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田凤兰:女,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8年下乡插队,后返城工作,退休后,任职北京诗词学会,后又调入中华诗词学会,曾任组联部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著有诗词集《凤兰辞》,被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收藏。曾获中宣部和中央电视台主办“新春诗词歌赋征集活动”二等奖。
作品欣赏 咏中华诗词学会新址 东四八条满路花,幽幽古巷映红霞。 骚人吟唱清平乐,我写新词天净沙。 鉴 赏 这是一首记事诗,讲述了学会搬迁到新址的所见之景以及情感的抒发。以“东四八条”的“满路花”和“幽幽古巷”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古风和文化底蕴的场景。通过骚人吟唱《清平乐》和自己在此写下新词《天净沙》,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赞扬。起承句写所见,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方式,刻画出了一个充满春天气息和繁花似锦的城市景象。花的绚烂和幽幽古巷的静谧相互映衬,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享受。同时,这些描绘也寓意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历经千年不断积淀。转结诗人借鉴了古诗词中的“骚人”形象,将其置于当代语境中,展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学的有机结合。骚人吟唱《清平乐》的情节,让人回想起古代文人雅士的风采和风韵。此诗以表达了新的地方,新的希望,新的发展并对传统文化的赞扬。他用自己写下的新词《天净沙》,向读者们展示了自己对当代文学的探索和思考。(黄莽)鉴赏除作者外,未经授权,严谨使用。引用请注明出处。
天净沙·东四八条 八条自古繁华,两边(儿)都是名家。酒后三楼醉了,梦回西四,太平桥下荷花。 鉴 赏 词中表达了对西四太平桥(学会旧址)的怀念之情。这种情感,是她对诗词文化在全国的繁荣发展的欣慰,是对美好记忆难舍难分的感慨,也是对诗词事业奉献精神的诗意抒发。(晨崧)湖边望月 霞落湖中伴洛神,天光水影共销魂。 身临画栋蓬莱境,梦到瑶池桂树春。 枝上莺啼知我意,梁间燕语慰诗心。 琴声撩动廊前柳,似见娉婷月下人。 鉴 赏 诗的意境很美,用典得体与情景融合,景中有情,情以景托。让人想到“天若有情天亦老”,想到“问世间情是何物”,不管是亲情友情,都令人荡气回肠,意象美丽,刻骨铭心,如临其境。情景之美在虚实之间,也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诗融画意更加灵动鲜活。(李文朝)诗乡山里人 盛世文光暖万家,山乡处处绽诗花。 梯田恰是琴弦谱,唱罢朝霞唱晚霞。 鉴 赏 这是田凤兰老师在河南平顶山第二届“大江东去杯”特邀诗。田老师用心灵刻画朴实的语言,创作出自然过人的诗句,这是来源于生活感情的结晶,意境上升极的作品。(薛海文)商务合作:图书出版、音乐创作、影视策划、文艺创作、诗词大赛、书画于一体的文化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