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20230311陈独秀祖父陈章旭

 Marksman99 2023-03-11 发布于广东

陈章旭,字晓峰,亦字太占,生于1819年9月17日,安徽人。1889年去世,享年70岁。清代书法家,中共创始人陈独秀的祖父。

陈独秀的祖父陈章旭,是一个很古怪的人,陈独秀在自传里曾回忆过他。 陈独秀生下来才两岁,就失去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和祖父住在一起。陈独秀小时候是个聪敏的孩子,但在陈章旭眼里这些并不重要,会背书、以后升官出名才是孙子的头等大事。他管教甚严,让陈独秀修习四书五经,背不出就打,使得陈独秀苦不堪言。不过意外的是,粗暴的教育反而成了一块试金石:陈独秀的硬骨头从小就初露端倪,因为无论祖父怎么打,他就是一声不吭,结果祖父更加生气,几近狂怒。陈章旭打累了,说了一句话:“这个孩子长大后不成龙便成蛇。”陈独秀一直把这句话记着。

这个令人望而生畏的老人家,比陈独秀整整大了60岁。他是个读书人,陈氏宗谱中对他的评价甚高,称其“学问极其深醇,周济极其慷慨。据城郭而恶奢华,老成足羡;入公门而操笔墨,官长咸称。”,可见陈章旭不是个简单的人,既富有学识,又好义气,不追求荣华富贵,还能写得一手漂亮文章,在乡里的德望自然很高。然而他却从来没做过官,只能以教书或作幕僚为业,一辈子过着布衣生活。不过那个封建时代喜欢给读书人一些虚的头衔,比如陈章旭年轻时就戴着"候选知县"的称谓,直到老死,一官半职都没登到。这样的遭遇不可避免地给他带来了些创伤,可能毒打孙子就是反应吧![1]而且他还有另外的,在陈独秀眼里视为怪癖的举动:一是极好洁,二是极好静。因此,无论家中一角还是桌椅一方,都必须抹干净;家里人走路必须没有脚步声。一旦家里人违背上述两点,他就破口大骂,若是小字辈犯了,更要受其毒打,无怪乎亲戚们都绰号他为“白胡爹爹”。陈独秀还颇为有趣地记到,“孩子们哭时,一说白胡爹爹来了,便停声不敢哭。”活生生地刻画出一种严厉到极致的可怕象征。

人物评价

这样一位极严厉、极喜安静和干净的读书人,若怪诞仅止于此,也不算太离奇。可他偏偏还有抽鸦片的习惯,还非要去烟馆抽才行。陈独秀曾有所描述,“在家里开灯不算数,还时常要到街上极龌龊而嘈杂的烟馆去抽烟,才算过瘾,那时他好洁好静的脾气哪里去了呢?”而这个疑问,多年后还是陈独秀本人做出了解释。他以为,一是人有“好群性”,集体抽才算有趣;更进一步地说,就是“烧烟泡的艺术之相互欣赏”,迷幻带来的腾云驾雾之感到达了顶峰,以忘却周围的一切。看来陈章旭虽身为知识分子,也受到了当时清政府衰败的大环境侵蚀,沾染上恶习。

陈章旭1889年就死了,那时陈独秀才10岁。陈章旭在人生的最后几年,为了让陈独秀符合于他理想中的人的造像,所以家教之严、望子成龙心态之激烈,是旁人难以想象的,也令陈独秀终身难忘;同时,实行体罚式的教育也是相当危险的,然而他却"成功"了。陈氏家族开始走入国人的视野。而其中最耀眼的新星陈独秀,不仅成为了白话文运动的领军人物,更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共运史上的著名人物,是反潮流运动的最杰出代表之一。

恐怕陈章旭对孙儿的历史地位会如此之高,也从未曾预料到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