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雍乾时期的创新瓷——古铜彩

 荣纳堂 2023-03-10 发布于天津

古铜彩

古铜彩,顾名思义就是如同古铜一般的彩釉,为雍乾时期的创新品种瓷器。它摹仿古代青铜器的色彩,使瓷器看起来像青铜器一般古朴厚重,散发着沧桑的味道。作为清代宫廷装饰彩的一个特殊品种,它在制作工艺上是比较考究的,也是比较复杂的,要先在紫金釉或者厂官釉上施以红、绿、黑、蓝、酱黄等低温彩,以烧制出青铜器锈迹斑驳的效果,或者是用金彩摹绘璀璨的错金银纹饰,这样它的质感和色彩就看起来和青铜真品一般无二。古铜彩装饰的器物多为宫廷里的陈设瓷,生活用具相对较少。由于古铜彩瓷制作工艺复杂,耗工费时且成本昂贵,因此其产量非常有限,属于十分珍罕的清宫旧藏。

古铜彩欣赏

Appreciation

清乾隆古铜彩双耳炉

这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一件“清乾隆古铜彩双耳炉”。此炉平沿,短颈,扁圆腹,颈、腹间有对称双耳,圈足。通体以茶叶末釉作地,器内光素,器外以金彩为饰,口部平沿及近足处绘卷草纹,口沿下绘回纹,肩部绘如意云头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夔龙纹,底心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印章款。此炉造型、釉色、纹饰皆仿铜器,工艺精巧,纹饰描金,充分显示出乾隆官窑高超的制瓷工艺。

灵芝提梁供春壶

2013北京保利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成交价RMB 1,380,000

清仿古铜釉描金牺耳尊

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一件“清仿古铜釉描金牺耳尊”。该器仿战国时期铜牺耳尊形制,撇口,短颈,丰肩,圆腹,圈足外撇,肩两侧堆贴对称牺耳。通体施古铜彩为地,上绘金彩蕉叶纹、斜方格纹等。外底金彩书“敬畏堂制”四字两行楷书款。据《饮流斋说瓷》载,“敬畏堂制”是雍乾间“亲贵诸王”所定烧器物,以单色釉取胜。因雍乾二帝好讲理学,故内廷和亲王的堂名多用理学名词命名,乃一时风气。

弯把梅桩

2012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 1,725,000

灵芝提梁供春壶

2013北京保利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成交价RMB 1,380,000

清乾隆款古铜彩四足双耳盖炉

这件“清乾隆款古铜彩四足双耳盖炉”,为沈阳故宫博物馆藏品。此炉仿造古代青铜鼎造型,总体呈长方形,上附炉盖,口沿左右侧为对称冲天耳,炉方腹四角出戟,腹下承以四兽头吞柱足;炉盖呈梯状长方形,四面镂空雕饕餮纹,盖顶为回首兽状钮;炉沿外突呈板沿式,边沿刻一圈回纹,炉方腹四角均出三叉尖戟,四面皆凸雕饕餮纹和一组小兽图案;炉底四角各有兽首,瞠目隆鼻,兽嘴含有象鼻形长足,足底露胎。全器施以古铜彩釉,隆起、雕刻、突出部分均以金彩制成黄铜色,炉盖顶面、炉腹四壁凹陷部分及四足里部则施蓝紫色釉,以仿造青铜旧锈特征,惟妙惟肖,足可乱真;炉底亦施仿铜金釉,中央雕刻阳文篆书“大清乾隆年制”6字3行方图章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