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胶东见闻随笔:惊蛰之后谈“蟾蜍”

 胶东故事会 2023-03-11 发布于山东

今年的“惊蛰”节气,已经过了5天(3月6日)。

“春雷一声响,万物齐生长。”按照一般的理解,惊蛰过后,很多植物都开始复苏,那些冬季蛰伏于洞穴中的动物也逐渐恢复活动了,比如说青蛙和蟾蜍。

大面上虽然是这个道理,但不同地区受气候影响,能看到“那些动物”的具体时间并不相同。以胶东半岛为例,当地由于三面环海,与内陆区域相比,开春升温明显偏慢(杏花开放时间就是例子),青蛙和蟾蜍开始活动的时间也较晚,通常在惊蛰之后不能马上看到。

(▲不方便放蟾蜍的图片,就放一些野菜野草来体现春天)

不过,今年的情况有些特殊。进入3月份之后,气温上升很快,惊蛰之后这几天的白日最高气温已经超过了20℃(烟台)。中午走在大街上,甚至能看到一些穿上短袖的年轻人。

在这种情况下,蟾蜍的活动时间也明显提前了。

前两天,笔者和朋友来到栖霞一处山村探访。该村位置较深,村口有一座大水库。在行经水库旁边时,眼尖的朋友忽然发现,有两只蟾蜍正缓缓从路中间爬过。之所以能分辨出是蟾蜍而非青蛙,主要是通过土黄的颜色和疙疙瘩瘩的外表。

蟾蜍的外观比较“瘆”,很多人都不愿看到它(不过金蟾在传统文化中却有着招财进宝的好寓意),民谚有曰:“癞蛤蟆跳脚背上,不咬人,ge yang 人(惹人烦)。”(注:除了癞蛤蟆这个称呼之外,蟾蜍在胶东民间还有“jie ba”“qi gu”的叫法,具体对应哪些字?暂时未见到权威解释。)

从儿时起,笔者对蟾蜍就心存“畏惧”。尤其是在盛夏雨后的夜晚,生怕走在街上踩到它们。而民间还有“蟾蜍汁有毒,洒在眼上会失明”的说法,更加剧了孩子们的那种“畏惧感”。

如今笔者年纪已长,但多多少少仍留有当初的心态。因此,这次在惊蛰之后马上见到蟾蜍,纵然是觉得惊讶,不过也没有拍图片。

笔者虽然不喜蟾蜍,但它实在是太常见,因此也留下了不少与此相关的记忆。小学三年级学自然课时,有段内容讲到了“蝌蚪变青蛙”的过程。老师为了让学生们加深记忆,便安排几个孩子用玻璃瓶去采集“青蛙卵”放到教室里观察变化。而其中一个孩子,就是笔者。

那时的胶东乡村,生态总体比较纯朴,河流池塘水草之间,很容易就能看到“青蛙卵”。说是“青蛙卵”,实际上当中也有不少是“蟾蜍卵”,两者比较相似,普通的大人都难以分辨,我们那几个孩子更是如此。

有了老师的授权之后(当时学校不提倡周末到河边玩耍,无正当理由被发现的话就会遭到批评),我们先是心安理得地在河边玩了大半天,然后在山上的一处水塘里采集了一些“青蛙卵”交差,也可谓学习娱乐两不误了。

过了几天,那些“卵”逐渐孵化为蝌蚪。又过了一段时间,蝌蚪也逐渐长大。不知是哪一天,有一位小伙伴发现这些蝌蚪越长越像“蟾蜍”而非“青蛙”,连忙向老师汇报。经过批准,这些蝌蚪便又被放回到河里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