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9日,美国国防创新小组主任迈克·布朗在某智库论坛上,代表该机构提出了战略竞争时代加速商业技术发现与应用的观点。其认为,两用新兴技术将可改变“未来战争特征”,且愈加可被对手国和非国家行为体获得。因此,必须实施“快随追随者战略”,以维持美国国防部获取先进商业技术的时间优势和技术优势。 一、战略实施的前提考虑 “快速追随者”(Fast Follower Strategy)是相对于“先行者”(First Mover Strategy)的一种业务思路,后者提倡在技术、创新、方法等方面进行前所未有的开创,或采取率先行动;而前者则倡导对既有发明和创造进行跟进、复制、改进,或开拓新用途。国防创新小组认为对手国通过大量采用快速追随战略,将本国掌握的先进商业技术有效应用于国防领域。国防创新小组此前还曾提出过“对冲战略”,即加快采用商业技术能力来补充现有的武器系统,从而“对冲”未来战斗中传统优势的下降。“快速追随者战略”是实现对冲目的的途径。 国防创新小组认为,美国商业界已在引领技术发展,强调速度优先,而美国国防部“没有足够广泛、足够快速地采用商业技术的有效方法”,成为制约国防现代化的一个显著障碍。主要原因是,国防部未充分认识和适应商业技术的四个有别于国防技术的特点: 一是商业技术供应规模巨大,并由消费者主导;二是商业技术升级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为12-18个月(而不是装备平台的数十年),因此国防部发现和部署必须加快;三是商业技术不针对特定军种或军事领域,特殊定制只会增加其参与国防的难度;四是商业技术的全球扩散难以受控,谁先应用谁便能获得非对称优势。 这四个特点将“极度”体现在未来十年的竞争和冲突中。例如中东、乌克兰等战场上,通过快速部署商用无人机等民用装备与技术获取战场优势的情况,比比皆是。为利用商业创新实现“对冲”效果,就必须彻底优化复杂、僵化的流程,追赶上商业市场上的产品周期和技术更新换代步伐。 二、战略实施的主要内容 国防创新小组提出的“快速追随者战略”,旨在快速追踪、获取和应用国防部以外的商业技术,以“至少与对手国保持技术对等”。 (一)关键要素 国防部实施“快速追随者”战略,需要侧重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需求过程,对商业技术不适宜在制定解决方案、参数规范上花大量时间。 二是采办过程,可以对商业技术采用针对于紧急能力或中间层的适应性新采办框架,简化采购流程。 三是预算过程,相比重大平台动辄40年乃至更长的换代周期,商业技术市场化的周期很短,不适宜用国防预算周期来衡量。 (二)主要路径 美国国防部在过去数十年中,进行了大量国防采办改革,但鲜少涉及需求流程和预算流程的调整。实施“快速追随者”战略的核心路径包括: 针对商业能力建立专门组织,提供稳定预算。针对无人机、反无人机、数字可穿戴装备等非军事专属的商业技术领域,成立专门组织机构,以掌握这些技术的发展态势和具体供应商能力,并为该组织提供持续预算。藉此国防部可摆脱国防预算流程和周期限制,紧贴商业产品换代周期,及时、高效地选择最佳商业供应商提供国防能力更新。 简化对商业技术的需求,代之以更快速的需求验证。对已得到商业市场检验的产品,无需再施以更繁杂的规范限制,这些规范要求,只会限制这些技术的创新应用和竞争者的数量。 采用最佳商业采办实践。采用灵活的商业方案公开征集方式,尽可能扩大竞争,同时也尽量减少供应商机会成本。在每场竞争中尽量吸引最多的供应商,而一旦供应商成功进入原型样机阶段,则在样机最后阶段无需再竞争,及时通过国防预算机制外的灵活经费提供支持,以推进成果尽快转化,避免死亡谷。 向盟国采购商业技术,及出售成熟方案。加强与盟国和伙伴国的合作,是赢得大国竞争优势的关键。不受涉密限制的商业技术是最简便的合作载体,便于互通分享,能为供应商带来很好的出口机遇。 国防创新小组认为,实施“快速追随者战略”能带来很多益处,例如能对各类供应商开展公开评估,最大限度扩大竞争;增加对商业市场力量的利用,降低成本;能提高采办流程的速度和透明度;减少供应商的机会成本,增加其参与国防领域的积极性。总之,为维持军事技术优势,不仅要发展高超声速、定向能等国防技术,还需要快速跟上商业技术领域的繁荣发展脚步。 |
|
来自: 小飞侠cawdbof0 >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