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书法只是当时的“随手体”?楼兰古国这一文物就是例证?

 柳谙花茗 2023-03-11 发布于山东

王羲之被称为“书圣”,几乎历代书法家都受到过他的影响。褚遂良、米芾、赵孟頫、王铎,每个人得其风格之一,便可称为大家;日本引以为傲的“三笔”“三迹”也可以说是羲之门徒。在不少人的印象中,王羲之的笔法是“前不见古人”的。

文章图片1

橘瑞超

不过,一件文物的出土证明了在王羲之之前,就已经有了所谓的“王羲之笔法”,正是当时的书法风尚成就了王羲之。这件文物就是《李柏文书》。《李柏文书》出土于1909年,当时日本西本愿寺考察团成员橘瑞超一行来到位于新疆罗布泊西岸的一处遗址,此地现在被称为“三间房”遗址,而在古代,它属于一个赫赫有名又极为神秘的政权——楼兰古国。

文章图片2

《李柏文书》

说来传奇的是,橘瑞超是在一道土坯墙的缝隙中找到的它,混杂在那些揉皱破碎的纸团碎片中,《李柏文书》是前凉惟一有史书可证的重要人物的文书遗迹,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纸本信件。《李柏文书》约完成于东晋咸和三年(328年),此时的王羲之25岁,其书法成就还未享誉华夏。

文章图片3

陆机《平复帖》

李柏是一位忠臣良将,时任西域长史。《晋书·张骏传》中记载:“西域长史李柏请击叛臣赵贞,为贞所败。议者以柏造谋致败,请诛之。”可知这位臣子在当时处境并不乐观。《李柏文书》现存三件,一件为残纸,疑为初稿;第二件现存9行,约90余字;第三件现存12行,约110字。

文章图片4

皇象《急就章》

《李柏文书》的发现为史学界研究四世纪新疆东部政治、军事和外交史提供了重要实证。其艺术价值也不容小觑,如果我们将《李柏文书》与王羲之《姨母帖》《何如帖》做一对比,会发现笔法、结字再到用墨都极为相似。

文章图片5

《李柏文书》

李柏与王羲之生活的年代正是隶书向行书转变的关键阶段,从他这件文书中,我们便能看到汉隶劲健的笔意与风格,以及笔画间行书的书写方式。比如在残片一稿中,结字扁方,以横向取势,笔画较为滞重,不过波磔已经有所减弱,几乎不见提按,细节处理明显“楷化”。

文章图片6

《李柏文书》

同时,《李柏文书》流露出的纵逸潇洒、质朴卓然的书风也是之前少有的,这种风格将由王羲之发扬光大。从另外两稿中,我们可以发现行草笔意越来越明显,点画运用以章草为主,笔画凝重,向右上结势,欹侧险绝。不仅与王羲之《姨母帖》相似,也与皇象《急就章》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章图片7

王羲之《平安帖》

在12行稿中,字形结构转扁为长,笔画更为迅疾灵活,墨色萧散。日本学者伏见冲敬认为:“它和王羲之联系在一起考虑,更增加了其重要性,对于理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王羲之书法提供了参考。”可惜的是,《李柏文书》如今藏于日本京都龙谷大学图书馆,不在国内。

文章图片8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这一文书的出土引发过这样一种言论:“兰亭序书法也就是那个年代的随手体,王羲之也没有多少高明之处,只不过名人拉动书名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