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米深的地下室能躲过核战争吗?

 一号冰川o718jm 2023-03-11 发布于新疆

3米深的地下室绝对对躲过核战争有很大帮助,但如果你需要个“能否躲过核战争”的确定答案却很难,因为这取决于核弹如何对你进行攻击,距离爆心的位置、建筑物遮挡、核弹当量都很重要。

以日本的广岛原子弹爆炸为例,根据资料记载,“小男孩”原子弹在563.8米半空爆炸,爆炸时的十亿分之一秒内爆心温度达到6千万摄氏度,有超过200种放射性同位素喷薄而出,强大的光热辐射、中子射流、冲击波将一公里范围内的物体瞬间化为灰烬,冲击波以每平方米7吨的压力,每小时11587千米的速度扩散,6万栋房屋被摧毁,在爆心800米的范围内形成了一个“绝对摧毁区”,只有寥寥几座坚固的房屋剩下残垣断壁,爆心正下方的医院甚至被直接汽化了。

事后美国科学家经过观测调查,定出了500米的“恐怖半径”,在这个范围内的生物几乎第一时间被杀死,侥幸存活下来的也没几个最终幸存。

是的,还是有幸存者,分别为爆心170米的地下室内男子野村英三(Eizo Nomura 47岁),以及300米内广岛银行大楼的银行年轻女职员高蔵信子(Akiko Takakura 19岁)、宇佐美本江(Kimiko Usami 18岁)。

两位女职员核爆时因为冲击波昏迷,醒来后互相扶持着爬出已成废墟的广岛银行大楼,在废墟中渡过一夜,后宇佐美本江父亲进城将两人找回。其中高蔵信子活到了90多岁高龄,一生深受各种辐射疾病困扰,而宇佐美本江1个月后凄惨的病死了,病因后来被判断为放射性沾染造成的疾病。

至于那个男子野村英三,他曾经在战后写了《原爆体验记-在爆炸中心生存下来》(爆心に生き残る)等手稿,此人1982年以87岁逝世,手稿被留存在广岛市公文书馆收藏。

1945年8月6日,野村英三当时在“县燃料配给统治组合”(県燃料配給統制組合)担任职员,日本为了防御美军的大规模燃烧弹攻击,将这类设施都放到了地下,所以尽管地面上有燃料会馆(今和平公园休息所),地下却有个2-3米的地下仓库。

核爆发生时,燃料会馆共有37人上班,野村英三因为要去地下室拿一份文件,幸运的躲过了爆心轰炸。

实际上根据日本人的说法,一共有8个人从此处逃生,他们在核爆过后回过神来,纷纷四散而逃。野村一直逃到元安川才止步,他隔着河,听到爆心那边仿佛有婴儿在哭喊,然后与四五个男女一起躲进了附近的防空壕。

事后多年,一个叫“旧広島大原爆放射能医学研究所”的机构对核爆炸进行了追踪调查,发现半径500米内,共有78名幸存者,而野村英三是唯一能追踪到的最近距离存活幸存者,坚固的建筑和地下室是8个爆心幸存者的保命符。

显然,核爆虽然毁天灭地,却依然能在一些边边角角遗漏出一线生机,那些存在于较坚固厚实建筑物、地下室中的人,即便处于爆心相当近的距离内,亦能幸运的存活下来。相比原子弹爆炸,反倒是核爆后的放射性沾染给予幸存者的杀伤更大。

现代的氢弹威力远大于过去的原子弹,这让核爆生存更加艰难,但一定强度的3米地下掩体绝对比裸身接核弹生存率要大的多,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面对广岛银行那样的贴脸爆炸。

比如距离爆心550米的女高中生中前妙子(なかまえ たえこ 16岁),她当时在广岛中央电话局(今广岛袋町),起先突然听到雷鸣般的炸响,然后刹那间房间升温,仿佛一切都要融化,所幸来的快去的也快,再看外面,一切都成人间地狱。

还有距离爆心1200米的“日本被団協代表委員”坪井直,他当时还是个20岁的大学生,正在市政厅附近晃悠,结果就看到一片泛红的强光冲过,眨眼间就给吹飞到八九米的街道对面不省人事。

又比如家里开理发店的松重美人,他距离爆心2700米,当时正坐在马桶上看报纸,结果周围突然亮起了白崭崭的光,皮肤犹如针扎,然后“咚”的一声就趴到地上了,出来一看,理发店一片狼藉。

距离爆心6公里肥田舜太郎医生是个远距离典型,他之前正在给一个小女孩打针,突然脸上一阵灼热,有强光和热风瞬间拂过,他吓得“啊”了一声,再看窗外,依旧蓝天白云,换个方向再看,一圈巨大的冲击波环笼罩而来,将房子顶和人全掀飞了,他撞穿了两堵墙壁砸在隔壁的佛龛上。

更远的是名为神戸美和子的7岁女童,她家当时在广岛的乡下经营葡萄园,1995年她执笔写下了当年的景象:“八月六日在自家走廊被炸了,被附近的玻璃碎片划伤了,之后在附近的葡萄田下生活。虽然不知道停战的事情,但在县师范学校的后面烧死了不少人……附近也有烧伤严重的人,人的身体腐烂的臭味很重。”

很显然,能否躲过核弹轰炸,距离是最重要的因素,越靠近爆心核弹越不讲理,越需要更坚固的掩体躲避,所以合适的掩体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则即便离爆心很远,也会产生不可预知的伤害,在街上走、楼里待着,远不如躲在地下工事中安全。

当然,如果背景是毫无道理可讲的核战争,那么一二线大城市里的生存几率估计会很低,别说3米,就是躲到30米地下人防工事都不见得有用。

现代被人认为最强悍的核战堡垒是地处夏延山的“北美防空军司令部”,这座建在科罗拉多大山里的堡垒凝聚了美国的战争精华,2500米海拔的大山被从地下掏空,仅露出700米高的地面部分,地下通过装甲钢板、抗震结构、混凝土和上百底座弹簧改造,仅隔绝内外的钢铁大门就厚达2米,重25吨。

可即便如此,美军依然对夏延山的防御不满意,他们认为此处仍然没有达到完全抵抗核战争的能力,不能满足冷战时核弹头的密集攻击。到了现代,随着钻地核弹技术的成熟,美国又多次对夏延山的防御提出异议,认为它无法防御该种核弹的直接攻击,必须想办法继续加固或更换场地。

你看,处于核战争中心的敏感地带修多结实都白搭,别人如果非要炸你,夏延山300米的花岗岩都不管用,3米地下室又能做什么呢?想要在核战争的袭击下幸存,防御固然要做好,但尽可能的远离被瞄准的敏感地带才是保命之道。

总结来总结去,最后可以浓缩成一句话——城里太危险,还是回农村吧。

其他网友观点

70年代备战备荒时期,家家户户都挖防空洞,按规定1米5深就足够

其他网友观点

我看是有点悬

据权威人士说,距离爆破点1公里以内,温度会达到几十万度,而之后还有辐射来临

仅仅3米深的地下室别说是核战争,怕是普通的轰炸都有点成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