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荔文学·散文连载·冯百强】刻骨铭心的记忆——我的祖辈和父辈(下)

 新用户8249cTO6 2023-03-12 发布于陕西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1173

作者父亲


我们家到父亲这一代,共有兄妹5人,父亲排序为三,名冯啟民(讳)(1936、4、21-2003、5、24),其青少年时代是在较为贫困的生活中度过的,仅读过5年初小。因伯父早年外出学徒和参军,父亲从14-15岁起就开始协助祖母种地干活。1958年作为村上的社教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60年代曾受聘于许庄棉绒厂做会计工作。从7O年代起,作为公社会计,历时5年,参加了西韩铁路建设,连续三年受奖。70年代后期,先后做为公社农械厂、五金厂、运输车队等企业负责人,在乡镇企业履职长达近20年。从做村干部开始,到80年代后期,长达近40年的工作时段,父亲以其吃苦耐劳、认真负责,深受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在他的身上,有许多良好的品格和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一是富有吃苦精神,干一行爱一行,每每能把事情做到极致。父亲一生多半从事会计工作,打算盘的技能极高,甚至可以盲打,一流速度,一流精确,多次比赛获奖,被棉绒厂的同事戏称“荔北半县无敌手”。父亲曾亲手教我狮子滚秀球技法,结果我的珠算表演在全校无人能敌。二是为人正派,性情直爽,处事大度。三是为人真诚和善,乐于为亲朋帮忙,不记得失。四是上孝长亲下爱晚辈。一生做了许多非常感动人心的事,至今仍为众人称道和赞扬。
听母亲讲,我家曾祖母和祖母都信仰佛教,这些对父亲影响很大。父亲从小便心怀善念,崇尚佛教。生前对家中长辈和身边亲朋,都十分尊敬和友善。每逢过年过节,对亲朋长辈和本村老人,都要一一拜访,每次都要带些食品礼物,待人至诚。我家有一来往甚少的远房长辈,当父亲得知其缺粮时,便当即骑着自行车送去了50斤玉米。其实当时我家粮食并不宽裕。来年夏季又送去了50斤小麦,使这位年近八旬老人感受到了人间温暖。伯父的头房爱人离婚后,带着两个小孩生活很困难,尽管当时伯母与祖母矛盾很深,伯父在部队服役,父亲还是帮其在我家偏院盖了两间灶房,其后的3一4年间,常常帮其挑水干活。两个堂姐仍念父亲的好处。此事也体现了父亲的大度和亲善。
记得在我上初二时,弟妹可能看到村上有家人吃甑糕,便给父母提出要吃甑糕,我也跟着起哄。可当时家里很穷,根本拿不出钱来买,再说当时村上也买不到,此事也就不了了之,可这却成为父亲的心头之痛。斗转星移,转眼就到了来年端午节,大约上午11时许,只见父亲骑着自行车匆匆回到家,将手提袋放到饭桌上,二弟一把拉开,原来是一老碗甑糕。我们兄妹4人狼吞虎咽般地吃起来,父亲坐在一旁只是看,自始至终一口都未吃一口。原来父亲所在的农械厂,给职工过节,有一员工当天未上班,父亲便多出了两角钱,忍着饥饿,将两份甑糕全拿回家,圆了子女的甑糕梦。其实父亲最重视的是我们兄妹的文化知识和思想教育,对我们要求很高,教育很严。每逢从外边回来,都要检查作业,定期到学校了解成绩。尽管家里一直很穷,但对我们在学习方面的投入却很大方,我们学习用的词典、字典、文具等辅导资料常常都是他从县城新华书店购买。二弟当年学习荒唐,用功不力,首次高考未被录取,父亲便千方百计在相邻县,找最好的辅导老师和学校,不惜借钱让二弟复读,使其终于如愿录取。为子女的前途,在关键时候敢作能为,倾情奉献。
