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那些事儿(一)钱锺书对鲁迅的轻视

 五千风雨 2023-03-11 发布于浙江

两位民国巨匠,一位学贯中西秉承独立精神且被冠以中国古典文化里“最后一个风雅之士”,一个中国白话小说奠基人之一新文化运动倡导践行人。两人的相轻却是因为一个女人。

钱锺书与杨绛很少提及鲁迅,除了钱锺书从骨子里看不起鲁迅外,怕也与1925年“女师大风潮”有关。鲁迅在“女师大风潮”时,正与该校的学生领袖许广平谈恋爱。鲁迅在“风潮”之后的1926年,写了后来一直入选语文课本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文中对推行封建奴化教育,无耻镇压学生的军阀鹰犬杨荫榆,充满仇恨蔑视。

后来历史渐显真相,那位被鲁迅讥讽为“上海洋场上恶虔婆”的女师大校长杨荫榆,也渐露真容。经历过“女师大风潮”的许广平回忆说:“关于她的德政,零碎听来,就是办事认真、朴实,至于学识方面,并未听到过分的推许或攻击,论资格,总算够当校长的了。”亲历“女师大风潮”的许广平之说,应该是可信的。鲁迅的文章凸显刘和珍的反抗精神和被害的惨剧的同时,显然把杨荫榆小说化了。鲁迅为了揭露和抨击反动政府的血腥罪行,并无过错,只是鲁迅的如刀之笔,无端伤害了一个无辜的人。

杨荫榆若是普通人,其冤屈也可能永埋尘埃,孰料她偏偏是杨绛的三姑母。

钱锺书自会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文人仍是人,他心中就仍然有是非有爱憎,就是非越分明,爱憎也越强烈。明白了真相以后,钱锺书选择了不屑一顾,是对对方的轻蔑。偶尔,钱锺书也会难得地涉及鲁迅。比如1956年,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讨论何其芳写的《论阿Q》时,一些“左”得出奇的批评家批评何其芳未用阶级观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弄得文学研究所所长何其芳不知如何相对。钱锺书慢条斯理地打破僵持的局面,他指出,阿Q精神在古今中外的某些文学作品中可随手拈来,算不得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原创人物。会上,杨绛也支持夫婿的观点。这一观点,让与会的专家和何其芳都惊呆了。须知,那时被政治化的鲁迅,是至高无上的集政治与文学之神。敢于否定他的被视为经典作品的典型人物,非慷慨磊落之人,不敢为之。

钱锺书的忍耐是睿智,杨绛的快言快语同样是以智慧为依托的。一柔一刚,刚柔并济,构成一种和谐的处世哲学,彰显出两位哲人的人格力量和人性魅力。

再回过头来,说钱锺书与杨绛一生不愿提及鲁迅,又何尝不是性格和智慧使然。他们二人是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理性,有欢乐亦有痛苦,有优点亦有弱点,有一贯亦有矛盾,有纯粹的至性、极高的修养,亦有血气冲动之时,沉溺忘返之际。他们是学者,有太多的事要做,没有时间也不屑与别人纠缠。学者要做学问,杂文家要针砭世事和人物,如果缠上了,学者徒浪费时间,而杂文家正好写文赚钱。学者青灯古卷,钻进国学故纸堆;主将却呼风唤雨,煽起思想启蒙狂飙,完全不是一路人。钱、杨一生不愿提鲁迅,不愿陷入纠缠,完全可以理解。如果我们从“文化”和“史”的角度来看,正是这两种人,拉开了“现代中国”的序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