村、布袋坑村、茅蓬岭等地寻找灵感。此外,天台、仙居的山岭,临海、温岭的村庄,也都是他画中的主角。他说:“家乡是我最熟悉的地方,因而画家乡的风景不需要刻意构思,创作思绪自然而然地从笔尖流淌了出来。”

2017年,陈天野创作的一组描绘台州山川美景的国画作品还曾漂洋过海,做客美因河畔——7位黄岩九峰山水画院的美术爱好者以“千峰翠色”为主题创作了49幅山水作品,参加德国哈瑙市的“中国文化周活动”,归国后在台州举办了“千峰翠色”黄岩九峰山水画院巡回画展。当时,陈天野担任九峰山水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创作了包括《记写九峰岙》《划岩山印象》《写屿头途中所见》《峰峦烟岚》在内的7幅山水画。

这组作品风格统一,皆以水墨勾勒、皴染,敷以淡彩,薄罩青绿,画面层次丰富,注重构图,意境悠远,韵味十足。他回忆道:“很荣幸能够带着作品走出国门,去展示中国传统艺术和台州山水的魅力。参与创作、交流和巡展,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全面提升。从这组作品开始,我的绘画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这种繁而不乱、设色秀润、清新淡雅的风格,在他之后一段时间的作品中也一以贯之。如2019年创作的《故乡春韵》,画面恬淡秀丽,滋润平远。2020年,他创作的《通途》以黄岩宁溪镇的某处隧道为创作灵感,“打通隧道,群山之中也能有通途,为山里的人们带来了美好生活”。

如果从绘画风格来划分,可以将陈天野的创作分成三个阶段,从一开始的以传统绘画理念和手法为切入点进行创作,到突出个性化的绘画语言,追求画面的整体感,表现手法逐渐成熟,再到2021年以后,他转向“西北”,并尝试在传统山水画技巧中融入平面构成的手法以及油画、水彩的绘画理念。

关于“他乡”的主题,很早就出现在他的创作里。如2013年,获台州市首届8090美术作品展学术奖(最高奖)的《苍茫太行山》,画中峭壁如削,岩石锋利,色调冷峻,虽是写意的山水画,却让人感到画中山石纹理分外写实,仿佛身临其境,压迫感十足。2014年入选“最前线”浙江省百名知名画家富阳采风写生作品展的《富阳记行》则与《苍茫太行山》不同,这幅画更像是信手偶得之作,笔法拙朴,水墨氤氲,画中远山幽幽,近处屋舍人家,青苗初发,是一派恬然清丽的田园生活。

2021年,一种想要寻求变化的冲动,让陈天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想要画'西北’,是因为我回想起攻读研究生期间多次去西北写生的经历。那里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南方人面对不同地域风貌的新鲜感,更多的是一种震撼,西北的山川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气势,在雄山大川面前,你变得很渺小,只能仰视。”

除了震撼,还有粗犷。“那边的乡村保留了许多过去的痕迹,特色鲜明,深深触动了我。当你观察周边,会发现很多事物都是粗线条的,粗粝而质朴,与我们这边的气质完全不同。”这种猛烈的视觉冲击和热烈的风情体验对一个内敛的南方人来说有着强烈的吸引,很快,他决定将自己的创作望向西北。

《塬上新气象》《塬上春意浓》便是该题材的相关作品,一改之前的苍秀圆润,陈天野通过传统技法与平面构成相结合,正形与负形交错对比,营造出特殊的肌理效果,从而呈现一种鲜明的地域性。其中,《塬上新气象》还入选了2021年的“第三届泾上丹青——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通过这个阶段在创作方面的积累和沉淀,陈天野在2022年入选了黄岩区第一批青年文艺人才培养“新橘计划库”。

受从事美术工作的父亲的影响,陈天野从小便接触绘画。如果从幼年随父亲学画开始算起,他与绘画相逢已有三十余载。他认为,“与其说将画画当作一份崇高的事业,不如说我将它当作陪伴一生的兴趣。对我来说,只有感兴趣,才会永远带着激情去创作”。

除了受到父亲的艺术熏陶,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他的导师及北派山水创作风格也在他身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记,“如果说南方山水画笔墨温润,强调水墨韵味和画面的趣味性,那么北方山水画浑厚苍茫,讲究细节的层次感和画面的开阖”。因而,他的作品虽然也追求江南山水的氤氲之感,浓郁阴翳,却往往画面饱满,色彩深邃。

在创作之外,陈天野还积极投身绘画理论研究、国画教学、群众艺术教育等工作。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黄岩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黄岩区文化馆视觉艺术部主任,多重身份让陈天野自感身上有一份文化传播和艺术普及的责任,“无论是组织文体超市的国画课,还是举办各式各样的画展,我们的目的是希望以点带面,通过一群人影响更多人,在大众心中播下文艺的种子”。

在理论研究上,陈天野先后有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家级、省级学术期刊并获奖。2016年,他的论文《浅论现代水墨的当代性》发表于国家级期刊《赤子》。2017年,他的论文《探析浙江山水画的“势”》获浙江省首届群文美术论坛三等奖,《陆俨少的书法探析》发表于国家级期刊《中国文艺家》。此外,他所带的国画团队,还被评为“浙江省优秀视觉艺术创作群体”“台州市文艺名团”“黄岩区优秀群众文艺社会团体”。

关于未来,除了继续摸索第三阶段的创作,陈天野希望,“我能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山水的感悟融入创作之中,凝练山水精神,并在借鉴、吸收、融合其它画种后,找到创作的新突破”。

那么,山水精神又是什么?陈天野觉得,那是一种人与自然的交融,是包容万物的天地大美,是在与自然对话中完成自我的修炼,达成内心的平衡。这种实现平和的精神追求,与他沉稳温润的性格始终相和,也正对应着他画上印章所钤“乐且晏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