母亲郭会贤(讳)(1939、3、10一2021正月初1),我们眼中的母亲,是一个农村传统妇女,勤俭节约,性情温和,一生孝老不知累,爱子未得闲,吃苦在前,历尽艰辛。母亲虽普通,但也有其鲜明的个性和特点。母亲是个作饭能手,厨艺好。自1955年与父结亲进入冯家,入门接手的第一件活,就是要给一大家子人做饭。当时有祖父母、姑姑和叔父,还有常年在党客就读的父亲的表弟等,祖母要照顾有病的祖父,姑姑叔父在上学,父亲在村上忙事,母亲当时仅16岁,一个人做饭的担子很重,也很苦。特别是在冬天,厨房冷似冰窖,从生火烧水开始,洗菜切菜炒菜,馏馍蒸薯烧饭,一个人全大套承包。饭做好后,一家人在祖母房间用餐,又多由母亲端送,餐后又由母亲刷锅洗碗,从清晨进灶房,到餐后出灶房,持续3一4个小时,常常累得母亲腰酸背疼,整个冬天两手干裂,五指关节处都是冻伤,苦不堪言。这样的日子持续了12年。
本来59年二伯母过门到家,或许能改变这种情况,无奈伯父在县城上班,二伯母以继续上学为由,随伯父在县城过日子。但这样艰苦经历反而成就了母亲的厨艺,这其中跟祖母也学了很多。3年以后,一般农家的套数饭菜母亲样样能做,投得一手好酵子,蒸得一手好馍,能变样做20多种花色蒸馍,关键是酵味恰到好处,馍味自香。每到邻里过事,母亲便是主食大师。因为吃惯了母亲的馍饭菜,一至于3弟和父亲一生都不吃别人家的馍,即便给人帮忙,也要回家吃饭。和母亲要好的几个婶子,几十年来,长期使用母亲投的酵子。我们兄妹都离不开母亲蒸的馍,每年春节过后,母亲都要亲手给我们在城里的4兄妹,各装一袋白面馍,几十年如此。记得在母亲60岁后,连续多年要在正月15蒸一大锅甑糕,子女各送1份。每年中秋,都要给我们做五香或糖饼。听母亲讲,她50年代中期,初到我们家也很难适应1人独自做饭的环境,往往太累或支撑不住时,便借口回到李家垣。一进家门,倒头便睡觉。下午,外爷和小姨做好饭,才叫醒母亲。傍晚前,外爷又将母亲送至垣下。这一天便是母亲的星期天。
母亲是针线能手,针线活甚至是母亲的一绝。从剪窗花到纺线、浆线、织布、做鞋底鞋绑、缝制棉衣棉裤、缝制炕单门帘桌布等等全能用手工制作。做这些针线活,往往都是在煤油灯下,常常熬到深夜,甚至三更鸡叫。母亲的织布技术尤其好,曾带过名叫秋秋和倩倩等4个徒妹。至80年代前,家人的穿戴大多是母亲制作的,小姨当助手。85年我家冯伟出生后,母亲曾一次性缝制了3套婴儿棉衣棉裤和老虎鞋、20块尿布。妹妹和家人曾粗略的统计过,母亲一生亲手制作的针织衣物鞋帽总数达600件之多。即便到了新世纪后,尽管己经无力织布了,还和邻居老人合作,赶制了6套长达70余丈长的纯棉挽仗绳(给老人送葬时,孝子拉灵车时用,每件长12丈),送给重要亲戚家过丧事时专用。由此可以想象,母亲一生多么地能吃苦,多么地能干活,妈妈也可能就是这样累垮的。
母亲是养猪能手。上世纪50一80年代中期,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模式。农村是人民公社制,队为基础三级所有。一般社员,除了年底依工分分红,平时是没有收入的,若是超支户,既便到年底,也分不到钱。我们家就是这样。父亲在乡镇企业上班,每月公社发34元工资,其中17元交队上买工分,剔除月伙食费后,能用于家补的也就6-7元。因为劳力少,人口多,年年都是超支户。当时家里生计是很困难的。穷则思变,母亲想到了养猪致富的路子,而且,这条路子也受政策保护。妈妈对此特别上心,也想了好多办法,坚持熬作配方熟饲料,附之以草料,以热食方法喂养等等,特别有效。我们家养的猪又肥又快,每年都能出槽2-3头,最多时4头,每年都有150-200的收入,成为队上的拔尖户。大约在我上初2时,队上同时有8户人家从建怀家分养了8个猪崽,我们家在喂养了8个月便出槽了。星期天中午,叔父帮忙将猪绑捆到架子车上,我跟母亲将其送到许庄收购站,以168斤并肉型1级卖了78元。而同期的邻居在多养一个月后,才以125斤并肉型3级买得60元。那几年,母亲成为全队公认的养猪能人。后来,母亲曾被选为队上专职饲养员,不用下地干活,连续4年为队上养猪,既为队上获得了较多收入,自己也拿到了高工分,还清了多年的超支欠款。
