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百练:三国志·卷十·荀攸

 一中大语文 2023-03-11 发布于福建

荀攸字公达,彧从子也。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衢寐,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董卓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何颙等谋曰:“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殽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之举也。”事垂就而觉,收颙、攸系狱,颙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

  太祖拔白马还遣辎重循河而西袁绍渡河追卒与太祖遇诸将皆恐说太祖还保营攸曰此所以禽敌奈何去之 太祖目攸而笑。遂以辎重饵贼,贼竞奔之,阵乱。乃纵步骑击,大破之,太祖遂与绍相拒于官渡。会许攸来降,言绍遣淳于琼等将万余兵迎运粮,将骄卒惰,可要击也。众皆疑,唯攸与贾诩劝太祖。太祖自将攻破之。

  七年,从讨袁谭、尚于黎阳。明年,太祖方征刘表,谭、尚争冀州。谭遣辛毗乞降请救,太祖将许之,以问群下。群下多以为表强,宜先平之,谭、尚不足忧也。攸曰:“天下方有事,而刘表坐保江、汉之间,其无四方志可知矣。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十万,绍以宽厚得众,借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业,则天下之难未息也。今兄弟遘恶,此势不两全。若有所并则力专,力专则难图也。及其乱而取之,天下定矣,此时不可失也。”太祖曰:“善。”

  文帝在东宫,太祖谓曰:“荀公达,人之师表也,汝当尽礼敬之。”攸曾病,世子问病,独拜床下,其见尊异如此。攸与钟繇善,繇言:“我每有所行,反复思惟,自谓无以易;以咨公达,辄复过人意。”公达前后凡画奇策十二,唯繇知之。繇撰集未就,会,故世不得尽闻也。

(节选自《三国志·卷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拔白马/还遣辎重循河而西/袁绍渡河追/卒与太祖遇/诸将皆恐/说太祖还保营/攸曰/此所以禽敌奈何/去之/

B.太祖拔白马/还遣辎重循河而西/袁绍渡河追卒/与太祖遇/诸将皆恐/说太祖还保营

/攸曰/此所以禽敌/奈何去之/

C.太祖拔白马还/遣辎重循河而西/袁绍渡河追/卒与太祖遇/诸将皆恐/说太祖还保营/攸曰/此所以禽敌/奈何去之/

D.太祖拔白马还/遣辎重循河而西/袁绍渡河追卒/与太祖遇/诸将皆恐/说太祖还保营/攸曰/此所以禽敌奈何/去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桀纣,夏桀与商纣的合称,二人皆因无道,为商汤与武王所灭。后成为暴君的代称。

B. 殽函,殽山与函谷关的合称,此处地势险要。《过秦论》“秦孝公据殽函之固”即指此地。

C. 桓文,齐桓公与晋文公的并称。《齐桓晋文之事》中齐宣王提到的就是这两位君主。

D. 薨,古代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封王的贵族死去称“薨”,而皇族死去则称“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荀攸自小聪慧。通过张权的脸色不同寻常,就敏锐判断出他是杀人流亡的逃犯。

B. 荀攸胆识过人。一介文人,敢于行刺董卓,事败入狱也是不惧生死,谈笑自若。

C. 荀攸深受器重。太祖夸奖荀攸是做人的表率,世子甚至曾经亲临病榻问候病情

D. 荀攸足智多谋。他前后共设十二条奇策,可惜随着钟繇的去世后世竟不得而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遂以辎重饵贼,贼竞奔之,陈乱。

2)我每有所行,反复思惟,自谓无以易;以咨公达,辄复过人意。

5.在征伐刘表和二袁的先后顺序上荀攸持什么看法?理由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

【参考答案】

1.3分)C

2.3分)D(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等死去也称“薨”。“崩”是帝王和后。)

3.3分)A(原文是“殆将有奸”。荀衢审问后才确认有人命。)

4.1)(4分)于是把军用物资丢在路上引诱贼兵,贼兵竞相抢夺东西,阵势大乱。评分建议:译出大意得2分;“饵”“陈”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4分)我每次有所行动,反复思考,自认为没有什么要改变;但去咨询公达,总是超出我的意料。

评分建议:译出大意得2分;“易”“咨”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5.(3分)先二袁后刘表(1分)。表面看刘表强大但其人胸无大志(1分);二袁兄弟如果和睦,力量更强大(1分)。

评分建议: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荀攸字公达,荀彧的侄子。荀攸的祖父荀昙,曾任广陵太守。荀攸年少时死了父亲。等到荀昙去世,过去手下一个叫张权的官吏请求为荀昙看守墓地。这年荀攸十三岁,怀疑张权,对叔父荀衢说:“这个官员脸色不同寻常,是做了什么奸猾的事情!”荀衢醒悟了,于是追查审问,张权果然是杀了人在逃亡。从此人们对荀攸另眼相待。董卓叛乱后,关东起兵,董卓迁都长安。荀攸与议郎何颙等人谋划说:“董卓不守信义,比夏桀、商纣还残暴,天下人都怨恨他,虽然他拥有强大的兵力,实际上不过是一介匹夫而已。现在我们干脆杀了他通告百姓,然后占据崤山、函谷关,辅佐君王,来号令天下,这正是当年齐桓公、晋文公的作法。”事情将成时被发觉,何颙、荀攸被捕关在狱中,何颙忧虑恐惧自杀身亡;荀攸饮食、言谈像平常一样,适逢董卓死得以免罪。

太祖攻下白马城吕返回,命令押送军用物资沿黄河向西进军。袁绍渡过河来追赶,仓猝间与太祖相遇。诸将领都有些恐慌,劝太祖退回坚守军营。荀攸说:“这些东西正是用来诱捕敌人的,我们为什么要退呢?”太祖和荀攸相视而笑。于是把军用物资丢在路上引诱贼兵,贼兵竞相抢夺东西,阵势大乱。太祖随即派步乒和野兵攻击,大败袁军,太祖于是和衰绍在官渡形成对峙局势。适逢许攸前来投降,说袁绍派淳于琼等人率一万多士兵押运粮草,将领骄恣,士兵懈怠,可以中途截击。众人都怀疑他,只有荀攸和贾诩劝说太祖听从。太祖亲自率军进攻打败了袁军。

七年,荀攸随太祖到黎阳讨伐袁谭、袁尚。第二年,太祖正在征讨刘表时,袁谭、袁尚争夺冀州。袁谭派辛毗请降求救,太祖想管应,就这件事询问部下。部下大多诀为刘表强大,应先平定位,袁谭、袁尚不值得担忧。荀攸说:“天下正值多事之秋,而刘表却稳守江、汉之间地区,他没有吞并四方的志向不问评知。袁氏占据四个州的地盘,有甲兵十万,袁绍凭宽厚得到众心,假使他的两个儿子和睦相处,保守他们的既成功业,那么天下的灾难就不会停息。现在袁氏兄弟交恶,这个形势不会是双方都得到保全。如果二袁合作分量就会强大,力量强大了就不易谋取了。趁他们内乱谋取他们,天下就就可平定了,这个机会不能失啊!”太祖说:“很好。”

文帝在东宫做太子时,太祖对他说:“荀公达,是做人的表率,“你应该死节尊敬他。”荀攸曾经生病,世子前去慰问,独自在床下礼拜,他受到特别尊敬就是这样。荀攸与钟繇友善,钟繇说:“我每次有所行动,反复思考,自认为没有什么要改变;但去咨询公达,总是超出我的的意料。”公达前后共筹划了十二条奇策,只有钟繇知道,钟繇它们撰编成册,未完成,就去世了,所以世间不全知它们的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