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人际关系,你一定要知道这3点

 徐柒七 2023-03-10 发布于浙江

遗憾已经那么多 就不要再错过我

文| 熙鲩
编辑 | 徐柒七

你有没有面临过这样的问题:

前一秒与人倾诉的心里话,千叮咛万嘱咐,请求对方烂在肚子里,对方满口答应,可下一秒,这些话就传在了你最不想告诉的人的嘴里;

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看着自己满满当当的好友列表,平时与自己联系热络的好友也都缄默不语,个个装聋作哑;

当我们面对亲人打来的关切电话,我们的第一感受竟然是排斥和厌烦......

这一切尽管让人匪夷所思,却也是真实的。

正如叔本华所说:“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相互靠的太近,会被刺痛,离得太远,又会感觉寒冷。”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在无数刺痛的教训以及小心翼翼的试探下总结出来的。每个人的心思各不相同,相同的是各取所需,各自为己。

人所能提出的,永远都是自己能想到的,也许对于自己绰绰有余,但是并不一定能使他人满意。

所以,我们在日常人际关系交往中,一定要记得保留适当的界限感。

我很认同马未都说的一句话:“人际关系中,生人要熟,熟人要亲,亲人要生。”

01.生人要熟,熟而理性

自古有言:“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不置可否,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

不少父母为了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受更好的教育,要找关系;刚毕业的大学生找工作时也要找关系;买房落户也要找关系……

没有关系,效率降低不说,还容易四处碰壁。

我有一个朋友小刘,他毕业后就一直忙于找寻工作,多次修改求职简历,奔波于各个用工单位去面试。

但每次投出去的简历就犹如石沉大海,没有半点音讯。

而他的同学小陈虽然没他优秀,却依靠自己和家里的关系两月前就已入职,如今日子风生水起。

踏出求职公司的大门后,小刘总是会抬头仰天微微一笑,却又不得不低头拿着几张复印纸到处去找工作。

当初他以为,只要自己优秀,就能脱颖而出,殊不知,他面对的并不只是一条河,而是一片海。

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因此很多人都外露着生人勿近的气息。

但是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任何人都无法孤单地活在世上。

在现在这个社会,最先买你货的是陌生人,最先主动帮助你的,也是陌生人。

哈佛某心理教授提出过“六度分隔理论”。即每个人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的间隔不过六个。

而且,很多时候,你人生遇到的最大的感动,往往不是来自身边人,而是来自陌生人。

所以,我们在同与自己同病相怜的生人聊天时,总会不自觉的倾诉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但是,吃饭七分饱,说话也得留三分。

千人千面,每一副面孔后面都有一颗七窍玲珑心,都有着自我的算计。

所以,即使是再交心的人,也要控制好相处的距离。

02.熟人要亲,亲而有度

一回生二回熟,来往之间,陌生人也纳入了熟人圈。

其实,不论是谁,面对陌生的环境,对熟人的依赖程度会变得更高。

我们也更倾向于与熟悉的人交谈,从他口中得知一些有价值的事情,不仅仅是可信度很高。

在我们遇见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往往是与自己相熟的人。

俗言道,滴水恩涌泉报。

要想得到人的帮助,首先你得有助于人。生人尚且如此,更何况熟人。

把熟人当作亲人一样信任和关照,才能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获得熟人义不容辞的援手。

有网友说,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社会。

许多熟人之间的帮忙,不是潜规则和利益的交换,多半只是因为义不容辞的交情或者人情。

因此,有时候熟人也是最不希望你登三宝殿的人。

熟人关系就像弹簧,帮的越多蹦的越紧,双方越不在意细节,最后受得伤害也会越大。

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有时候人心难摸,泥鳅难捉。好比刘邦和其手下彭越。

在公元前196年的时候,一名大将被逼造反,彭越的部下就劝他要一起跟着谋反,只不过彭越最后没有答应,在刘邦知道这事之后,不但没有对彭越的忠心表扬,反而是将他也给处死了。

在杀死了彭越之后,还将他的身躯剁成肉泥,派人赏赐给诸侯跟大臣饮用。

彭越跟随刘邦已久,同生死共患难,可谓是老干部了。但是在刘邦看来,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愿放走一个。

熟人再亲,也始终是外人,有血缘鸿沟。因此,一不要涉及他人隐私,二不轻易向他人透露隐私。

03.亲人要生,生而不分

我的一个朋友,从小父母对他管束十分严厉,小时候但凡他不听话,父亲必然会暴打他一顿,做错了事,母亲也会饿他几顿,为的是让他“长记性”。

成年后谈恋爱,因父母嫌弃女孩家距离较远,他便断了和那个女孩的联系,娶了母亲中意的女孩。

没多久便离婚了。

后来再婚,还是父母替他把关,因父母盼望着抱孙子,他便又草草结婚。

这次倒没有离婚,但他和妻子之间的感情淡如白水,除了逢年过节一起看望双方父母,平时很少交流,各自生活在各自的圈子里。

对于父母,他已经没有了应该有的亲密和情感,大多数时间,他宁愿和一帮谈得来的哥们吃吃喝喝。

他说:“我已经按照父母喜欢的方式还了他们的恩情了,我可以在父母看不见的地方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尽管这并非是他所想要的。

我虽然不太认同他的做法,但也无法言说。这种亲情于他,从来没有尊重。

很多亲情的淡漠源于缺乏尊重、没有距离感。

“是亲三分客,是朋三分生。”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亲人之间过多的插手干涉其他成员的生活,轻则导致矛盾重重,重则导致亲人反目。

距离太近,会让人感觉压抑,距离太远,又会疏远,所以,应保持恰当的距离,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

《浮生六记》中,有这么一幕:芸和沈复是一对恩爱夫妻,芸对沈复总是毕恭毕敬。

每当沈复为她披衣整装时,她会连声说“得罪得罪”,凡是沈复递给她什么东西,也一定会起身接过。

沈复不耐烦说:“你和我还这么客气,真让人不自在。岂不闻俗话说'礼多必诈’。”

芸即刻双颊涨红:“我只听过'恭而有礼’,怎么反而被说成是'诈’呢?”

沈复说:“恭敬在心,不在这样的虚礼。”

芸反驳说:“至亲莫过于父母,那么我们对父母可以只'恭敬在心’,而放诞无礼地对待吗?”

是啊,生,并非是说要和亲人“生分”,而是如芸所说,越是亲近的人,越要重视礼数,越要有分寸和尊重。

就像周国平所言:“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对方独处的权利。”

没有了分寸感,也就没有了安全感,人就会被动的进入防御姿态。

当爱无孔不入时,只会压的人喘不过气。保持一点“生”气,给彼此和爱一寸自由空间。

生人之间,距离是礼貌;朋友之间,距离是爱护;亲人之间,距离是尊重。

或许你还想看:

投稿136次,过稿率为0

我知道你最近有点焦虑。

我在大学兼职送外卖,丢人吗?

你可以上二流大学,但不能过二流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