妈妈的弱项是农田劳动技能差,也可能是从小在城里生长,也可能是身体单薄,干农活既不得巧,也没力气。祖母曾戏笑着说母亲,锄地都比不过她(祖母)。妈妈的另一个短板,就是生性懦弱,在家里话语权小。在大家庭时代,是祖母主事,在小家庭时代,是父亲主事,妈妈只是个埋头干活的,每与父亲发生矛盾,都是以妈妈退让下埸,就这样不离不弃的相守了一辈子。父亲过逝时,妈妈深夜独自在灵堂哭得很伤心,满眼是泪。
在母亲离逝前的5年中,我们曾陪同老人去扶风法门寺、乾陵、临潼、曲江大唐芙蓉园、植物园、大雁塔及南湖等地游览,老人很高兴,精神也很好。过逝前的冬天,在我家住了两个月,常常是吃完早饭就去东府广场玩纸牌。回到家曾给我说,在广场碰到了冯三队曹变变老师,给了她10元零钱。又说到李家垣有个兄弟叫李天喜(曾作过县政协副主席),也给过她10元零钱。要记住人家的好处。谁又能想到,老人家在节前刚回到家,便因急性脑梗而过逝。
我们这个小家庭,自父母于上世纪50年代结婚而诞生,至今己走过了60多年的历程。我们兄妹的家庭都已迈入了小康生活,父母之后的第三代多半己成家立业,全部接受过高等教育。有做工程师的,有搞科研的,有做大夫的,有在行政部门工作的。能有如此良好的发展格局,固然是几代人辛勤努力的成果,但离不开国家良好的政策环境,离不开象外家一样的众亲戚的鼎力帮助,更离不开那些有高尚境界和勤劳忠厚的友善人士在困难时期的支持和帮助。
冯二队的温发叔,曾多次帮我们家盖房拉砖拉煤,帮助购买自行车等紧俏商品,解决了好多困难;本队的满江爷爷,连续多年帮我家收夏收秋;本家的玉祖哥在我们兄妹的上学中给予了很多关照;冯四队的关宝娘(应称奶奶),在60年我家即将断粮时,曾给母亲送过两个黑面馍;母亲曾有一奶女,长我1岁多,与母感情很深,几十年来长期风雨无阻地帮我们家干农话和家务,付出很多,与我们兄妹关系密切,情同手足。如此等等的善行,值得我们永久的感恩和纪念。
入春才七日,分离已两年。母亲自2021年春节过逝,两年匆匆已过。父亲过逝也已近20年了。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父母和先辈们用一生的千辛万苦,为我们开创了全新的人生舞台,带给了我们美好而欢乐的人生。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昔日相伴父母的岁月,虽有清苦,但幸福无比,欢乐无穷,醇若百年茅台,历久弥香,令人回味无穷,但这样飘香的日子,己经永久的离我们而去了。先辈们永久地留给了我们勤劳、忠厚和善良;永久地留给了我们励精图治和勇于开拓的精神,这是一笔用之不尽和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愿先辈的精神和智慧,象光芒四射的万丈灯塔,永远照耀着我们晚辈,在光明而美好的人生道路上,代代昂扬向上,砥砺前行!

文图:冯百强

往期回顾

   

【大荔文学·散文连载·冯百强】刻骨铭心的记忆——我的祖辈和父辈(中)

【大荔文学·抗疫文苑·冯百强】众志成城筑平安

【大荔文学·诗歌·冯百强】过重阳节

【大荔文学·诗歌·冯百强】赏月中秋节

【大荔文学·诗歌·冯百强】慈恩寺中想母亲(外三首)

【大荔文学·诗歌·冯百强】参观半坡遗址有感

【大荔文学·诗词·冯百强】今朝想娘悔断肠 一一母亲83岁生日祭

作者简介


冯百强,男,汉,生于1958年。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田小勇

顾问: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杨荔佳  

小说编审:田小勇

散文编审:常盈  杨发兴

诗歌编审:官华  高明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