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人在不同阶段,是怎么选择另一半的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3-03-10 发布于北京

在我十几岁的阶段,我看过一遍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红楼梦》当时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有太多的诗词,让我根本看不进去。

而且,它没有给我留下任何的精华,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我很喜欢袭人。

因为我上高中的时候会幻想:

“如果我能有一个像袭人这样的丫头,人生该有多幸福?

我每天不用去打水,住在宿舍里,什么都自助、什么都DIY,一个人就可以满足我所有的需要”。

第二次读《红楼梦》,是我读大学的时候。

我是学中文系的,那时候国学专业有一个专门的要求:读明清诗文。

恰好我们学校的钱仲联先生是明清诗文的大家,他对我们读明清诗文有更高的要求。

所以,那个时候从《金瓶梅》到《红楼梦》都是我们重点要读的作品。

因为要考试,所以我要搞清楚这些作品里的结构、叙事、真正的文笔等等。

正是这个时候,我有点看懂《红楼梦》了。

书里有一段写宝玉和其他人在游园时写诗,每个人写一首诗形容园子与景色之间的关系。

我印象特别深刻,同一个作者、同一个景色,他能写三首,再用周边评论者的视角来讲讲这首诗好在哪里、差在哪里。

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个人可以非常从容地驾驭最差的与最好的,并且随时切换,随时把一条线索串联起来。

这么说大家可能还没有感觉,我再说一个有感觉的。

任何一个好的小说、好的故事,必须是一句话就能让人立刻马上进入一种状态。《红楼梦》就是这样的小说。

在《红楼梦》有这样一段话:

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上辈子女生是一棵仙草,男生是浇灌的人。这辈子他们投胎来了,但女生要用一生的眼泪去还男生的恩情。

一个故事就展开了。有这样一条仙界的虚线在发展,同时也有一条人间的实线在展开贾府的故事。

作者是同时操控两条故事线在往前走。

当然,这里还有很多类似的故事,我就不一一展开了,毕竟我们今天不是介绍《红楼梦》的。

我在第二次读《红楼梦》时,我真正喜欢上的人物是林黛玉,因为那才叫爱情。

她是作来作去的女生,就如同现在的女生:“我今天又睡不着了,你怎么还没给我打电话呀?你居然今天又不理我了”,然后开始哭。

又或者看到一朵花飘落了,伤感道:“马上就要到冬天了,花居然掉在地上了,我赶紧把它捡起来埋了”。

我为什么喜欢黛玉呢?

因为我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女人为我神魂颠倒。

这不是袭人那样没事来给宝玉喂一口汤、没事说一句“你累了、渴了喝口红牛”。她能带来那种互相之间的浪漫、情绪的波动。

什么叫情绪价值?

情绪价值不是“我今天哄得你多开心”,而是“我今天能让你多伤心同时又有情绪波动”。那种爱就像大海里无穷无尽的波浪。

所以,他俩之间就是真的爱到死去活来、木石前盟,他们之间有一种前世的孽缘、不得不爱的状态。

这是谈恋爱时最想追求的一种东西:上天注定,即我遇见她,我一下子就怦然心动、不能不爱、一见钟情。

这是我在第二次读红楼时最喜欢的:一见钟情,像林黛玉那种感觉。

第三次读《红楼梦》,是我前段时间阳了在家时。

坦率地说,我重新读这本书时,最令我触动的一个片段,是我在第一次与第二次读时,都完全没有注意到的。

贾雨村最早的时候是给林黛玉做老师的,通过这一条很微弱的关系搭上了贾府,然后贾府推荐他去当官。

这里面有一段话,我到现在都记得:“只是轻轻地补了个缺”,贾雨村补的是金陵知府的缺。

金陵知府,在现代来讲,可以理解成南京市的父母官,是一个挺大的官。

当然,贾府的人把话讲得很有排场,说贾雨村很有才情所以给他做推荐。

但贾府的人是举重若轻地说:“只是轻轻地补上了一个缺”。

也就是说,像南京那么大城市的父母官、在贾府庞大的人际关系网络里,只是一个非常小的棋子。

我看到这段时大为震撼,我心想:“怎么我前两次读红楼的时候,根本没注意这一段?”。

原因很简单,因为那个时候的我还不懂政治,不知道这是一件多大的事。

我前两次读红楼的时候不懂人情世故,现在懂了,所以我第三次读《红楼梦》时,最喜欢薛宝钗。

首先,袭人没资格主持贾府,因为她和贾宝玉、薛宝钗根本不是同一阶层的人。

而黛玉是老天派来折磨贾宝玉的,这是情债。

但是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首先是生存,得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一个同阶层的人,要不然肯定过得很惨。

对不起,这是一个40岁的油腻男人讲的话,但这是真相。

在我现在的维度,重新看这个故事时,我发现了宝钗为什么好。

对于宝钗来讲,她能够真正把振兴贾府的事情撑起来。

所以,我第三次读《红楼梦》时,最喜欢薛宝钗。

因为薛宝钗是一个真正能够让这些事情运转起来的人,能够让贾府活下来、然后活得好的人。

因为她对这些事情有规划,比如她对于管理整套体系,有一套她的想法,并且落实得很好。

薛宝钗有激励之爱,能够激励贾宝玉再去干一番事业;

她有包容之爱,她知道贾宝玉很多不好的问题,两个人从小在一块,她太了解贾宝玉了,但她能包容宝玉;

她懂规则之爱,下人如果犯了错,她绝对惩罚。

她也懂奉献之爱,她会为宝玉、为贾府去做很多事情;

她还懂浪漫之爱,她写的诗词也很不错。

她身上有各种各样爱的能量,这些能量全都聚合在一起,如何叫人不爱?

所以,三次读《红楼梦》时,我完全读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第一阶段,是爱的本能。

那时候根本不是爱,只是满足动物的本能,可能累了、困了、有性需要了,需要袭人。

第二阶段,是爱的能力。

这个时候,终于开始理解什么叫情绪、什么叫关系、什么叫看清楚对方的缺点之后还是毅然决然地在一起,这是爱的能力。

黛玉是一个能够让你懂得什么叫做情绪价值的人。

第三阶段,是爱的能量。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光有能力是不够的。

黛玉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能量,她有心无力。

她其实也想帮宝玉处理一些事情,但她体弱多病,根本没有能量解决这些事。

她整个精气神不行,就连自己都坚持不下去,别说生孩子和主持家业了。

她这辈子就是来还债的,还完就走。

这可能是她终身的浪漫,但浪漫不能当日子过。

所以,我觉得只有一个像薛宝钗这样的高能选手才具备爱的能量。她里里外外、方方面面都能照顾到。

换到现在,就是她能把人际关系网络重新经营好。

比如给生日的人送合适的礼物,给老公加油、鼓励老公继续考公务员。

重新再复兴贾府几世的辉煌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我相信薛宝钗能做到。

这是过去《红楼梦》的伏笔,薛宝钗和贾宝玉的孩子会再一次振兴家族,而且薛家也因此重新受益。

这就是最终的结局。

要想最后生生不息,就需要把所有这些爱的能量都集齐。

以上,是我三次读《红楼梦》的收获。

我想,过几年我再读《红楼梦》时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到时候再跟大家分享,爱你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