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向智能

 任金鸿 2023-03-11 发布于北京

当年最讲自动化


30年前开始流行5A,追求的是自动化:百荣世贸单体面积达到了四十万平方米的巨大体量,里面就安装了上万盏灯、大几百台空调机组和水泵,营业日早晨开机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如果全是人力的话,上十个人也得折腾个半小时,这半小时的能量就白白消耗了。


有了BA(Building Automation)的加持,就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开机,还可以避免对于变电室的冲击——如此就造就了自动化。


从自动化走向智能化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像小米等厂家出现,将传感器的价格降到了原来价格的10%以下,给自动化提供了降本空间。


再后来,就能够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室外温度、湿度,调整温湿度控制策略,根据室外阴晴状况确定灯的开关比例,于是就形成了智能化。


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升级就是数字化、数智化的进步。


真正的专家系统


技术发展还在不断筛选,未来的方向必定有不同的选择,比如元宇宙就很难在短期内实现,甚至就算实现了意义也不甚大。


到了现在,数字化和智能化还都是我们决策、工作的依据和工具,不应该主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未来自动化也好、智能化也罢,还能促进实现技术平权。


比如像智能化和自动化都是专家系统能够做到的,一群顶尖人材能够做到比智能化系统还好,但是如果分成若干组、在若干地方操作,就没有那么多的高手了,平均水平就低了。


有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辅助,相当于给每一个人都配置了一个、一批不错的助手,提高了操作的平均水准。


未来一定会有更好的技术,平均操作水平会提得更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
    热门阅读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