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闪耀着光辉的母亲

 冬歌文苑 2023-03-11 发布于北京

闪耀着光辉的母亲

郭志松||江苏

每个人的平凡岁月,都是一本经年无字书,或许记录着感人的故事。我不经意间想起一位母亲,穿越时空来到2011年的夏季。

我居住小区附近的街道上,在房屋中介的橱窗前,一位妈妈带着女儿在看卖房信息。我刚刚挂牌的房子被妈妈看中,妈妈问女儿,小乖乖喜欢这套房吗?喜欢。女儿兴奋地回答。女儿看起来有十四五岁,长相清秀。但一听她开口讲话,便能感觉到这个女孩是智障患者。

妈妈在中介店里与中介职员交流时,女儿拿起办公文具小剪刀,将一张中介的粉红色合约单,剪成既像又不像的五角形。妈妈满脸微笑地夸奖女儿手巧,围观的员工附和着夸奖“手真巧”。得到夸奖,女孩乐的手舞足蹈,“我还要剪一个漂亮的。”

按照约定,当日下午来我家看房。中介机构几名职员领着母女俩准时到场。我事先准备了圣女果,简单实惠方便食用。妈妈问女儿,有几个房间啊?两个。小乖乖真聪明,会数房间。我们攀谈交流商定房屋买卖事宜,我方将话题引向这位妈妈身上。妈妈姓张,退休前系某区民政局公务员。我问张大姐怎么有这么小的女儿?说来话长,张大姐告诉我,她没生过孩子,10多年前一次走访中,在福利院认识的这个女儿。那时女儿还小,谁都不搭理,见谁都怕,只是在张大姐眼前时显得亲近。张大姐一问话,小女孩就傻笑。母女俩自此结下不解之缘,张大姐后来按规程收养小女孩。张大姐对这女儿视同己出,夫妻俩为此闹了不少矛盾,张大姐对女儿已到情难舍。丈夫见劝说无效,无奈地分手。

我和我爱人,还有中介机构的几名职员,又重新打量面前张大姐母女。妈妈穿着朴素略显破旧,女儿打扮的漂亮入时,对张大姐的敬意油然而生。我爱人说:“张大姐的中介费我家替她付吧。”中介职员插话:“上家降点房价,上下家我们都不收中介费。”我和爱人欣然同意此建议,张大姐连声道谢。我们相视点点头,暗暗的朝张大姐竖起大拇指。

也许我们太关注交流,只顾感动,忘记“小乖乖”的存在,至今我也不知道那个小女孩的名字。张大姐四处寻找,在小区的机动车通道上发现女儿,她正在攀爬一辆装满垃圾的人力三轮车。由于三轮车一边在路沿上倾斜地停着,她这么一爬,眼看就要倾倒。张大姐冲上去,试图用右腿抵住三轮车,双手拉开女儿。怎奈满载的三轮车倾倒的力量,远高于张大姐那条腿的支撑力,还是倒下了。张大姐一条腿被压住,还奋力用双手托举车身,试图让女儿爬出来。我们几个听到叫喊声,迅速赶到,合力化解危机。女儿没有受伤,只是浑身沾满垃圾污水,她还在说:“好玩、好玩。”张大姐慢慢地感觉到右腿疼痛。从医院传来消息知道张大姐的右腿受伤无大碍。张大姐母女俩没多久搬进了新居。由于工作原因,我爱人探访过张大姐几次。爱人回来说:“张大姐受伤的腿好利索了,见到人总是满脸笑容。”爱人还说:“一个女人这辈子把母亲做好,便是成就最伟大的事业。”

多年过去了,这件事回想起来历历在目。张大姐做事耐心细致,对收养的智障女儿,每一个进步都给予表扬。相比当下许多年轻妈妈,面对自己亲生的正常的孩子,不写作业时母慈子孝,辅导作业时鸡飞狗跳,是不是多点耐心?张大姐是美丽的,她的美丽不是脸上涂脂抹粉的美,而是有一颗善良的心。伟大的母亲不一定辉煌,张大姐把无私化作对智障女儿的爱,平凡的躯体里蕴藏着人性的光辉。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郭志松,1965年9月生于江苏溧阳,1984年入伍,2003年转地方工作。工作之余,常有即兴之作,擅长于抒发生产一线劳动者的感情。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