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之所以穷,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个人因素,二是社会因素。 个人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个人的家庭出身。这是个无法选择的,你若出身在贫苦之家,你不能抗议不从,只能认命接受。但这一因素是客观因素,且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因为所有人,在自己出生前,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生在富人家还是穷人家,而且也没有任何个人选择的机会。所以,一个人若是出生在了穷人家,那就注定了他的人生之初是必定会挨穷吃苦的了。 二是个人的努力与否。出身无法选择,但努力不努力是可以选择的,而且选择权就在自己手里。你生在穷人家,只认命不努力,不去想方设法寻求机会、改变自己贫穷的境遇,那你的穷,就只能怪自己了。如果努力了还是穷,那就认命吧,或许注定这辈子就是来受苦受累的。 社会因素也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社会制度是否存在基本的公平、公正、合理。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你若出生在穷人家,那就基本注定了你一辈子是穷人。但今天的社会,基本的公平、公正还是具备的,穷人一辈子有成为富人的机会,富人也有转瞬间即变成穷光蛋的时候。考验的是个人的努力加命运。 二是受教育的机会、程度是否平衡。这是穷人能改变命运的最根本途径,可这又偏偏是穷人与富人之间存在的最大的不公平。而且,这种不公平,无论社会制度如何制定,都很难改变甚至无法逾越。 ![]() 你看,富人家的孩子,或许一岁不到就开始早教了,三岁不到就能背唐诗宋词、三字经,以及接受唱歌、跳舞、画画、弹琴、写字、主持、机器人培训了,六岁7岁刚读小学不久就开始参加“学X思”、“邦X”等校外培训了;而穷人家的孩子十岁八岁前还在干什么呢?堆泥巴?过家家?玩小狗?追鸡鸭?……大中城市的高中,本科入学率能达到百分之五十、六十、七十,更好一些的甚至达到九成以上,而农村的高中又如何呢?毫无疑问,当然是差远了。 如此巨大的教育反差,折射出了真正的穷富差距。而恰恰是这种穷人、富人间的差距,注定了穷人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确实极不容易,必须要付出比常人多十倍、百倍的努力,否则,穷人想逆袭成为富人,几乎只能是梦想。 ![]() 所以,客观地讲,穷人为什么多数情况下总是穷,有自身不努力的因素,也有客观的一面。我们不能总是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责怪穷人,而应该在建立和完善社会制度方面多作思考和努力,尽力让出生在穷人家的孩子有更多的改变命运的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