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经典】孔子经典语录 值得收藏!

 杉乡文书阁 2023-03-11 发布于贵州
【国学经典】孔子经典语录 值得收藏!
【国学经典】孔子经典语录 值得收藏!

《论语》(lún yǔ),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论语》自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古代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

正心修身篇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

①质:质朴。②文:文饰。③史:虚浮不实。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释义】孔子说:“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

《论语·雍也》这段话言简意赅,确切地说明了文与质的正确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

的文质思想。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孔子的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

(1)周:合群。

  (2)比:音bì,勾结。

  (3)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的凡人。

【释义】 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所作,从字面上来看,意思是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能徇私护短,这是没有预定的成见或者私心的,而小人为了自己的利益,经常结党营私。

【国学经典】孔子经典语录 值得收藏!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为政》

①而:如果。信:信誉。

②大车:指牛车。輗(ní):大车辕和车辕前横木相接的关键。

③小车:指马车。軏(yuè)的:马车辕前横木两端的木销。

【释义】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

孔子认为,执政者能够得到百姓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诚信既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也是为政者取信于民的基础。为政者在百姓面前应当信守承诺,不能朝令夕改,否则所有的规定都会成为废纸,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倘若得不到人民大众的信任,再有才华的官员,也办不成任何事情。只有以诚信立身,才能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取信于人,才能处理好政府与民众,以及民众与民众之间的关系,才是一个好的执政者。

4.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雍也》

①罔:诬罔不直的人

【释义】孔子说:“人能够问心无愧地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为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

做人就要做个正直的人,这是人们最基本的品质,也是孔子最为崇尚的道德修养之一,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和赞誉。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正直的品德,才会严格要求自己,不谋私利,不刻意隐瞒自己的观点,更不会偷奸耍滑,故意阿谀奉承他人。这种人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敢于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不怕别人的打击报复,他们是在堂堂正正地做人。

【国学经典】孔子经典语录 值得收藏!

5.子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

——《述而》

①艺:指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释义】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据在德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术这六艺之中研习游乐来陶冶身心。”

这一章讲述的是孔子教导弟子进德修业的秩序和方法,层次分明,像一个教学大纲。

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道为方向,以德为立脚点,以仁为根本,以六艺为涵养之境,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里仁》

【释义】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同他做伙伴。”

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国学经典】孔子经典语录 值得收藏!

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

①知:通“智”

②不惑:不迷惑,能明辨是非,分析真伪,判断对错。

【释义】孔子说:“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说多了反而显得苍白无力。智者明辨是非,仁者胸怀天下,勇者无所畏惧。智中有仁,仁中有勇,勇中有智,“智、仁、勇”三位一体才是真君子。

怎样才能不惑呢?最要紧的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想要养成判断力:第一步,最少须有相当的常识;进一步,对于自己要做的事须有专门知识﹔再进一步,还须有遇事能判断的智慧。

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雍也》

①乐(yào):喜爱

【释义】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容易长寿。”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脍炙人口的名言,是孔子对于智慧和仁德的深切体悟,是对智和仁的形象化解读。通过这个解读,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什么是“智”,什么是“仁”,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自己的美德。

【国学经典】孔子经典语录 值得收藏!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①见:见到。此处要下一番功夫。

②贤:贤人,有德有行之人。

③齐:等、平等、齐等。包咸:思与贤者等。钱穆:思与之平,愿己亦有此贤。

内自省:内心自我反省,反省是否自己也有此不贤之处。郑康成注:省,察也,察己得无然也。(省察)

【释义】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是增进个人道德修想修养方法之一。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覆辙,这是一种理性智慧的处事修己之态度。相反地,若凡事以自我为出发点来思考事情或评断别人,这样的人将永远活在自己设限的框框,而无法透澈洞悉更高的人生哲理及智慧。也就丧失增进个人修养提升的契机。

10.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

【释义】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本章从义利的角度来区别君子与小人。小人追求个人利益,而君子亦会追求个人利益,但会先考虑所得是否合于义,以义为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种义利观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孟子说,鸡叫就起来,孜孜不倦行善的,是舜一类人;鸡叫就起来,孜孜不倦求利的,是跖一类人。要知道舜和跖的区别,没有别的,就在利和善之间。

【国学经典】孔子经典语录 值得收藏!

11.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执高下,合群而不拉帮结派。”

这里提到的“矜而不争”,意思是说,与人相处要庄重谦和,处处忍让,不要争强好胜。关于“群而不党”,必须搞清“党”的意思。这里的党,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带有政治性的党派,而是具有更宽泛意义的因共同利益而结成的团体、派系等。所以,“群而不党”是说待人接物平易近人,要合群,但不搞小团体,不去拉帮结派。

12.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卫灵公》

【释意】: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在民间极为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人用以告诫自己的座右铭。的确,这句话包含有智慧的因素,尤其对于那些有志于修养大丈夫人格的人来说,此句话是至关重要的。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会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开阔的胸襟,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国学经典】孔子经典语录 值得收藏!

13.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季氏》

【释义】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戒:青少年时期,血气还未养成,要警惕不可迷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在旺盛,要警惕不可争强好胜;等到年纪变老,血气已经衰退,要警惕不可贪得无厌。”

在这里,孔子谈到君子有三戒,这三个方面以血气盈虚为依据进行划分,分别是戒色、戒斗、戒得。这三戒针对的是人的少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因而也可以看作人生三戒。《淮南子·诠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凡人之性,少则猖狂,壮则强暴,老则好利。”可以说,这是对孔子人生三戒思想的进一步阐述。

年轻的时候要戒色,是因为“血气未定”,意思是说身心的发展都不健全。身体上,各个器官的发育不完全;心理上,识别能力和自制力还不够强大,往往会经不住诱惑,进而沉湎女色,伤害身体。

人到中年要戒斗。这里的斗也要作宽泛的理解,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打架斗殴,还应包括心理上的争强好胜,事事都要胜人一筹。人到盛年,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用理性约束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态,尽可能不参与争斗。

到了老年要戒得,这在三戒之中是非常高明的一点。要想戒得,就需要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认识财富和权力。这些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贪多也没有什么意义。如果能有这样的境界,面对得失可能会从容一些。

【国学经典】孔子经典语录 值得收藏!

14.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颜渊》

【释义】孔子说:“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再用礼仪加以自我约束,就不致于产生叛离之心了。”

这一句清楚地说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孔子不主张离经叛道他认为应当广泛地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后来孟子亦说过:“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

【国学经典】孔子经典语录 值得收藏!

15.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此章与孔子说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是一样的意思。君子应该做到正人先正己。勇于面对和承认自己的错误的人,才是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总能从自己身上找到原因,自己身上没有过失,其德行自然可以感化他人,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