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只要有欲望有奢求,烦恼的轻重程度则会随着奢求的大小增减。所以说:烦恼自己找,福报自己修。人生只问自己,该做什么,不去计较得到什么,这就是安分。 有些事情自己明知不可为,但因为利益的驱使,不可为而为之,虽然眼前能得到一点利益,以后必然招致祸端。人生要求心安,首先应该做个明白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怎样获得。 人人都想吉祥如意,福报需要自己修,种如是因,收如是果。聪明的人或许可以改变环境,但是想要改变心境,改变人生则需要智慧,不能耍小聪明。天地是有眼的,我们常讲看不见的第三只手,君子慎独不欺暗室是人生吉祥的源头。 心念不正,则会成为吸引烦恼的磁铁。佛家常讲:一切唯心造。想要摆脱烦恼,不妨端正信念,清净头脑。要知道,一切外在的境界,其实也是自己内心的映现,只是自己不觉察而已,同样的境界,每个人有不同感受。 有这样一个传说,姜子牙和申公豹在山上学道,下山之前,师父分别给他们一本秘籍,内容都是一样的。姜子牙翻开秘籍,看到的是美丽的山水画,人们安居乐业的景象。而申公豹翻开秘籍,看到的都是杀戮,血雨腥风的画面。同样的事情,乐观的人能看到积极的方面,内心险恶的人看到都是邪恶的一面。 现在也有很多人学习儒释道中国传统文化,但很少人是向内学习,大部分人都是向外学习,内外是有分别的,人生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是由内心而生。譬如现在学佛的人有很多,但很多人是追求形式上的东西,遇到境界时,仍然怨天尤人,并没有从内心上反观自己。 一个人真正相信因果,也就不会有事想不通了,一切皆是因缘和合,凡是人生中所遇到的人事物,都是自己的缘,烦恼是自己找的,福报也是自己修的。古之所谓:觉者,心也。魔者,心也。插一柱高香,不如点一盏心灯。讲一句是非,不如静一分清闲。 在生活中,常常讲到:随缘而至烦恼自去。“随缘”有两层含义,缘来不拒和缘去不留。而不是任何事情都不作为了,责任义务要尽,成败得失看淡,不执着。随缘自适,烦恼即去,是快乐人生所需要的一种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