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荔浦话被悄悄干掉的“监”,只在“间开”时还知道这个音读“鉴”

 夫子303 2023-03-10 发布于广西

      语言总是在不断融合中被同化着的。有的方言在不断同化中又不断发展着,有的则在同化中变得面目全非,直至消亡。荔浦话会走向哪一条道路,可能取决于农村人口和农活的存在时间,如果将来某一天,农村都城镇化了,农民也都做着跟城里人一样的工作,可能荔浦话最终也就只剩下一些骂人的话,和一些有音无字的话还残存着一些荔浦话的腔调了。

       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凡是与普通话语音变化不成规律性的荔浦话,全都被现在的荔浦人无师自通地向普通话过渡,或者说向桂林话靠拢了,荔浦话的特点已荡然无存,而有荔浦特色的一些语言仅存在于有音无字的生活用语中。
      远的且不说,单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已能记事的荔浦人都知道,那时候的荔浦人讲学校考试,老师去监考的“”字是读gán这个音的,与干部同音。如果说学校里的一些老师那时已经有人将监考读成了间考,那么,荔浦沙子岭有个监理站,后来搬到了龙口一带,则当时所有的荔浦人都是读监(干)理站,这是无可置疑的。
      也就是说,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荔浦人读字,是同鉴定字一样读音的,与干活的干同音。到了新千年之后,监字的这个荔浦话音便消失在荔浦人的日常用语中,取而代之的是读字的音。
      或许有人会问,荔浦话与普通话之间,感觉在音韵上总是有着一定的关系的,监读作gán(干部音),这差别也太大了吧?其实这也怨不得有这种想法的人们,因为他们哪里知道,荔浦话作为一种中原古韵的遗存,保留了很多古汉语即中原古音的语素,且荔浦话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普通话不过是百岁的年轻语言小娃仔,荔浦话是无需依存于普通话而存在的。 
      如果荔浦话某字的读音,你在普通话中找不到相关的联系,你不妨到粤语中去试试,因为粤语是世人公认的古汉语的活化石。当然,如果普通话和粤语中都找不到联系的话,那可能是荔浦话自成一体的语音系统还保留着原汁源味的中古汉语的音韵。
      我们在广州音字典中查“”字的读音,发现粤语中监是读 [gaam1],这个音与“”字在声韵上是一致的,只是调不同而已。可见荔浦话原本读鉴定音,与字同音,是保存了中原古语的声韵的,只是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而已。

      在普通话中读jiān,在荔浦话中读gán的字,其实字并非特例,荔浦人在日常生活中常讲到的一个字“”字,便有很多词语是这个读音,可惜很多荔浦人生活这样读了,也这样用了,只是因为讲完后从来不写,即便写也是用另外的书面语来替代了,所以从来没人留意这个字的写法,以及这个字与读音的关系。我们试设置场景如下:

      1、荔浦农村,人们在点播黄豆和苞米种时,担心种子出芽率不高,常常是一个坎(坑)撒几粒种子,可长出来的苗却是颗颗都出芽,由于过于密植,全部留下显然会影响产量,于是荔浦人就会gán几蔸,扯掉几蔸。
      2、荔浦人种果树或桂花树等树木,种小苗时,总习惯种密植一些,等到树子慢慢长大,便会将gán一蔸,砍一蔸,或移一蔸。

      3、房子宽了不合用,或者娃仔大了,要gán开成两间。

      4、两个人的田地之间分界线,要用石头或篱笆gán开来。

      5、天天杀鸡吃也会吃腻,要gán几天杀一次鸡,吃起才香。

      6、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男女同学之间是很少讲话的,不但不讲话,男女同桌的,有的还要在双人桌、双人凳中间画条gán。

      是荔浦人都知道,这里所说的gán,都是分开,隔开或分隔线的意思,那么是哪一个字呢,如果讲gán开房子,可能有人会认为用字也通,但gán一蔸,砍一蔸,用字,就很难讲得通了。

      其实,这里的gán字,就是写作字。在上面例1、例2中,gán几蔸,扯几蔸和gán一蔸,砍一蔸,这不就是间苗么?

