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燕田野 | 相爱,谈何容易

 西燕田野 2023-03-10 发布于福建

西燕田野

为中国诗人打CALL

六点半读诗漫话系列

 

芙蓉君的诗

Fu Rong Jun De Shi




《数字七夕》

作者/芙蓉君

今夜,五千亿颗星星

只架一座桥,一万片翔集的红霞

只点一堆篝火

今夜,春心比落日炽烈

三百六十五个昼夜的相思

横亘天上,是十万光年的路程

今夜,一条银河、八千个星斗

退隐到天幕的后面

为他们腾出幽会的处所

今夜,地球上一个国度

十四亿个有心人,全都在谛听

他们喁喁的情话

今夜,大地上九万亿棵草

在初秋凄清的风中,为爱倾伏

无不噙着天上洒落的泪滴

相爱,谈何容易

文/六点半


福州诗人芙蓉君这首《数字七夕》让我发现爱和相思区别于玫瑰的份量——犹如恒古星宿那么沉重,却又如星光那样幽远。
小诗由一系列具有中国情结的数字,诠释“七夕”的永恒意义:寄情于自然,考验于时间。今夜,相思如愿,恩爱如初。
小诗提炼的所有数据都出于对爱的景仰和珍视。民间计算时间习惯以“七”记之,并以“七七”为轮回终局,“满七”更是民间最沉重的祭奠,其实,“七夕”就像古典爱情的七寸之美:聚少离多却日久弥新。当小诗最后一节由天上回归人间,只见秋草凄清,“为爱倾伏╱无不噙着天上洒落的泪滴”,以此暗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牛郎织女极致浪漫主义的悲剧现实:相爱,谈何容易!曾几何时,相爱已是人类遗产?
《数字七夕》提炼的数据大到悲壮,敢问世间爱为何物?一日夫妻百日恩。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平常我们总是如此有口无心、信手拈来少珍惜,爱的豪迈与细腻几乎都被我们浪费或糟蹋。我真的喜欢一个节日、一首小诗暗示我们不忘初心的样子。

《通天只有一条路》

作者/ 芙蓉君

别什么事,都求助海

如浑浑噩噩的江河

海为你翻书,未及打开

就碎了,撒落一把把纸屑

而迢迢赶来投奔的

清流浊洪,都被盐水

腌藏在淼淼的深渊

别去澄清海与天

海天混一,不分彼此

狂涛和乱云,两相呼应

是契阔,也是推托

别丈测海的深浅天的厚薄

风比雨,多一道咸味

懒得跟你愁肠百结

鸥的心志,比鹭广大

可有谁敢在浪尖筑巢

别触怒无常的海

别冒犯高高在上的天

通天的路只有一条

在海的尽头,你漂泊一生

找不到,也到不了

六点半赏析

海的尽头并不是天

文╱六点半



芙蓉君有不少面朝大海的诗作,但少见春暖花开的臆想或浮夸,多挣扎、多审视、多醒悟,这首《通天只有一条路》貌似他的大海系列阶段小结,从人生苦海贪嗔痴的翻腾中尽显变幻和无常,终获戒定慧的禅思。
小诗由几个浪头般的“别……”提契推波,从浑噩洪浊、柔肠百结的思绪里体悟出“一把把纸屑”、“淼淼的深渊”……从“契阔”或“推托”等,到“谁敢在浪尖筑巢”……反省我们流水浪花般的追逐之路,呈现由具到象、由近而远的空旷与苍茫。
“通天的路只有一条╱在海的尽头,你漂泊一生╱找不到,也到不了”,通天之路并不是一朵漂泊的浪花能够找到并抵达的,鸥鹭怀志揣梦、振翅而飞又如何?找通天之路就如在浪尖筑巢。
小诗结尾的虚无幻灭感让面朝大海浪花一样的诗人感到清醒渺小却任重道远,最终留下诗题悬念与空灵留白,仿佛一座无形的莲花台,只不过阅读面极广的诗人芙蓉君的“打坐”形式已变通成了学无止境的读或写。

这首没有分节的小诗文采斐然,气韵生动,如一段值得推敲参悟的经文,意犹未尽或迷惑不解者不妨拓展研读《心经》。任何角落,请停下或踉跄或零乱的脚步,放下外界无边的潮汐与喧哗,抵达内心无垠的静美,从此出发,捧读或者写下






作者简介


芙蓉君,本名陈幸,男,福建福州人氏,福建省作协会员。诗作散见国内报刊杂志,著有诗选《流花为谁》、《俟河之清》等

前期作品(请点击下方链接)

芙蓉君的诗 |  季节的心跳(五首)





六点半,本名汪云芳。70后,湖北通山人,客居福建。永安诗徒。三明诗群成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