      间开田地、房屋,在普通话里,似乎找不到这样的用法,但在粤语中却是大量地使用,意思就是说把两个事情或者两个物体分割开。

      例6中的的讲法,现在已很少有人讲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小学阶段的女孩子的主要游戏是抛子跳格子。跳格子是用现墨(白色的,可以在谷坪、灰沙坪里写字的一种石头)画出来的一条一条的线组合成的两组若干个格子,人们就把那构成方形格子的线叫做gán。这里的gán,就是分隔线的意思,应该也写作间。

      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荔浦话现在已普遍读作与同音的监考、间苗,其实在荔浦里应该是读作与鉴定音,字同音的gán。虽然写作文字时,荔浦人看字读音已完全被同化,读成了变音,但在只讲不写成文字的口语里面,荔浦人仍大量保存着字读gán音的词语。

      间,读作gán音,可作动词,可作名词。作动词,有分隔、分隔开之意;作名词,有分隔线、分界线之意。

      字读gán音的词组释义示例:

      1、间gán房:用砖或篱笆等物体将房子分隔成两间或若干间。

      2、间gán田基:用泥或砖将一块田分隔成两块。

      3、间gán沟:在水田里,沿田基(田埂)边分隔出一条背水沟(荔浦人对水田里挖出的排水沟的俗称),以便于上田排水和下田取水时,不影响本田生产。

      4、间gán开:将房屋、田地、场地或办事日期分隔成两部分或若干部分。

      5、间gán未现:分隔线模糊或不清楚了。未,mèi,荔浦话,与美同音,不的意思。

      6、有条间gán:某处有条分隔线。

      7、留条间gán:留条分隔线:他梳个中分头,中间留条

      8、间gán基:田地之间的分隔线:我们田和二十婶的地中间有条间基。

      你还知道荔浦话里,还有哪这类的词语,不妨留言,互相交流。

关注夫子,敬请关注夫子303公众号

 如果你有什么见解,因系统暂未可留言,你可以添加夫子微信fuzi303讨论,敬请不吝赐教。
———————————————       
夫子公众号相关文章:
1、荔浦话语音变化规律
2、荔浦话字典
3、荔浦话不是很土,而是很古!
4、即将灭绝的荔浦话语音,你占几成?
5、荔浦话的一些特殊现象浅析
6、否定副词未(美)和没(门)在荔浦话中的特殊用法
7、程度副词“死”和“几“在荔浦话的用法浅析
8、in(星)/en(生)不分的修仁话恰与荔浦话音变相反q
     9、荔浦芋头,"粉"怎及"蓬(pōn)"丰富准确!
    10、谦虚的荔浦人,总是自降辈分称呼他人
    11、礼失而求诸野——漫谈秋社与丰收节
    12、二月社,做艾粑。哪天是社?什么人过社?为什么过社?
    13、荔浦人,不要再说我们是浦城、大浦城了,那都是人家的!
    14、你知道荔苑、京港、亚华这些展示荔浦人念旧情怀的地名在哪么?
    15、荔浦话全国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题及详解)
    16、落雨瀎溤mièmà,到处湿溤浇,跟大家聊点荔浦话用字
   17、知道蕹菜、荸荠、芫荽(盐须)是学名,你还认为荔浦话很土么?
   18、烧甲车、土狗、灶鸡,荔浦话这些名称你知道么?
   19、幪脸妹、羊咩咩、大水虫、蚜虫、屎𧊅荔浦话这些小动物你认得么?
   20、“莫过、未必”等看似土俗,实则古典的荔浦话句式、词汇知多少?
   21、瘦螂扛、肥咕鲁荔浦话这些词尾补语你一辈子也学不全
   22、荔浦话的刷刮、刷黑、搞刷、刷人的意思你分得清楚么?
   23、荔浦话中鬼、鬼老二、鬼脚跑断的“鬼”,都只是人称代词
  24、 菖蒲老艾配香芒,端午节或起源夏至,你知道么?  
   25、生薏米是新采摘的,还是晒干的?生的反义词你知多
   26、我屋有块田叫六工,一工田的面积是多产,你知道么?
   27、再论一工田、一担禾田(一挑禾田)的面积是多少?
  28、一塘路程是几远,为什么平乐有二塘,却找不到头塘和三塘?
  29、广西金秀、鹿寨县从头排、二排直至十排的地名怎么来的,你知道么?
  30、又到八月社秋,你们那还有过社的习俗么?
  31、荔浦人询问、恭维式的路遇打招呼方式,你那还兴么?
  32、用普通话来判断荔浦话读音对与错,是个极大的误区
  33、荔浦话经典童谣儿歌(一),你唱过几首?
  34、一蔸树子高又高,挂着几个牛卵泡 这些荔浦经典谜语,你猜过几首?
  35、荔浦话柿、涩、焯、焗等这些生活常用字,你都会读么?
  36、荔浦话“关事”与“未关事”、“关哪个事”系列词语,你分得清么?
  37、荔浦人“做二月二”与“二月社,做艾粑” 十步艾粑速成法跟你的做法一样么?
  38、荔浦话“骞”与“轩”,你知道怎么读么?
  39、荔浦有“禤”与“眭”两姓,荔浦人怎么念,你知道么?
  40、荔浦人讲一塘楼板、一塘瓦壳板面积是多少?你知道亩与平方互换歌诀么?

  41、荔浦俗语歌谣"屎尿屁篇",俗中见雅,俗得深刻。你还知道哪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